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从第一次上路时背着超重的行囊拼命赶路,到这一次的轻装简行随心所至,我的旅行体验也在日趋成熟,渐渐进入我向往的境界:背囊越来越轻,衣服越带越少,行程越走越慢,思想越飞越远。"这样的境界我还需要多久的修炼才达到?
冰霜,怎样一个晶莹剔透的女子?

TOP

人生若只如初见,优伤的美丽只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那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相信每个人都对那个自己一见倾心的人永存记忆,记忆中的他她,或潇洒英俊,风度翩翩;或美丽温柔、似水柔情……是的,这是人与人的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得不到原来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可以拥有无尽的幻想,幻想中的他她可以永远美好,永远在镜花水月之中迷幻着醉人的美丽……哪怕明知道这是自己心生的幻境,却也足够让人沉迷其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来秋风悲画扇?!
  
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沧海已变桑田,却早已是、换了人间……
前十年后!心远行......

QQ:85042132   此号荣获:中科院高级潜水院院士,诺贝尔长期掉线奖,奥斯卡终身隐身奖……

风行QQ群号:"29****53"(骨灰级)

TOP

背囊越来越轻,衣服越带越少,行程越走越慢,思想越飞越远。

精彩的旅程,精彩的图片,向往的地方.
前十年后!心远行......

QQ:85042132   此号荣获:中科院高级潜水院院士,诺贝尔长期掉线奖,奥斯卡终身隐身奖……

风行QQ群号:"29****53"(骨灰级)

TOP

涤荡的风, 吹来的时候, 我敞开怀抱~~~
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

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

渴望漂泊的人,唯一不飘的是那颗鲜活的心。

TOP

木兰词

作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繁华俗事天际边.
人生若只如初见,一片丹心照日月.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似君来君似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佛慈悲!
...
...
...

[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 于 2007-7-17 09:02 编辑 ]
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

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

渴望漂泊的人,唯一不飘的是那颗鲜活的心。

TOP

佩服佩服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
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TOP

奉送攻略如下:


6/227/1川西甘南攻略



时间:2007.06.22-2007.07.01
线路:深圳-成都-阿坝-久治-年保玉则-唐克-花湖-郎木寺-夏河(拉卜楞寺)-兰州-深圳
费用:3500元 (包括来回机票1800,不包括购物)

行程安排

D1(6/22):深圳/广州-成都,入住青年旅馆。
龙堂客栈 成都宽巷子27号 028-86648408
龙堂客栈的分店“4号工厂”,中同仁路小通巷4号 028-86265770,吴燕霞 13258232014

D2(6/23):成都-阿坝-久治
成都有直达阿坝的班车,早7点出发,中途在米亚罗停车吃午饭,大约下午5点到阿坝。到阿坝后直接包车去久治,大约68公里,路况很好。包出租车费用大约130-150。(也可以从成都一路走下去,司机符航,电话13568999981,85800280.)
住宿:年宝宾馆,卫生条件尚可,标间:120/间,带独立卫生间,热水供应只有晚上9:30~11:00,普通2人间,楼上30/床,平房20/床,公共卫生间比较远。久治只有两条街,几家条件好一些的宾馆都在十字路口,很容易找。
久治县旅游局局长颜杰(TEL:13897155060), 久治县旅游局的电话(13897155324,0975-8331179,0975-83321202120)


D3(6/24):久治-年宝玉则-阿坝
年保玉则(也叫莲宝叶则)离久治县城70公里,全程柏油路面,路况非常好。包车一天的价格在300左右。高原上6点钟天就亮了,喜欢摄影的人一定要早起出发,清晨的仙女湖非常美,不要错过。开车沿途会翻越两个海拔4000米的垭口。在蓝天白云下沿着巴颜喀拉山脉行驶体验青藏高原的雄浑和磅礴。年保玉则神山是长江,黄河两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果洛藏族的发祥地,海拔5369米,变幻莫测的天气,美丽神秘的仙女湖和妖女湖,让这座神山魅力无穷。门票60元/人。年宝玉则地形开阔,特征明显,不易迷路,如果不打算在里面露营的话,建议在景区门口雇佣马匹或牦牛,100元/天/匹,需要提前联系好,否则只能徒步了。背包上马时随身带上头灯和御寒衣服。向导200元/天。晚上包车直接回阿坝住宿,因为阿坝是下一行程的必经之路。
住宿:阿坝县招待所,香格里拉客栈,珠峰宾馆,神山宾馆。西马拉雅宾馆,电话:13990406663,100/标间,有电视,24小时热水,条件不错

D4(6/25):阿坝-唐克-黄河九曲第一弯
阿坝县城阿坝镇位于县境中部阿曲河畔,海拔3290米。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阿坝县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对外国人开放的县城。位于阿坝县的格尔登寺,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国内最大的黄教寺院(藏传佛教格鲁派)。附近还有世界最大的黑教喇嘛寺-郎依寺,以及阿坝县最大的寺庙兼佛学院-郭罗寺,都值得一去。位于阿坝县城郊的各莫寺,雄伟气派,在公路边远望都很震撼。上述寺庙花半天时间转转就可以,因为重头戏在后面的行程中。
中午12点包车由阿坝出发去唐克,走县级公路,可以经过麦尔玛牧区和曼则唐湿地。麦尔玛牧区是红原大草原最富饶的草原之一、而在曼则唐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如果幸运的话还会看到不少的野生动物。
大约下午5点多到达唐克,没有选择在唐克住宿,直接开车到黄河九曲第一弯。黄河从青海流到四川,在唐克转了180度又回到了青海。夕阳西下之时, S型的黄河在夕阳下泛着红色的磷光,8.00以后太阳完全落下,此时彩云满天,河水被映得金红,壮美得令人屏息。公路旁边的索科藏寺值的走一走,从寺庙后山一直爬上山顶,可以通道第一弯景区修建的人行阶梯,是拍摄第一弯全景的最佳地点,同时不必经过景区售票处,可以逃掉门票。
[住宿] 黄河第一湾旁边的草地露营要缴纳地皮费,一个帐篷20元。草地上也有藏民经营的帐篷旅馆,清洁状况和保暖防寒措施都还不错。一个帐篷两个床位,每个床位20元-40元不等。有的僧人家里也有床位出租,一般30元/人,暖和干净,有喷香温暖的奶茶可喝。住在帐篷旅馆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到山顶看九曲黄河第一弯的日出日落。也可以住到唐克,玛里央宗宾馆,电话: 0837-2282099,老板手机:13990439888,13778477988。幸福客栈,位于唐克派出所对面,新建,普通间,30/人,公共卫生间有热水冲凉,不过舒适度一般。(都说唐克的住宿条件很差。)
交通:这一段包车费用大约350-400元。在阿坝找到一个很好的司机,叫求戈。今年58岁,是个退伍军人,非常善良。主动帮我们跟寺庙的喇嘛交流,让喇嘛开了大殿给我们参观,在黄河九曲拉着我们一家一家问住宿,最难得他还是个摄影爱好者,可以告诉你沿途哪个角度摄影最好。记住他的电话吧:0837-2483198,13990406618,小灵通8980193


D5(6/26):唐克-花湖-郎木寺
早起再次爬上山顶拍摄晨光中的黄河九曲,由于光线角度的问题,日出时的黄河景致一般,没有日落时那么壮美。9点钟包车直奔花湖,花湖因水中开满花朵而得名,这里是中国最大最平坦的湿地草原。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就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黑颈鹤为主。走上浮桥,陶醉在蓝天白云湖水和鲜花的美景中,谁都想留下来不走了。
花湖门票58元/人,电瓶车票20元。从门口到里面的栈桥往返要10公里。售票人员会强调这个里程,说服你买车票。如果天气好时间充裕个人体力没问题的话,建议步行。或者到景区里面租马,蓝天白云下在草原上骑马,和土獾捉迷藏,和黑颈鹤打招呼,那种感受很难得。
由花湖到郎木寺只有35公里。郎木寺满街都是宾馆,住宿很方便。
[住宿] 萨娜宾馆: 18元/人,2人间,据说非常的干净,连睡袋都不用。(电话:0941-6671062)
达仓郎木宾馆:是赛赤寺的活佛开的,价钱也不高,普通间20元/人,宾馆的全部收入都捐给了寺庙的希望小学,很多藏民来郎木寺喜欢住这里。(电话0941-6671338,13893915888,13239651666)
郎木寺宾馆:(0941-6671086 13893955840)

郎木寺大酒店:0941-6671588
秀峰宾馆:0941-6671020,13893918924 ,回民开的宾馆,20元/床位,非常干净,床单被罩天天洗,老板娘善良勤快,很多穆斯林老外喜欢住这里,特别是以色列人。


D6,D7(6/27-28):郎木寺发呆闲逛,郎木寺-夏河(拉卜楞寺)
郎木寺是个地名,也是两座寺院的合称。郎木寺镇只有一条长500米的街,街的尽头一左一右的分开了两个寺院。一个是属于四川省的“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另一个是属于甘肃省的"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赛赤寺)。
格尔底寺始建于1413年,是川西北最大的藏穿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任活佛18岁坐床,后来一直在印度研究经文,上次回国还是在1985年。该寺有著名的"活佛肉身法体",是格尔底五世活佛的法体,历经三百多年其真身没有腐掉,其中的曲折离奇的情节可以编成剧本。格尔底寺的后面是白龙江峡谷,幽静秀美,距入口走半小时,有一大片开阔的草地,可以露营,有时间一定要去走走。
塞赤寺始建于1748年,现任活佛经营有方,寺院的建筑比起格尔底寺要雄伟辉煌很多。活佛的寝宫建在山腰高处,闲人免进的。寺院后山有著名的天葬台,大约需要走半个多小时。天葬和喇嘛的辩经是否能看到,要看运气。看天葬要慎重考虑,很多人看了会不适,尤其是MM。
格尔底寺门票15元,赛赤寺门票16元,,建议大家不要逃票,门票收入都是给寺里小学的。
当地的红石崖在日落的时候特别特别的红,从达仓郎木宾馆对面的那条岔路一直往山上走,躺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等日落,很舒服。
郎木寺到夏河的班车一天有三班,7点和12点的两班每天都有,但不一定到夏河,如果到夏河的乘客少,车到合作就不走了,需要自己转车。2点钟的一班肯定到夏河,但不一定每天都有,需要注意。

郎木寺的街上除了喇嘛和当地人,就是中外背包客。郎木寺的小资氛围就这样被殖民了,几个小餐馆是必去的,回民开的丽莎餐厅,藏民开的扎西藏家乐餐厅,颇有丽江小桥流水红灯笼感觉的藏香园。酸奶是一定要尝的,很酸很酸,吃完后老是想着它。

D8,D9(6/29-30):夏河(拉卜楞寺)及周边景点,夏河-兰州
夏河很热闹,因为拉卜楞寺。号称是世界最大的佛学学院,有6000多喇嘛,占地达85万平方米,超过了北京的故宫,其内有6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活佛的官邸,大小金瓦寺,讲经坛及大喇嘛住宅,房屋总数超过了万间。金瓦红墙,高低错落,远处望去,辉煌无比。拉不楞寺拥有藏传佛教最长的转经桶街,一排排的转经桶组成了拉不愣寺的护城墙,环绕寺院一周整整有七里半的路程。
到了这里是要感受藏传佛教的氛围,所以不要睡懒觉,一定要早起看拉卜楞寺的早课。早课6:00—8:00,午课11:30开始,约1小时。寺院门票好象是43元,但因为没有围墙,不买票也可以走进去,没有人查票,但不买票就没有导游,而且有些大殿要有门票才可以进去看。
早课线路:喜金刚学院——酥油花馆——寿僖佛——博物馆——措钦大殿,这里有一座释迦牟尼12岁等身象,是嘉木样一世活佛从大昭寺请回来的。还有尼泊尔传来的楠木镏金强巴佛,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供尼泊尔请来的无量光佛像。现存宝塔竣工于1993年。高五层,呈菩提式。塔刹是日、月、星辰;塔瓶有精铜浮雕攀金八大菩萨,很特殊;塔座是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塔内是四座佛殿,供贡唐仓灵塔,佛经。进塔参观要收门票,10元/人。从塔里出来,走过大夏河上的木桥,就是山坡上的晒佛台,可以看拉寺全景。拉寺南面的小山坡是看日出的最佳地段。
拉寺旁边还有一座红寺,僧众留长发,袈裟是白色镶红边。 还有一个尼姑寺,白色的房子小小的一间一间建在山坡上。
夏河周围有一些不错的景点,美丽的高山湖泊尕海是野生鸟类的栖息的,桑格草原是一个正在由原生态向现代游乐场转型的草原,八角城和白石洞保留了一些神秘和宁静,达宗湖是藏民朝圣的地方。在夏河租辆车,上诉景点都跑下来大约要一天,只选其中几个的话,半天就够了。
夏河住宿:卓玛旅社(0941-7121274 13893916260),雪域宾馆(0941-7122866),华侨饭店(0941-7122642),武警招待所(0941-3381999),这几家都在拉布楞寺旁边。宝马宾馆(0941-7121078),在华侨饭店对面,情调不错,但不够厚道,一定要砍价并且反复确认,否则会吃暗亏。拉卜楞红石国际青年旅舍(0941-7123698),稍微偏僻一些,老板希热布是寺院的喇嘛,据说他和他哥哥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唐卡艺术大师。
交通:夏河满街都是三轮车和出租车,都是按照1元/人来计算的。夏河通往各地的长途车班次也很多,交通方便。
小吃:明月水晶藏包,清真馆子的手抓羊肉,华侨饭店的咖喱鸡,街边排档的烧烤,拉卜楞面包(一种烧饼)

D10(7/1):兰州-深圳
兰州没什么景致可言,作为城市它也缺乏太多的特色。但它是中国唯一一个被黄河一分为二的城市,可看的风景也就依黄河两岸而建了。
兰州的吃,最出名是兰州拉面,然后就是牛羊肉。有一家“马大胡子羊羔肉”,远离市区但生意超好,这里的手抓羊肉和黄焖羊肉一定要吃。
兰州中川机场距市区70公里,一小时车程,民航售票处每小时一班机场大巴,逢整点发车。

【个人装备】
1、个人衣物, 至少有一件能保暖御寒的(毛衣或抓绒)、有冲锋衣最好带上,内衣、袜子、适脚的登山鞋或运动鞋、拖鞋,太阳镜、遮阳帽(带沿),头巾,手套。 
2、双肩背包、防雨罩、雨具、塑料袋、睡袋,冲气套枕(乘长途汽车时使用)。  
3、保暖水壶、打火机、头灯或小手电(及电池),刀具(切记放入托运行李中)。  
4、个人洗漱用品,防晒霜、润唇油,干湿纸巾。
5、手机及充电器、照相机及充电器、胶卷、相机电池、有效证件(身份证、边防证之类,有学生证也带上),钱包, 钥匙,订好的往返机票。
6、驴友必须购买意外保险;


【公共物资】
1、对讲机、GPS、风筒、洗发露,沐浴露,针线。
2、药品:保济丸、止痛片、止泻药、驱风油、云南白药、感冒药,退烧药,烫伤膏、创可贴、晕车宁、体温计,伤湿止痛膏, 清火药,桂林西瓜霜, 金嗓子喉宝,治疗高原反应的药(红景天)。
3、食品: 水果、巧克力、牛肉干,密封肉类食品, 榨菜, 饼干/点心类, 茶叶,咖啡, 其他零食。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3:28 编辑 ]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晚上,洗完澡,睡衣外面裹着抓绒衣,大家坐在宾馆的藏式庭院里喝茶聊天。我和海菁是一起出来的,芳芳和我们结伴了三天,Daisy两天,江枫只认识了一天。明天,我和海菁去兰州然后回各自的城市,芳芳和Daisy结伴去青海的同仁看热贡艺术,江枫留在这里逛拉卜楞寺。五个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经历将要去往不同目的地的人,借旅行这个共同的话题,聊到深夜,不愿散去。这短暂而美丽的邂逅,在以后的岁月里,可以让每个人回味很久。
  我一边聊天,一边趴在桌上写日记。已是午夜,大家忽然都沉默了。周围很安静,只听到我的笔在纸上发出的沙沙声。江枫凑过来问:“还没写完?”我点头,“完了,在写最后一句。”大家起哄,“最后一句怎么结尾?读来听听。”

  我,一个字一个字念出来,“人生若只如初见。”
   (全文完)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离开的时候,发现了这块牌子.伟大的中国邮政!

DSC_2689_resize.jpg (60.97 KB)

DSC_2689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村外是一片片农田,不知道种的是什么。看到那块“心”田了吗?谁这么浪漫?!

DSC_2686_resize.jpg (62.63 KB)

DSC_2686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山坡上不知名的花。

DSC_2679_resize.jpg (144 KB)

DSC_2679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城有四个门,这是其中一个。有点儿早年的张艺谋电影的味道。

DSC_2676_resize.jpg (96.08 KB)

DSC_2676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其中的一个角。像狮子头,还是狮身人面像?

DSC_2674_resize.jpg (88.97 KB)

DSC_2674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邂逅是旅行的内容之一。背包客的相识相伴简单自然,不经预谋,无需刻意。

  在宝马宾馆的门口,我正和一个司机讨价还价,想包车去八角城和桑科草原。一转头,一个年轻男人站在旁边,正在看墙上大大的地图。他看到我,点了点头。我也点头,顺口问到:“你一个人?”“是啊,刚到。”于是聊起来,于是知道他从兰州过来,这是第一站,还没想好怎么玩。于是问他:“我们四个女孩子打算包车去八角城和桑科草原,要不要一起去?”我把地图上的这两个地方指给他看。于是他说:“好啊,一起去吧!我叫江枫。”“我叫冰霜。”于是就这样认识了,于是一起包车去了八角城和桑科草原。


  八角城是一座古城遗址,据考证建于汉代。但究竟是何人所建,至今还没有定论。在1958年之前,这里一直废弃无人居住,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被一群河南人发现并住了下来,后来又不知什么原因搬走了。如今城内汉藏民合住,有75户人家,约500多居民。城里通水通电通邮,还有一所小学,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山坡上看到的全景。八角城是一个空心十字形结构,外围有八个角,因此得名。

DSC_2681_resize.jpg (73.94 KB)

DSC_2681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在这里,我和海菁遇到了一个叫希热布的喇嘛。
  他带着几个来自陕西的俗家信徒进塔朝拜,每到一处都向他们做讲解。我们误以为他是导游喇嘛,便跟在一边听,还不时发问。不知是我们的虔诚让他心生好感,还是我们的好学让他满意,他居然把我们纳入到俗家信徒的队伍里,一直带到塔顶的阿弥陀佛殿,给我们做了一场小小的法事。
  阿弥陀佛殿很小,平时不允许外人进入。我们进去后,门马上就关了,外面的藏民只能隔着门磕等身长头。
  出来后,那几个真正的信徒不无妒忌的说,我们是专程来的,而你们是碰上的,你们真是有佛缘。

  我们的佛缘还在继续。希热布喇嘛问我们,想不想去参拜现任的贡唐仓七世活佛。当然去了!这个是活佛的寝宫,活佛是不能拍照的。

  刚到门口,希热布说:“你们果真有佛缘!活佛刚开始给信徒摩顶,只开放十几分钟。”
  门廊下设了一个简易的法台,活佛坐在上面,周围站了几个僧人。院子里有很多藏民,有明显是患病的,被亲人背着来接受摩顶。人群鸦雀无声,自觉地排队走到活佛面前深深行礼,活佛用手中的一块黄绢板子在信徒头顶拍一下,就是摩顶了。我们也毕恭毕敬的排队,行礼,摩顶。摩过顶的藏民并不急着走,站在院子里虔诚的仰望着活佛,眼中流露的崇拜让我震撼。因为这个贡唐仓七世活佛,只有六岁。

  置身于此,我不敢妄言是否真正有佛缘。我和海菁,只不过是对藏传佛教深怀敬畏的两个异乡人,仅仅是多了一点虔诚,竟然不经意的与佛邂逅。

  缔造这邂逅的希热布喇嘛,据说是中国目前最优秀的唐卡艺术大师,还是拉卜楞红石国际青年旅馆的老板。我没能给他拍照,但他那张清瘦睿智的脸,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2:59 编辑 ]

DSC_2650_resize.jpg (91.81 KB)

DSC_2650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塔可以一层一层爬上去,塔身的建筑绘画色彩鲜明亮丽。

DSC_2645_resize.jpg (66.51 KB)

DSC_264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拉卜楞寺最耀眼的建筑,是这座金碧辉煌的佛塔,叫贡唐宝塔。

DSC_2636_resize.jpg (55.64 KB)

DSC_2636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喇嘛们习惯了这种场面,他们的镜头感都不错。他们在给我写地址,我答应日后把照片寄给他们。

DSC_2730_resize.jpg (71.44 KB)

DSC_2730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有时候,游客自己也是风景。晒佛台旁边,这种pose比比皆是。

DSC_2723_resize.jpg (58.82 KB)

DSC_2723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他们是游客眼中的风景,游客是他们嘴里的故事。

DSC_2731_resize.jpg (68.83 KB)

DSC_2731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或是坐在晒佛台旁边的山坡上晒太阳,和游客聊天。开场白一定是:“你们从哪里来?”

DSC_2726_resize.jpg (76.82 KB)

DSC_2726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然后,他们三三两两的坐在寺院里聊天,或到处闲逛。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3:22 编辑 ]

DSC_2581_resize01.jpg (60.19 KB)

DSC_2581_resize01.jpg

DSC_2630_resize.jpg (102.57 KB)

DSC_2630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作为佛的门徒的喇嘛,每天必做的事之一,就是早课,也就是颂经。作为佛学院,拉卜楞寺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很多佛殿里的早课不欢迎游客参观,拍照更是不允许的。
但是世事无绝对,喇嘛们也是看人下菜碟的。我和海菁,凭着对宗教的尊重和谦卑的言行,几乎叩开了所有我们去到的佛殿。大殿里昏黄的灯光和喇嘛念经的声音让人心静,坐在角落里的我常常有种被催眠的感觉,仿佛灵魂从身体里抽离,随着梵音飘在半空。 

  早课结束后,喇嘛们走出大殿。我只能在这个时候抢拍。

DSC_2578_resize.jpg (78.63 KB)

DSC_2578_resize.jpg

DSC_2572_resize.jpg (86.92 KB)

DSC_2572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寺院是藏民与佛沟通的地方,帮助他们解除今生的痛苦,并引领他们走入来世的幸福。

DSC_2758_resize.jpg (51.78 KB)

DSC_2758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白度姆壁画前,林立的箭杆和洁白的哈达,寄托了多少虔诚的祈愿。

DSC_2745_resize.jpg (96.68 KB)

DSC_274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当地藏民每天早上必做的事,就是到寺庙来煨桑,拜佛,转经。

DSC_2748_resize.jpg (74.3 KB)

DSC_2748_resize.jpg

DSC_2598_resize.jpg (51.33 KB)

DSC_2598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寺院没有围墙,环绕寺院的是一排排转经桶。这里是藏传佛教最长的转经桶街,环绕寺院一周整整七里半的路程。
  最后一天的早上,冒着细雨,我丈量了这个距离,转动了每一个经桶。

DSC_2641_resize.jpg (63.24 KB)

DSC_2641_resize.jpg

DSC_2642_resize.jpg (85.02 KB)

DSC_2642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五.拉卜楞寺---虔心的邂逅

  介绍拉卜楞寺之前,先普及一些藏传佛教的知识吧。

  公元7世纪佛教进入西藏,与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长期斗争融合,逐渐形成了藏传佛教。8世纪的时候,天竺高僧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分别传播显宗和密宗,为教派传承奠定了基础。之后几个世纪,藏传佛教经历了被禁和复兴的坎坷,于11世纪中叶开始强盛,出现了很多教派,几经融合或改宗,最终形成现在的四大教派。

  宁玛派(红教):最早形成的教派,修习密宗。僧人戴红帽,因此称为红教。
  萨迦派(花教):修习“新密咒”。寺院墙壁涂有鲜艳的红,白,灰三色条纹,故称“花教”。著名的德格印经院就是该教派在1550年设立的。
  噶举派(白教):修习密宗,以口耳相传的密法修行为特色。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服,故称白教。
  格鲁派(黄教):创立最晚却是最有影响力的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修习显宗。因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于是有了广为人知的“黄教”。达赖和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都是格鲁派的。格鲁派有著名的六大寺院,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

  介绍了这么多,如果对拉卜楞寺还没有概念,就只能往通俗的方面说了。《天下无贼》看过吧,刘若英拜佛傻根干活儿刘德华偷手机的那个寺院,就是拉卜楞寺。

  从晒佛台上看到的全景。拉卜楞寺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有6大学院,18处活佛官邸,48座佛殿,500多所僧舍,6000多喇嘛,占地8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辉煌。

DSC_2713_resize.jpg (102.36 KB)

DSC_2713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从天葬台下来,远远地看到了郎木寺的全景。它是那么小,被群山揽入怀中。我在这小小的地方晃了三天。

  从第一次上路时背着超重的行囊拼命赶路,到这一次的轻装简行随心所至,我的旅行体验也在日趋成熟,渐渐进入我向往的境界:背囊越来越轻,衣服越带越少,行程越走越慢,思想越飞越远。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2:42 编辑 ]

DSC_2470_resize.jpg (74.63 KB)

DSC_2470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我不敢上前,怕看到什么令我不舒服的东西。海菁和芳芳让我留在原地,她们俩互相壮胆小心奕奕地走过去。到了经幡跟前,远远地站住,看了半天。大概没发现什么,又转头向另外的方向搜寻。大约5分钟后,她们叫我:“过来吧,找到了。”
  我走过去,顺着她们目光的方向看。没错,这就是天葬台。

  它不是我想象中的一个高台,只是一块空地。也没有我所惧怕的血淋淋的景象。今早刚举行过天葬仪式,但现在天葬台上却干干净净。除了几件工具以外,只有一些衣服碎片和毛发。仔细看,草丛里有些碎骨。按照藏民的信仰,人死后实行天葬,让秃鹫把剁碎的尸体带走,人的灵魂就可以随着它飞上天堂。秃鹫吃的越干净,死者的灵魂就越超脱。秃鹫不吃的一定是恶人,不配升入天堂,只能慢慢腐烂。

DSC_2479_resize.jpg (108.28 KB)

DSC_2479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赛赤寺最有名的是天葬台。
  天葬的过程我不想看,但是想见识一下天葬台。于是我,海菁,还有早上刚认识的芳芳,三个女孩子结伴去找天葬台。
  按照门票上的地图找了很久,在两次走错路之后,终于见到一个写有“游客止步 谢绝参观”的牌子,它旁边有条路伸向山顶,路的尽头是经幡围起的一片草地,这就是天葬台了吗?

DSC_2477_resize.jpg (94.68 KB)

DSC_2477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墙角怒放的太阳花,见证了变换的岁月和不变的虔诚。

DSC_2490_resize.jpg (82.43 KB)

DSC_2490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一个苍老的僧人,围着大殿一圈又一圈地转。佝偻的身影,蕴藏着庙宇般坚强的信念。

DSC_2457_resize.jpg (90.31 KB)

DSC_2457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再说赛赤寺。

  比起格尔底寺,赛赤寺可是壮观多了。托现任活佛的福,文革中被毁的寺院在1980年重建,看看这崭新气派的庙宇。

DSC_2486_resize.jpg (59.08 KB)

DSC_2486_resize.jpg

DSC_2465_resize.jpg (80.87 KB)

DSC_246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这家人一共5口,老两口,儿子媳妇,还有小孙女。我们主动帮他们拍全家福,其实是为了拍这个叫央金的媳妇,她那羞怯的神情太有杀伤力。

DSC_2569_resize.jpg (72.29 KB)

DSC_2569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走了大约半小时后,峡谷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草地,这就是听人提起过的可以露营可以开party的地方了。
  冒着炊烟的帐篷里,住了一户藏民。在这里开个露天小卖部,为游客提供饮料零食。我们来的早,他们正忙着把昨天收起的饮料摆上货架

DSC_2557_resize.jpg (68.18 KB)

DSC_2557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沿峡谷走进去,呈现一片石灰岩地貌。去的时候是清晨,微雨,没有游人,景色秀丽。沿着山谷一直走,可以探访到白龙江的源头。

DSC_2555_resize.jpg (69.19 KB)

DSC_255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除了辩经,格尔底寺还有两个地方可看。一是五世活佛的肉身法体,二是纳摩峡谷。活佛的肉身供奉在一座很小的殿里,看殿的喇嘛对这尊法体300多年来的坎坷经历如数
家珍,那曲折离奇的故事足可以拍成大片。

纳摩峡谷的入口就在寺院旁边,几块石刻很醒目,可惜不知道写些什么。

DSC_2445_resize.jpg (117.07 KB)

DSC_2445_resize.jpg

DSC_2447_resize.jpg (105.8 KB)

DSC_2447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我一直等到那个执法喇嘛出来,向他道谢,并在他同意下拍了这张照片。是右边那个,他的名字叫格藏塔醒。
  我们简单地交谈。他的语调很和善,但脸上的表情始终没有放松。我笑着说他太严肃,我们有点儿怕他。他解释说因为今天的场合很隆重,不得不保持威严。
  仿佛有些愧疚似的,他露出了一丝微笑:“下次你们再来,我不会这么严肃了。”

DSC_2547_resize.jpg (47.5 KB)

DSC_2547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年迈的喇嘛,需要徒弟的搀扶。

DSC_2542_resize.jpg (69.19 KB)

DSC_2542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大约20分钟后,念经结束。所有的僧人将手中的五谷撒向天空,然后离开大殿。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3:21 编辑 ]

DSC_2532_resize01.jpg (71.41 KB)

DSC_2532_resize01.jpg

DSC_2533_resize.jpg (60.67 KB)

DSC_2533_resize.jpg

DSC_2539_resize.jpg (57.75 KB)

DSC_2539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为了震慑这些顽皮的小喇嘛,执法喇嘛的表情异常严肃,拿着法器在殿内外来回巡视,或是喝住打闹成一团的小喇嘛,或是将围得太近的平民赶开。他的眼睛几次扫过我和我的相机,心虚的我不敢和他对视,怕他赶我走。辩经接近尾声,所有的僧人突然间背过身去面向佛像开始念经。站在大殿里的执法喇嘛,忽然向我使了个眼色!我赶忙跑到一边,他隔着栅栏小声对我说:“你从侧门进来,坐在角落别出声,可以拍照。”

  我简直不敢相信。欣喜若狂又战战兢兢地从侧门溜进大殿,在角落里盘腿坐下,拿出相机鬼鬼祟祟地抓拍了几张。这个站着的魁梧僧人就是执法喇嘛。

DSC_2516_resize.jpg (79.95 KB)

DSC_2516_resize.jpg

DSC_2518_resize.jpg (84.68 KB)

DSC_2518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辩经的最后一个环节,寺院里所有的小喇嘛要逐个过堂。他们在大殿外排队等候。严格的戒律泯灭不了小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脸上看不到紧张,有的只是贪玩和好奇。

DSC_2495_resize.jpg (75.04 KB)

DSC_249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殿外坐了很多藏民,安静地聆听。一道门槛隔开的两个世界,向着同一个方向朝圣。出世的喇嘛和入世的俗人,有着同样的虔诚。

  我也和藏民一样,盘腿坐在大殿外。辩经用藏语,我听不懂。但深陷在藏传佛教的浓厚氛围中,让我产生莫名的安全感。仿佛置身于某个温暖的怀抱,被一只手轻轻抚摩,抬头可见一双慈祥的眼睛,看得穿我所有的脆弱。耳边萦绕的梵音,暖暖的注入心里,又沿着四肢蔓延全身。

DSC_2428_resize.jpg (62.01 KB)

DSC_2428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旁听的喇嘛不时地交谈,情绪都很高。

DSC_2426_resize.jpg (69.36 KB)

DSC_2426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进去的时候,老老实实买票。因为攻略上说,15块钱的门票收入是捐给寺里小学的。

  售票的年轻喇嘛非常热心健谈,从他口中得知了寺院的历史和辩经的时间安排。跟他说我们明天还想来看辩经,可不可以不再买票,他同意了。结果,格尔底寺的门票只买了一次,我们连着去了三天,不知道这个喇嘛是不是在后悔他的承诺。

  我们看到的辩经活动,据说是格尔底寺每年一度的盛事,为期三天。我们赶上了后面两天。

  大殿正中的法台上,端坐着4位德高望重的黄衣喇嘛,他们是裁判。大殿正中的地面上,几个博学多才的格西(相当于博士)充当考官,负责出题。辩经的喇嘛站在他们面前,用辩论的方式将自己的学术观点表达出来。辩经所使用的语言富有节奏而且滔滔不绝,同时辅助以拍掌和跺脚等肢体动作来加强激烈的气氛。坐在地上旁听的喇嘛们则担当大众评委,当辩论者的表现不令人满意时,喇嘛们会毫不客气的起哄,爆出一阵嘘声。
  里面的人在激烈地辩经,外面站得笔直的是维持秩序的执法喇嘛。

DSC_2431_resize.jpg (96 KB)

DSC_2431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四.郎木寺---入世的梵音

  在各种行知书里,郎木寺都被冠以“小资”。

  郎木寺是个地名,是位于甘肃和四川交界的一个小镇。小到只有一条500米长的街。街两边满布旅店和餐馆。街上走着三种人:喇嘛,平民,背包客。
  郎木寺又是两座寺院的合称。以街为界,一边是属于四川省的“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 格尔底寺),另一边是属于甘肃省的"安多达仓郎木赛赤寺"(赛赤寺)。

  先去了格尔底寺。这是川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有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该寺活佛久居印度不在国内,寺院较少修缮,殿堂看去有些陈旧。

DSC_2435_resize.jpg (65.36 KB)

DSC_2435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坐在栈桥上,吹着微风,沐着阳光,看着湖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想不起来。思绪飞散到每一片云朵上。日复一日在现实生活中摸爬滚打,总害怕精神的家园会日渐荒芜。一次又一次地上路,正是为了寻找可以浸润心田的阳光和空气。花湖的水,让我的心变成湿地,充满生机。

DSC_2393_resize.jpg (61.39 KB)

DSC_2393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这个季节,湖边的草还没褪去最后一点金黄,湖里的花还没有开,可是我的心里已经花香四溢。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3:15 编辑 ]

DSC_2376_resize.jpg (60.49 KB)

DSC_2376_resize.jpg

DSC_2372_resize01.jpg (47.33 KB)

DSC_2372_resize01.jpg

DSC_2383_resize.jpg (50.89 KB)

DSC_2383_resize.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终于看到了湖。眼里从此不再有别的颜色。

[ 本帖最后由 冰霜 于 2007-7-16 23:14 编辑 ]

DSC_2380_resize01.jpg (57.22 KB)

DSC_2380_resize01.jpg

DSC_2387_resize.jpg (42.25 KB)

DSC_2387_resize.jpg

DSC_2394_resize.jpg (48.44 KB)

DSC_2394_resize.jpg

DSC_2380_resize01.jpg (57.22 KB)

DSC_2380_resize01.jpg

糊涂看世情,聪明一颗心;
去留皆无意,宠辱两不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