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约,枕畔诗,物我两忘烟水里-----新版北疆游记
北疆,雄鸡地图上的尾巴,层次分明而又绚丽地展翘着,她是在跟我捉迷藏吗?一直的一直,我想把她从雄鸡的尾巴上扯下来,装饰我梦中常踢的那个毽子,可是,她深谙欲擒故纵之术,在我神往已久的时候,才矜持地让我一亲香泽,这一管窥,直令我神魂颠倒,不能自已。
一、塞外约,枕畔诗,物我两忘烟水里
乌鲁木齐是混乱而迷离的,除了送进嘴里“必剥”作响象嗑瓜子一样的无核白葡萄、浓得化不开的西域春酸奶、七彩祥云一样的二道桥集市,其它的,没有在我的脑袋里留下太深的印象,毕竟,我是追随梦中的毽子而去的。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新疆的黑夜,仿佛倏忽惊醒的午寐,你刚想捕捉她时,她却不见了,白天却无比的缠绵,延辗着不肯离去。
到达喀纳斯时,正好是那个新疆乍然惊醒的清晨,延挨着走上去,霎时间看到天下最美的“S”,既不是大S,也不是小S,是绿S。是的,绿,那种绿,带着丝丝凉意,直凉到了骨子里,呵,那不是一块碧玉呢,绝对不是,天下间象碧玉的湖水多了去了,喀纳斯绝非如此俗艳,她,是冷艳的,因为,她的绿,是绿松石的绿,所有的女子,到了这里,莫不想把她拽了下来,挂在脖子上,做一块“S”形的绿松石吊坠,给白衬衣平添一抹异彩。
我以为,这个“很美很美”的S,就是传说中的喀纳斯了,难道湖还可以长出比她更美的样子吗?事实证明,我真是乡巴佬进城了,这个S,不过是喀纳斯湖流下来的一段水域,而喀纳斯湖的主体,是要坐园中的车子才能上去的。呵,我真是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拉着个略有点身份的丫环就当正主儿了。
略走一段,就看到一朵奶白的大蘑菇,还冒着烟,是爱丽斯漫游奇境中的布景吗?哈萨克族人的帐幕,里面五彩斑谰,很有民族特色。
那里附近有一片白桦林,桦树倔强地笔直着,金色的树叶在微风中簌簌轻舞,仿佛在渲染一种别样的秋思。
坐车七拐八拐一直北上,才看到喀纳斯湖的全貌,温润通透,难怪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时候,路过此处,亦为此湖的风姿所折服。
喀纳斯湖附近聚居的多为图瓦族,属蒙古族的分支,帐子里,不时传出民歌《新疆的英孜》,族人们扬鞭策马,真个是牛羊肥马儿壮,山歌荡远方,使人不由兴起塞外之约,想起枕畔之诗,直想追随萧峰和阿朱去了。
二、山间路,城里风,诧紫嫣红惊悚中
喀纳斯的美令人惊叹,然而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个,无需通读《红楼梦》便可知晓,终于,我们在颠簸的山路中与喀纳斯湖渐行渐远。
路上的树渐渐地少了,大蚊子似的吸油机越来越多了,我们,离魔鬼城越来越近了。
魔鬼城荒凉得仿佛真的住着魔鬼,一碧万里的天空下,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个人影,甚至,连声音也没有。下午的新疆,酷热难当,看着这一座死一般寂静的魔鬼城,我们就象时光倒流四百年的吸血僵尸,目瞪口呆地定格在那里,被风侵蚀得千沟万壑的魔鬼城,仿佛在嘲笑我们的怯懦与无知,仿佛在土堆的转角处,埋伏着身穿白色长袍的异物,只待我们走近,猛然攉取。
这时候,一阵微风吹过,魔鬼城中发出“呜呜”的声响,更添几分凄怆,妈呀,这是一个不祥的地方, 一个恐怖的场所,我快步跑回车上,PP也不拍了,哪管魔鬼城的土壤其实诧紫嫣红遍。
北疆的景致如梦亦如幻,如电如泡影,如果不是电脑里明明白白的存得有这些照片,我简直以为这样梦幻般的美景是不存在的,一切皆出于我的臆想。喀纳斯辽阔而秀美,让我惊诧于她的多元与嬗变;魔鬼城雄壮而神秘,让我折伏于他的大气与威严,新疆的旅程充满奇幻,是很好的玄幻小说的场景。
特别提示:
1、喀纳斯长秋无夏,昼夜温差很大,夜晚气温就象深圳最冷的时候,即使盛夏赶至,仍须带足御寒衣物,此处不宜露营。喀纳斯景区内房价颇贵,可租住哈萨克人出租的大帐篷,与帐篷主一家住在一起,确保安全且毡帐颇厚,足可御寒。偶至塞外,与牧人同住亦可体会当地民情,是不错的选择,一般一个帐篷可容纳十五个人,每人约收二十元,主人可提供奶茶膳食,费用另计。
2、魔鬼城干旱炎热,需带足食水,不宜久留。
3、在乌鲁木齐可到二道桥购买英吉沙小刀、新疆小花帽,市场外有许多卖葡萄的,个人觉得无核白最是美味,脆且甜,比盛名在外的马奶子葡萄要好吃得多,西域春酸奶奶香浓郁,非别处可比,为必喝饮料。五一灯光夜市的烤全羊和羊杂碎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