返回列表 发帖

侨乡掠影:初夏时节走开平

        阿公山人五一假期回乡下老家看老妈,原计划2、3号呆两天,结果2号晚有事赶回深圳。还有一天假期,心痒痒的想出去走走,3号早上,阿公山人背上行囊来到深圳驴子的出发集合地---深圳体育馆南大门,巧遇米老师,说是参加风行户外的东西冲穿越。阿公山人在2006年与米老师一起穿越过东西冲,米老师为我们摄了不少靓照,记得阿公山人当时还在米老师为自己摄的靓照上题诗:深圳湾畔走东西,潮起潮落两由之,登临沧海一声笑,礁上大风展红旗。
        昨天回乡下当天赶回有点累,还是跟1783的领队南海去开平看看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与村落吧。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有名的侨乡“五邑”之一,开平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其数量之多,堪称星罗棋布。今天路上来回的时间差不多8个钟头,剩下的时间只能看2、3个地方了。这次同行的除了深圳的驴子外,还有香港、台湾来的驴子,这群来自天南地北原来素不相识的驴子,由于共同的兴趣,缘聚在一起,登上自己喜好的户外活动之路……

深圳驴子的出发集合地---深圳体育馆南大门。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路经虎门大桥。170年前,欧美列强将鸦片源源不断输入衰落的大清帝国,疯狂的掠夺中国财富,毒害中国人民,导致中国日渐国贫民弱, 1839年3月,力主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东开展禁烟。同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万余箱(200多万斤)鸦片。中国的禁烟措施,遭到英国政府的强烈反对。1840年6月,船坚炮利的英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因鸦片而进行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此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赤坎古镇。有350多年历史的赤坎古镇位于开平的中心地带,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一排全长300米的古老而浪漫的欧陆风情街,清一色的骑楼,极具有岭南特色。当初,不知有多少无奈的贫苦穷人从潭江坐船离乡背井去“闯番”, 以至形成了现今的赤坎古镇总人口仅4.8万人,而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却有7.2万人的状况,赤坎,是开平著名的侨乡。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赤坎镇有姓关、姓司徒两大姓,赤坎镇当初由姓关、姓司徒两大姓兴建经营,关姓家族聚居经营在西边,司徒姓家族聚居经营在东边。

东边司徒家族兴建的图书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西边的关氏大宗祠。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阿公山人 的帖图文并茂,让人了解许多知识。

TOP

祠堂内的相片默默诉说关姓家族历史。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姓,由山西辗转迁来,祖先是大名鼎鼎的关公---关云长,这无须多说,壁画上的关天培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知之不多了,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阿公山人还是个少年,观看电影《林则徐》,爱国将领关天培在虎门与英国侵略者血拼到底、宁死不屈的壮烈场面,深深震撼了阿公山人年幼的心灵。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氏祖训: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你愿意向好看齐吗?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鹅卵石铺面的古街道。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空寂无人的旧街道。风水轮流转,想当初,车水马龙,何等兴旺?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骑楼。岭南多雨,有骑楼,行街碰上突然下雨没带雨具也不愁。不像现在深圳的一些街道,碰上突然下雨没带伞,只好夺路狂奔。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香喷喷的街头小吃:煎蓝刀鱼、煎豆腐角。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中午吃过煲仔饭,跟领队南海哥哥去品尝“三勾”。原来粤语的“三勾”是西米粥、红豆沙、奶昔三样冻品混合,味道独特。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埋头苦干。风卷残云后的旋风哥哥还在吞口水,要不要再来一碗?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竹制品,现在已是不多见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原来猫也可以这样摆着卖。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麦芽糖,一元一份,沾上芝麻吃,又甜又香。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嗒糖。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赤坎的“宝芝霖”---骑楼下的万重山武术跌打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万重山武术跌打馆开山祖宗吴老太公,原是清代一医官。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身似铁塔,骨似精钢的洪拳武术吴家第四代传人吴师傅,比阿公山人要高出大半个头。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吴师傅用跌打药酒为脚髁扭伤的靓妹推拿。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旋风哥哥:看贴不回?小心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阿公山人跟吴师傅现学一招:关公舞大刀。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观赏了赤坎古镇,转去看加拿大村。鸦片战争后至民国年间,积弱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其时正值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发现金矿,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当时的开平,地少人多,民不聊生,大批开平贫苦民众为寻生活出路,被“卖猪仔”关押在木船舱里运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平虾村的关国爱是加拿大村第一位远赴海外的华侨,在经历了“卖猪仔”海上的九死一生和残酷的苦力生涯后,关国爱后来在加拿大做生意发了家, 在民国初期,回乡带走了13户关姓同乡,飘洋过海到加拿大谋生。关国爱是众多华侨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位。至今,赤坎镇依然完整保存着他修建的关氏图书馆,并使用至今。这些跟着“金山伯” 到加拿大谋生的同乡在海外做牛做马,勒紧裤带生活,就是为了攒下几个钱,回家乡完成“田、园、庐、墓”的最终梦想。这些关姓同乡在加拿大积存了一些财富后,在民国22年至25年间,在虾村旁陆续建起了13幢中西结合的欧式别墅,并共同出资在村东头兴建了一座防御用的碉楼,此处被起名为“耀华坊”。因为在此处建庐的人基本都生活在加拿大,从此有了“加拿大村”村名的由来。

初夏时节,禾田铺绿,走在村道上,忍不住来一阵深呼吸。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田野里,当年辉煌的洋楼,在岁月的风霜中慢慢变老。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1951年,当加拿大村的最后一户也移民到加拿大之后,这里成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冷寂村庄,直至半个世纪后它的文化价值被发现,从此才响起参观者的脚步声。

加拿大村一角。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这个和阿公山人合影的老人家叫关积卫,73岁了,2004年,关伯决定来看守这个村子。关伯家在邻村,不是加拿大村的村民。他的亲戚是加拿大村人,亲戚在移民前给了他楼房的钥匙。关伯就这样成了这里暂时的留守者。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伯热情招呼我们参观他亲戚的别墅。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客厅里的棋盘砖地面,干爽防潮,特别适合多雨的岭南地区。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伯亲戚的俊庐只有两层,一楼设客厅、厨房、杂物房。

厨房,有半个世纪不见人间烟火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杂物房的竹磨与石磨,现在的稻谷脱壳用机器,以前没有电,也没有脱壳机,是用竹磨来磨谷脱壳的。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伯说村前的这条河可通香港,加拿大村建筑材料:钢筋、红毛泥(水泥)、木材都是由加拿大运到香港,再改用帆船运来村里。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伯亲戚的这座别墅名号俊庐,民国23年重修。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加拿大村式样不同的屋顶。开平华侨建造的楼房,汇集欧美的各种建筑风格,素有万国建筑的美称。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关伯说这把锁是从国外带回来的,有几十年历史了,被贼佬用铁锤敲过,用铁剪剪过,到现在还是完好无损。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这是富商关国爱建的如春楼了,关伯说楼房建了70多年,门前的两棵棕树却有上百年历史了。原来,这是关国爱第一次回乡时路经南洋时带回村子所种,时隔30年回乡才在棕树后盖的楼房。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到村东头看碉楼。关伯说,以前“金山客”雇人挑着大大小小的“番鬼笼”(箱子),风风光光回到乡下,起屋买田,娶妻生子,那时不比现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一些人生计无着,只好去偷去抢,当土匪。开平有钱的“番客”多,匪患尤为猖獗,所谓“一个脚印三个贼”,就是说一个金山客的脚印,都会引来三个贼佬的劫掠。那些土匪杀人抢劫,有次竟连县长也被捉走。碉楼其实是村子的保险箱,一有风吹草动,村人就收拾财物,到碉楼躲避,这个碉楼用钢筋水泥建造,非常坚固,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有次鬼子路过村子,村里人又到碉楼躲避,日本鬼子在碉楼的墙根放了四个炸弹,结果只炸掉一些表皮水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的走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70多年的碉楼,内部完好如新。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碉楼顶上的枪眼。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在碉楼顶上,放眼四野,心旷神怡。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赶去锦江里看“开平第一楼”,这是今天的最后一站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远眺山岗上的村子。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锦江里这个村子姓黄,临潭江上游而建,清朝光绪年间规划建村。村子规划整齐有序,户户楼高不超过6米,前面四排屋屋相连,第五排起留有间隔,规定巷宽 1.5 米 ,组成横直交叉的巷道。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 3 座碉楼。

锦江里的村门。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锦江里一角。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瑞石楼在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由香港大商人黄璧秀投资3 万港元建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高 9 层 28.37 米,以黄璧秀的字号“瑞石”命名,坐落在村落民居的主轴线上,是典型的居楼式碉楼。瑞石楼的建筑与内部摆设,融汇了中西方的风格与精华,享有“开平第一楼”的美誉。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客厅。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当时的华丽吊灯。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老照片。LP说这是见鬼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一笑各西东。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