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校园民谣十年祭

从1994年大地唱片的《校园民谣I》发行至今,已经10年了。曾经风风火火了10年的校园民谣,也走到了第10个年头。对于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10年仅仅是个开始,可是,校园民谣却早已结束。

不同于台湾校园民谣的是:大陆的校园民谣或许更适合“校园”这个称谓。听《外婆的澎湖湾》,听《橄榄树》,听《乡间的小路》不一定能让我们想起校园;但是,能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联系在一起的,除了郁郁葱葱的校园小道,还有什么呢?

校园民谣并不是一种音乐样式,它只是一种记忆,属于10年前的某个季节,也停留在那个季节。高晓松、老狼、小柯们也不是专业的歌手,将他们称为“诗人”或许更为贴切。20年前,中国最好的诗人都在校园中诞生,如顾城、海子、舒婷。10年后的高晓松们也有着和他们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才华,如诗人般创造和演绎着青春的感伤、忧郁、彷徨和无奈。不同的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前人用笔墨,他们用音乐。

曾几何时,诗歌和吉他是校园里最流行的东西。如今,没人再有闲情吟诗作对,交流思想,短信、聊天倒是乐此不疲;宿舍里也不再有吉他,只有一字排开的电脑;哼着R&B的新新人类说着听不太懂的时髦语言。他们正在被高科技发明变成电脑儿童、电脑青年,科学游戏污染的不只是我们的天空,还有我们的心灵。

10年前的高晓松们也曾年轻过。他们的年代,没有QQ,没有电邮,甚至连卡拉OK也不怎么流行,他们只会抱着木吉他唱歌。在宿舍里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在女生楼下唱《模范情书》,在毕业前唱《同桌的你》,在月台上唱《青春无悔》……10年后呢?如张楚所唱的“升官的升官,离婚的离婚”,当然也有没升官没离婚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已经逝去,顾城、海子们早已作古,他们也归于平淡。校园里仍有歌声,可早已变味;高晓松们仍在做音乐,却鲜有佳作。卢庚戌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没唱校园民谣了,我在做设计,因为我要吃饭。”说这话的时候,他很无奈。对校园歌手来说,他们的隐退不是不喜欢校园民谣,而是付不起理想至上的代价。当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我们只能怀念。

10年前,高晓松曾写下《白衣飘飘的年代》、《月亮》、《回声》来悼念顾城的辞世;10年后的今天,谁来为校园民谣谱写最后的挽歌?
旗未动
风也未动
是人的心自己在动

[原创]校园民谣十年祭

现在是周杰伦时代

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
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
elsaiam@sohu.com

TOP

[原创]校园民谣十年祭

校园民谣里我最喜欢的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这首歌写得真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