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下面的游记是转贴的。图片则是在网上下载的,也不知道是谁拍的。

冬日庐山  
叮当
转眼又快到元旦,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将来,庐山又要下雪了吧,银妆素裹,冰清玉洁。我太懒,已过近一年才交作业,沉淀的记忆却也鲜活。

因为国庆没有出行,心里一直躁动不安,盘算着元旦一定要出去走走。在网上看到庐山的雪景,立即被打动,算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就决定去那里了。
阿丙和皮儿也一起去。我们三人有好几年不曾一起出门了。阿丙中午从泉州赶到厦门和我碰头,皮儿自己从福州出发,到九江再和我们会合。

买的是硬卧,中午的火车,下午的班上不成了。阿丙买了一大堆零食,一路上吃个不停。头有些疼,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晚上早早睡下。夜深,火车全速前进,轰隆隆的声音极有节奏,身体随着那节奏轻轻摆动,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有人在车厢里小声说话,还有人抽烟。
距离上一次火车旅行,已经五个月。感觉却象是五年前的记忆,闷热的车厢,两个人在硬坐车厢里过夜,头挨着头打盹,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和头发。过重的行李,赶时间拖着在地上奔跑,几乎断掉的手臂。
相比之下,这次的火车很干净,也不拥挤,因为是卧铺,秩序良好。

到达九江是早上。买好三号中午回厦门的硬卧,心里很踏实。卖票的女子大概心情不错,九江到厦门的这趟车一共六张卧铺,她给了我们两张下铺。
冬天的九江,空气干燥寒冷,城市笼罩在一片片灰蒙蒙中,衣着臃肿的人们匆忙地赶路,公交车却悠闲,不紧不慢地行驶。

坐了巴士去汽车站,皮儿在那里等我们,她比我们早到。询问了车站,发现最早上庐山的班车要中午才有。不想包车,决定先在九江逛逛,毕竟那里是皮儿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一年的抗洪抢险,皮儿被派做前线记者,在九江大堤上度过了难忘了一段日子。让我羡慕不已。
九江是个典型的内地城市,我们找休息的地方,居然有一家西餐厅,在街道的拐角处。里面的装饰也还雅致,木桌上铺着绣花的素色桌布。只是菜好咸。
然后坐车到九江的长江大桥下,皮儿故地重游,自有不少感慨。江边一座小小的寺庙,进去稍微参观。遇到几只恶犬,提心吊胆地匆匆出来。

公路绕山而上,通常是180度的急弯。不少地方的积雪尚未融化,车轮压过吱嘎地响。松树上满是冰凌,在阳光下那么晶莹,仿佛进入童话王国。路面上残存着些冰渍,司机照常飞快地行驶,转弯时常常把整车的人都甩出去。我有点晕车。
很快到达山顶。牯岭是建在山顶的一个小镇,镇中心的街心花园中有个标志性雕塑,一只牛。以此为中心辐射出去许多景点。
街道依山而建,多数楼房都要经过长长的台阶方可达到。我们小心翼翼走在冰封的台阶上,寻找合适的旅店。虽然冬季,牯岭镇的房价依然贵得惊人。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匡成酒店住下。三人间一晚180,带卫生间有暖气的房间。

天色还早,决定到附近的花径去看看。花径离镇子只2公里,在如琴湖畔。如琴湖,顾名思义,形如提琴。而花径之名来源于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
我们沿着石板小路前行。冬天没有桃花,花径完全被白雪覆盖,夕阳懒洋洋地洒着光芒,映红了如琴湖的水。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岛上多鸟,不能逐一叫出名,只认得两只孔雀,骄傲地开了屏。
从另一侧的山路走回镇子。天色完全黑了。到一家小饭馆点了几道菜。影象最深的是石鱼炒蛋,当地的一道特色菜。牯岭的菜不便宜,因为据说很多东西要从山下运上来。
饭后在街上闲逛。晚上气温更低,心想幸亏要了有暖气的房间。街上人很少,多数店铺都已打烊。偶尔见到几个游人,听口音也是江西本地人。
经过庐山电影院。那里每天晚上播放电影《庐山恋》,据说已经放坏了若干拷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镇子里每个十字路口都有醒目的路标,提示各个方向的地名。让人不至于迷路。昏暗的灯光,三个人手勾着手,好象回好了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们很年轻。
回到旅店,洗澡,看电视,查地图商量第二天的行程。吵闹中渐渐睡去。

计划5点多起床,闹钟响了以后拉开窗帘,黑糊糊的一片。转身又睡,再醒来已经6点多,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吃了前一天晚上买的点心,带着些吃的喝的出发。
路过街心花园的那头牛,皮儿给我拍了张照片。那天是我的生日,28岁的生日,我是属牛的,那雕塑正好应景。只是天色还暗,效果不是很好。
一路翻看地图,计划先爬山到一个水库,然后再翻山徒步到三叠泉以及五老峰。问过多个行人,走了一段弯路,我们终于找到正确的山路。路的右侧原本是溪流,大小不一的石头步满河床,山上气温低,雪几乎还没溶化,还有巨大的冰凌。我们一见就欢呼着奔过去,玩雪,变换姿势拍照,折腾了好一会儿才继续上路。
因为那雪和冰,没睡够的三个人清醒了,唧唧喳喳地又说又笑起来。我们开始说西藏,说到那里的卫生间。干脆自己做个罩子带着吧,就象饭桌上的那种,不过顶上要开个口,好让头露出来,以便看看周围的动静。三个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出这结果,满意地哈哈大笑。

雪后的晴朗天气,大月山水库的水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微微的波鳞。枯水期,绿莹莹的水浅浅的,有的地方露出累积多年的淤泥。远远近近的树,都是松树。站在山顶远眺,对面山峦起伏,朝阳犹如一个火球,散发出暖洋洋的光芒。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山顶只有我们三人。皮儿说,今天是你的生日阿呆,我们对着山谷祝你生日快乐吧。
三个女子并排站立,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叫: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清脆的回音荡漾在空气里,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有生以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没有DOVE。却让我不会忘怀的一个生日。

接着赶路。欲经过水库边的一条小路上山,可是才走几步,小路尽头的院子里突然蹿出三只恶犬,冲着我们汪汪大叫,跃跃欲试地准备进攻。
我吓坏了,从小就怕狗,有过几次被狗咬的教训,忍不住后退几步。他们俩胆子大些,却也敢盲目往前。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阿丙冲着院子大叫,有人在吗?连续叫了十多声,也不见人的影子。
我们试图寻找别的上山途径,在水库周边侦察许久,发现那个院子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想去三叠泉,一定要冲破三只恶犬的封锁线。
那三只狗得寸进尺,见我们退缩,居然一步一步向我们压过来,边踱步边嚣张地狂吠。院子里终于有人出来了,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我们拼命对她大叫,可是她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相持足足半小时以后,皮儿终于受不了了。她的胆量让我佩服不已。皮儿在最前,阿丙其次,我在最后,慢慢向院子靠拢。狗们明显欺软怕硬,一步一步后退了。院子里出来了一位大嫂,叱呵几只狗,热情邀请我们进屋。
我胆战心惊得跟在后面进了院子,狼狈地左顾右盼,担心被狗偷袭。

大嫂的丈夫做向导,带我们越过那座山。山路被雪遮掩,依稀可辨,加上多条岔道,若没有人带路,我们很可能迷路。向导在前面走得很快,有点陡峭的坡,冻结成冰的雪覆盖起上,得小心地迈步。
到了山顶,给我们指明下山的方向,向导先回家了。太阳完全出来了,这一面是阳坡,积雪差不多都溶化。我们沿着一条干涸的水渠下山,路面上厚厚的落叶,枯黄的枫树叶子,堆满水渠边的小径,踏上去扑哧扑哧的声音。两旁是灌木,和芦苇,还有一些爬藤,很多地方遮盖了路面,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来过。路况时好时坏,有时是平坦的土路,有时候是尖锐的石头,脚底开始疼。
走得热了,三人都脱了外套。无言地赶路,感觉下山比上山更难更久,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嘀咕着是否走错了路,仔细回想向导的话,确定的确没有偏离水渠。
终于看到一排平房,掩隐在茂密的树林里。砖房,一排的小木窗户,木门。轻松地靠近,快到门口突然发现屋前躺着一只狗。这只狗比前面遇到的恶犬更可怕,不声不响地等我们上钩呢。依然后退几步,不过有了前面的经验,胆子也大多了,一边看着它一边走到最近的房间前敲门。
请了热心的男子做向导。得知我们是从大月山水库翻山过来的,向导大吃一惊,就你们三个女的?他说,那条路好久没人走过了,因为前几年有游客在那里被害,扔到水渠里,那条山路人们都不敢再走。
一听这话三个人都吓坏了,回想走在那条路上的情景,很是后怕。尤其是我,这条路线是我提议的。还好平安无事。

再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向导所住的村子。山里的小村庄,有大片整齐的茶园,绿油油的灌木长势喜人。一个小巧富庶的村子。
从村子到三叠泉的路是旅游公路,铺着石板,走起来颇轻松。只是气温越来越高,丝毫感觉不到那是冬天的庐山。

三叠泉是庐山很晚才被发现的景点,也是最有特色的地方,必须先登到峰顶,再沿着陡峭的山体深如山谷底部方可达到,这也是早年三叠泉不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今这条艰难的路已有台阶可循,难度减少了很多,但来回六千级的台阶还是令很多人忘而却步。
爬到山顶也还容易,进入谷底就不那么简单了。台阶建得很窄,很多地方连半只脚也容不下,只能侧身横放双脚,倾斜的坡度大概在七八十之间,而且长长的一眼看过去头发晕眼发花,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时间久了有眩晕的感觉,双腿也因为紧张而僵硬。
路边有许多竹轿,轿夫们坐着在休息,冬天的游客不多,见了我们几个女子,他们纷纷上来招揽生意。听我们说不用,他们都笑,现在不用,一会你们就知道厉害了。我们不再言语继续赶路。
据说庐山的轿夫因为常年负重上下山,寿命会因此缩短。心里有点儿难受,真不明白开发旅游对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如果不做轿夫,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做另外一份工作会更苦还是轻松?收入是否也可以养家糊口?
很多名山都有轿夫,抬着那些体力不支或者懒惰的人上下山。庐山的轿夫也有很长历史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坐在地上抽烟,聊天,等着要坐轿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幸福也许是很简单的事。

终于到了。冬天是庐山的枯水期,著名的三叠泉水量非常小,只有几股细流在山崖上缓缓流动。我们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互相捶腿捶背放松一下。
泉水底下有个圆形的水池,盛着山崖上流下来的泉水,因为天冷结了冰,有的冰融化了一部分,在水里漂浮。我好奇地去摸了一下,刺骨的寒意立即从手指流向全身。
山谷里很潮湿,从早上出门到那时已经差不多6小时,只吃了几块DOVE,我们都饿坏了。幸亏有家小店,只有盒装的方便面,那时候觉得真是人间美味,一人泡了一盒,坐在长条凳上捧在手里,门外烟雾蒙蒙,把自己埋在热气腾腾的面汤里,好温暖。
返回的路需要很好的体力,阿丙和皮儿也坚持着自己走到了山顶。我们都热得脱了好几件衣服,喝光了所有的水。山口的风很大,阳光也好,我们在那里稍做休息,大声地笑,引来其他游人的眼光。

然后准备上五老峰。这个名字和我们学校后面的山一样,感到很亲切,不过登山的难度却是大多了。
也多是台阶上山,一眼望不到头的石板台阶,三个人都怕了,走一段歇一会,慢慢地磨。山上都是松数,景致大概和黄山有些相似,每座山峰分别以云海,雾海,迎客松,五老洞和怪石见长。整个山脉里只有我们几个人,冬天里松数已经掉了松针,满地的枯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松果挂在树上,偶尔掉几个在地上,可惜见不着松鼠。
很喜欢第五锋的待晴厅,一个立在山口的古老亭子,等待晴朗的日子,多好的名字。

下到山脚又累又饿,再没有力气走到计划中的含蕃口,在唯一的小店买了堆零食,租辆车上路。那段路大概走的人很少,路面还积着厚厚的冰,车子在盘山路上一直打滑,我们都提心吊胆的。
上到山顶,已经是傍晚,风刮在脸上生疼,雾气很重,能见度度很低,草草眺望了下远方就下山了。

晚饭吃的是鱼头火锅,还有别的几个菜,在冬天的庐山,这算是很丰盛了。
然后我和阿丙去洗头发,皮儿先回住处。
后来我一个人到街上找网吧。庐山上的网吧不多,找到一家却人满,告诉我别处还有一家。按所说的去找,天色很黑,没有路灯,偶尔几个行人,花费了半个小时也无所得,只得放弃。
经过街心花园,那里居然有人在搭帐篷,一个男孩正在那里支外帐。这次出门原本是想在山上露营的,不过阿丙和皮儿都不习惯,没有经验,所以我一见到有人搭帐篷就特别兴奋。走过去和那个男孩说话,他们是从庐山的另一侧徒步上山来的,走了两天。
说着话他的同伴回来了,3男2女。
他们带的家当很齐全,作饭吃了准备宿营。帐篷搭好了以后周周和孔孔邀请我到里面做客。我们在帐篷里完跑得快,不知道怎么的他们俩一直输,我乐得嘴都和不拢。突然我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不会输,我大声喊出来。他们俩呆了一下,然后笑了,一起对我唱起生日祝福的歌。那是一首很好听的歌,不是通常唱的生日快乐歌,后来我问起,孔孔居然说不记得那歌了。

时隔一年,今天又是我的生日,一年前的那个夜晚在帐篷里打牌听歌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偶然的相遇,真挚的祝福,那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生日祝福歌。庐山之行意外的收获。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下面引用由沙漠之狐2004/01/16 11:02am 发表的内容:
一起吧!!我能买到票!!你去不去?火车票310…汽车也是差不多…
这是年初一的价格!
我去不了。请看悄悄话。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一起吧!!我能买到票!!你去不去?火车票310…汽车也是差不多…
这是年初一的价格!
Rommel Tse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过年交通很成问题,不好组织啊。
我也很想去,在庐山下呆了好几年,却一直没上去,郁闷:(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组织一下吧!!!江少!!看到你就想到你那美味的面条呢!
Rommel Tse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组织一下吧!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琴湖雪景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地图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冬日三叠泉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雪景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冰松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冰挂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基督教小礼拜堂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黄龙潭冰瀑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五老峰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气候特征


   庐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形独特、垂直高度相差悬殊,又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山上山下气候差异很大。一年中,具有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季节偏晚,雨量充沛,风大雪多,冬长夏短等特点。
   春季温和,姗姗来迟,一般在四月下旬始春,也有一些年份早到上、中旬的,过早的始春,有时也会遇到春寒料峭、霜雪欺人的天气。春季的庐山不冷不热,日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妖娆的桃花,欺雪的棠梨花,幽香的兰花,火红的映山红相继开放。此时正值雨季,雨量可达全年平均总量的40%。天气多变,大有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天三变的姿态。时常有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之感。“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是指山上的春夏要比山下迟两个月,这有些夸张,按平均气温的统计比较,平均要双山下迟33天。
   夏季荫凉,匆匆而过。从7月上旬开始进入初夏,此时的庐山到处郁郁葱葱一片深绿,娇艳的大丽花、多姿的唐菖莆、一串红、美人蕉组成了万绿丛中的繁花点点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早晚气温只有20.0℃左右,午后最高气温很少过30.0℃,日平均气温在22.0℃左右。阴雨显著减少,夏季的降水量只占年降水总量的22%。多为雷阵雨,盛夏由东南方来的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凝成低云,千姿百态,遮避骄阳,暑气尽消,只是时间短促,一般到八月下旬就宣告结束。
秋季温凉,天高雨稀,从八月下旬开始进入秋季,也和多数地方一样,具有秋高气爽的特征,日照充沛,降水较少,其量占年总量的14%。常有秋旱出现,显现庐山真面貌的机会也最多。桂花飘香,百菊斗艳,猕猴桃、锥粟累满枝头。日平均气温由20.0℃逐渐降到10.0℃左右,气温日较差也逐渐增大。早晚景意甚浓。少数年份也会有秋雨绵绵状况。
冬季漫漫,素裹银妆,一般在10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开始降到10℃以下,时间长达五个半月,其中有四个多月的月平均气温低于5℃,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超过二个半月。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总量的23%。且多固体降水,最早初雪日是10月2日,最晚的终雪日是5月1日,积雪常达10cm以上。冬季雪压青松,天晴后一片璀灿夺目的琉璃大地,玉兰俏立,枝头红梅吐蕊,显得分外妖娆。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
note(网名:note) 2003-08-20


 庐山雪景以圣诞节、元旦、春节时节为佳。此时的庐山被白雪、冰凌、雾淞妆扮得分外绞结,玉树琼花,满目银光,宛如玉洁冰清的童话世界。
  雾凇,也称冰挂,庐山冬日,每当云雾四起,气温又降至0ºC以下时,雾中水滴与冰晶便凝结在雾中的一切物体上,并不断增大,一时间,山峰、森林等物体便银光闪闪、茸茸松松,形成庐山特有的银色世界。
  庐山隆冬时节,每当淅淅沥沥的雨滴,不断在朔风里飘洒在树技、野草等物体之上,旋即成冰,形成越裹越厚、光滑明亮的冰壳,转眼间,处处玉树银花,这便是庐山雨凇。届时,庐山一派冰晶玉洁的北国风光。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美庐·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完)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特色食品


 
庐山石耳
   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   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并对“石耳气味甘、平、无毒,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明目益精。”的药用功能,作出详尽记载。 由于石耳其性清热解毒,可治吐血红崩,热结小便痛,白浊、白带、痢疾、毒蛇咬伤、火烫、牙痛、便秘等证,亦有降血压作用,吸引广大游客纷纷购买。

庐山石鸡
   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   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鸡由于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系肴中佳品,庐山各大旅游馆店中以石鸡为原料的菜肴比比皆是,其中“黄焖石鸡”就是庐山名菜之一。

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   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   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   石鱼除庐山有外,在九江、宜春、赣州、吉安等地的山区都有发现,但以庐山石鱼质佳。“石鱼炒蛋”为庐山特产名菜之一。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历来被饮者视为珍品。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的四季
------------------------------------------------------------------------



春天,冰裹桃红,雾绕青峰,若梦若幻;

夏天,千山滴翠,万木浓荫,云舒云卷;

秋天,桂子飘香,枫叶流丹,疏峰吐月;

冬天,苍松傲雪,寒梅破冰,银装素裹。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八个字道出庐山的精髓和品位。



庐山的气候
------------------------------------------------------------------------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与北京年平均气温11.6℃几乎相等,这相当于牯岭纬度向北推移10°。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有趣的是,牯岭的英译文Kuling便是从英语Cooling(清凉)一词演变而来的。

  庐山是一座中山,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却具有山地气候特色,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牯岭的四季,同山下九江、星子相比,夏季短85天,7月进初夏,季节开始落后一个半月,"走走过场"便悄然而去了;冬季早早"叩响山门",提前一个月来临,延后一个月迟迟不愿结束,冬季几乎比山下长两个月;春季姗姗来迟,三月桃花四月开,明媚的春光常常伴随着云雾,使春光神"半抱琵琶半掩面";天高云淡的秋季,云雾偏少,显现庐山真面目的机会增多,和九江,星子相比,秋季的来去都提前一个月左右,而秋季的长短差别不明显。

  冬日的庐山,仿佛是耸立在江湖间的一座琼岛。牯岭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0.1℃,极端最低气温,也曾在水银柱-16.8℃的刻度上停留过。

  清凉美丽的世界,如同一个清秀美丽,文雅的少女,在等待着您!

想和你一起去吹吹风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