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978
- 主题
- 0
- 精华
- 0
- 积分
- 4725
- 威望
- 38 点
|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下面的游记是转贴的。图片则是在网上下载的,也不知道是谁拍的。
冬日庐山
叮当
转眼又快到元旦,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将来,庐山又要下雪了吧,银妆素裹,冰清玉洁。我太懒,已过近一年才交作业,沉淀的记忆却也鲜活。
因为国庆没有出行,心里一直躁动不安,盘算着元旦一定要出去走走。在网上看到庐山的雪景,立即被打动,算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就决定去那里了。
阿丙和皮儿也一起去。我们三人有好几年不曾一起出门了。阿丙中午从泉州赶到厦门和我碰头,皮儿自己从福州出发,到九江再和我们会合。
买的是硬卧,中午的火车,下午的班上不成了。阿丙买了一大堆零食,一路上吃个不停。头有些疼,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晚上早早睡下。夜深,火车全速前进,轰隆隆的声音极有节奏,身体随着那节奏轻轻摆动,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有人在车厢里小声说话,还有人抽烟。
距离上一次火车旅行,已经五个月。感觉却象是五年前的记忆,闷热的车厢,两个人在硬坐车厢里过夜,头挨着头打盹,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和头发。过重的行李,赶时间拖着在地上奔跑,几乎断掉的手臂。
相比之下,这次的火车很干净,也不拥挤,因为是卧铺,秩序良好。
到达九江是早上。买好三号中午回厦门的硬卧,心里很踏实。卖票的女子大概心情不错,九江到厦门的这趟车一共六张卧铺,她给了我们两张下铺。
冬天的九江,空气干燥寒冷,城市笼罩在一片片灰蒙蒙中,衣着臃肿的人们匆忙地赶路,公交车却悠闲,不紧不慢地行驶。
坐了巴士去汽车站,皮儿在那里等我们,她比我们早到。询问了车站,发现最早上庐山的班车要中午才有。不想包车,决定先在九江逛逛,毕竟那里是皮儿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一年的抗洪抢险,皮儿被派做前线记者,在九江大堤上度过了难忘了一段日子。让我羡慕不已。
九江是个典型的内地城市,我们找休息的地方,居然有一家西餐厅,在街道的拐角处。里面的装饰也还雅致,木桌上铺着绣花的素色桌布。只是菜好咸。
然后坐车到九江的长江大桥下,皮儿故地重游,自有不少感慨。江边一座小小的寺庙,进去稍微参观。遇到几只恶犬,提心吊胆地匆匆出来。
公路绕山而上,通常是180度的急弯。不少地方的积雪尚未融化,车轮压过吱嘎地响。松树上满是冰凌,在阳光下那么晶莹,仿佛进入童话王国。路面上残存着些冰渍,司机照常飞快地行驶,转弯时常常把整车的人都甩出去。我有点晕车。
很快到达山顶。牯岭是建在山顶的一个小镇,镇中心的街心花园中有个标志性雕塑,一只牛。以此为中心辐射出去许多景点。
街道依山而建,多数楼房都要经过长长的台阶方可达到。我们小心翼翼走在冰封的台阶上,寻找合适的旅店。虽然冬季,牯岭镇的房价依然贵得惊人。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匡成酒店住下。三人间一晚180,带卫生间有暖气的房间。
天色还早,决定到附近的花径去看看。花径离镇子只2公里,在如琴湖畔。如琴湖,顾名思义,形如提琴。而花径之名来源于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
我们沿着石板小路前行。冬天没有桃花,花径完全被白雪覆盖,夕阳懒洋洋地洒着光芒,映红了如琴湖的水。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岛上多鸟,不能逐一叫出名,只认得两只孔雀,骄傲地开了屏。
从另一侧的山路走回镇子。天色完全黑了。到一家小饭馆点了几道菜。影象最深的是石鱼炒蛋,当地的一道特色菜。牯岭的菜不便宜,因为据说很多东西要从山下运上来。
饭后在街上闲逛。晚上气温更低,心想幸亏要了有暖气的房间。街上人很少,多数店铺都已打烊。偶尔见到几个游人,听口音也是江西本地人。
经过庐山电影院。那里每天晚上播放电影《庐山恋》,据说已经放坏了若干拷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镇子里每个十字路口都有醒目的路标,提示各个方向的地名。让人不至于迷路。昏暗的灯光,三个人手勾着手,好象回好了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们很年轻。
回到旅店,洗澡,看电视,查地图商量第二天的行程。吵闹中渐渐睡去。
计划5点多起床,闹钟响了以后拉开窗帘,黑糊糊的一片。转身又睡,再醒来已经6点多,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吃了前一天晚上买的点心,带着些吃的喝的出发。
路过街心花园的那头牛,皮儿给我拍了张照片。那天是我的生日,28岁的生日,我是属牛的,那雕塑正好应景。只是天色还暗,效果不是很好。
一路翻看地图,计划先爬山到一个水库,然后再翻山徒步到三叠泉以及五老峰。问过多个行人,走了一段弯路,我们终于找到正确的山路。路的右侧原本是溪流,大小不一的石头步满河床,山上气温低,雪几乎还没溶化,还有巨大的冰凌。我们一见就欢呼着奔过去,玩雪,变换姿势拍照,折腾了好一会儿才继续上路。
因为那雪和冰,没睡够的三个人清醒了,唧唧喳喳地又说又笑起来。我们开始说西藏,说到那里的卫生间。干脆自己做个罩子带着吧,就象饭桌上的那种,不过顶上要开个口,好让头露出来,以便看看周围的动静。三个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出这结果,满意地哈哈大笑。
雪后的晴朗天气,大月山水库的水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微微的波鳞。枯水期,绿莹莹的水浅浅的,有的地方露出累积多年的淤泥。远远近近的树,都是松树。站在山顶远眺,对面山峦起伏,朝阳犹如一个火球,散发出暖洋洋的光芒。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山顶只有我们三人。皮儿说,今天是你的生日阿呆,我们对着山谷祝你生日快乐吧。
三个女子并排站立,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叫: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清脆的回音荡漾在空气里,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有生以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没有DOVE。却让我不会忘怀的一个生日。
接着赶路。欲经过水库边的一条小路上山,可是才走几步,小路尽头的院子里突然蹿出三只恶犬,冲着我们汪汪大叫,跃跃欲试地准备进攻。
我吓坏了,从小就怕狗,有过几次被狗咬的教训,忍不住后退几步。他们俩胆子大些,却也敢盲目往前。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阿丙冲着院子大叫,有人在吗?连续叫了十多声,也不见人的影子。
我们试图寻找别的上山途径,在水库周边侦察许久,发现那个院子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想去三叠泉,一定要冲破三只恶犬的封锁线。
那三只狗得寸进尺,见我们退缩,居然一步一步向我们压过来,边踱步边嚣张地狂吠。院子里终于有人出来了,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我们拼命对她大叫,可是她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相持足足半小时以后,皮儿终于受不了了。她的胆量让我佩服不已。皮儿在最前,阿丙其次,我在最后,慢慢向院子靠拢。狗们明显欺软怕硬,一步一步后退了。院子里出来了一位大嫂,叱呵几只狗,热情邀请我们进屋。
我胆战心惊得跟在后面进了院子,狼狈地左顾右盼,担心被狗偷袭。
大嫂的丈夫做向导,带我们越过那座山。山路被雪遮掩,依稀可辨,加上多条岔道,若没有人带路,我们很可能迷路。向导在前面走得很快,有点陡峭的坡,冻结成冰的雪覆盖起上,得小心地迈步。
到了山顶,给我们指明下山的方向,向导先回家了。太阳完全出来了,这一面是阳坡,积雪差不多都溶化。我们沿着一条干涸的水渠下山,路面上厚厚的落叶,枯黄的枫树叶子,堆满水渠边的小径,踏上去扑哧扑哧的声音。两旁是灌木,和芦苇,还有一些爬藤,很多地方遮盖了路面,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来过。路况时好时坏,有时是平坦的土路,有时候是尖锐的石头,脚底开始疼。
走得热了,三人都脱了外套。无言地赶路,感觉下山比上山更难更久,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嘀咕着是否走错了路,仔细回想向导的话,确定的确没有偏离水渠。
终于看到一排平房,掩隐在茂密的树林里。砖房,一排的小木窗户,木门。轻松地靠近,快到门口突然发现屋前躺着一只狗。这只狗比前面遇到的恶犬更可怕,不声不响地等我们上钩呢。依然后退几步,不过有了前面的经验,胆子也大多了,一边看着它一边走到最近的房间前敲门。
请了热心的男子做向导。得知我们是从大月山水库翻山过来的,向导大吃一惊,就你们三个女的?他说,那条路好久没人走过了,因为前几年有游客在那里被害,扔到水渠里,那条山路人们都不敢再走。
一听这话三个人都吓坏了,回想走在那条路上的情景,很是后怕。尤其是我,这条路线是我提议的。还好平安无事。
再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向导所住的村子。山里的小村庄,有大片整齐的茶园,绿油油的灌木长势喜人。一个小巧富庶的村子。
从村子到三叠泉的路是旅游公路,铺着石板,走起来颇轻松。只是气温越来越高,丝毫感觉不到那是冬天的庐山。
三叠泉是庐山很晚才被发现的景点,也是最有特色的地方,必须先登到峰顶,再沿着陡峭的山体深如山谷底部方可达到,这也是早年三叠泉不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今这条艰难的路已有台阶可循,难度减少了很多,但来回六千级的台阶还是令很多人忘而却步。
爬到山顶也还容易,进入谷底就不那么简单了。台阶建得很窄,很多地方连半只脚也容不下,只能侧身横放双脚,倾斜的坡度大概在七八十之间,而且长长的一眼看过去头发晕眼发花,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时间久了有眩晕的感觉,双腿也因为紧张而僵硬。
路边有许多竹轿,轿夫们坐着在休息,冬天的游客不多,见了我们几个女子,他们纷纷上来招揽生意。听我们说不用,他们都笑,现在不用,一会你们就知道厉害了。我们不再言语继续赶路。
据说庐山的轿夫因为常年负重上下山,寿命会因此缩短。心里有点儿难受,真不明白开发旅游对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如果不做轿夫,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做另外一份工作会更苦还是轻松?收入是否也可以养家糊口?
很多名山都有轿夫,抬着那些体力不支或者懒惰的人上下山。庐山的轿夫也有很长历史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坐在地上抽烟,聊天,等着要坐轿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幸福也许是很简单的事。
终于到了。冬天是庐山的枯水期,著名的三叠泉水量非常小,只有几股细流在山崖上缓缓流动。我们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互相捶腿捶背放松一下。
泉水底下有个圆形的水池,盛着山崖上流下来的泉水,因为天冷结了冰,有的冰融化了一部分,在水里漂浮。我好奇地去摸了一下,刺骨的寒意立即从手指流向全身。
山谷里很潮湿,从早上出门到那时已经差不多6小时,只吃了几块DOVE,我们都饿坏了。幸亏有家小店,只有盒装的方便面,那时候觉得真是人间美味,一人泡了一盒,坐在长条凳上捧在手里,门外烟雾蒙蒙,把自己埋在热气腾腾的面汤里,好温暖。
返回的路需要很好的体力,阿丙和皮儿也坚持着自己走到了山顶。我们都热得脱了好几件衣服,喝光了所有的水。山口的风很大,阳光也好,我们在那里稍做休息,大声地笑,引来其他游人的眼光。
然后准备上五老峰。这个名字和我们学校后面的山一样,感到很亲切,不过登山的难度却是大多了。
也多是台阶上山,一眼望不到头的石板台阶,三个人都怕了,走一段歇一会,慢慢地磨。山上都是松数,景致大概和黄山有些相似,每座山峰分别以云海,雾海,迎客松,五老洞和怪石见长。整个山脉里只有我们几个人,冬天里松数已经掉了松针,满地的枯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松果挂在树上,偶尔掉几个在地上,可惜见不着松鼠。
很喜欢第五锋的待晴厅,一个立在山口的古老亭子,等待晴朗的日子,多好的名字。
下到山脚又累又饿,再没有力气走到计划中的含蕃口,在唯一的小店买了堆零食,租辆车上路。那段路大概走的人很少,路面还积着厚厚的冰,车子在盘山路上一直打滑,我们都提心吊胆的。
上到山顶,已经是傍晚,风刮在脸上生疼,雾气很重,能见度度很低,草草眺望了下远方就下山了。
晚饭吃的是鱼头火锅,还有别的几个菜,在冬天的庐山,这算是很丰盛了。
然后我和阿丙去洗头发,皮儿先回住处。
后来我一个人到街上找网吧。庐山上的网吧不多,找到一家却人满,告诉我别处还有一家。按所说的去找,天色很黑,没有路灯,偶尔几个行人,花费了半个小时也无所得,只得放弃。
经过街心花园,那里居然有人在搭帐篷,一个男孩正在那里支外帐。这次出门原本是想在山上露营的,不过阿丙和皮儿都不习惯,没有经验,所以我一见到有人搭帐篷就特别兴奋。走过去和那个男孩说话,他们是从庐山的另一侧徒步上山来的,走了两天。
说着话他的同伴回来了,3男2女。
他们带的家当很齐全,作饭吃了准备宿营。帐篷搭好了以后周周和孔孔邀请我到里面做客。我们在帐篷里完跑得快,不知道怎么的他们俩一直输,我乐得嘴都和不拢。突然我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不会输,我大声喊出来。他们俩呆了一下,然后笑了,一起对我唱起生日祝福的歌。那是一首很好听的歌,不是通常唱的生日快乐歌,后来我问起,孔孔居然说不记得那歌了。
时隔一年,今天又是我的生日,一年前的那个夜晚在帐篷里打牌听歌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偶然的相遇,真挚的祝福,那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生日祝福歌。庐山之行意外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