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乌江行

念奴娇——纤夫栈道
乌江一舸,记来时、尝与纤夫为侣。
三十六年人未老,脚踏尖石无数。
沧水沁凉,寒风销骨,更着衣衫褴褛。
橹杆摆动,山歌飞云霄处。
日暮。江水滔滔,前路不见,与凌波争渡。
只恐船衣身上老,无盼解脱返途。
高峡入天,老鱼吹浪,留我栈道诉。
尸骨多少,几回天际归路。

江边的栈道默默地目睹着千年的风霜、万年的变迁,记载着时空的交替、历史的演变,诉说着曾在这出现的纤夫们的艰辛与苦难。峡谷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现在古栈道上只留下了山羊们的粪便,我们这群背包客为前人的智慧惊叹时,这里的万物也许正惊讶地注视着我们。
其实我们已经很难以深刻体会当年纤夫们拖拽逆流船只的情景,也许他们流尽了头上汗水,也许他们磨圆了脚下岩石,也许他们齐声低吼船工号子……反正号称有着现代文明社会的“驴子”们,是不多时便甩开了相对纤夫们可能不足为道的所谓沉重行囊。水,依旧是湍急的江水;山,依旧是高耸入天的石山峭壁;人,却早已经踏上了文明化的平坦大道,只剩下举步为艰却不屈不挠的精神被景仰着。

我们越过几许乱石,跨过几道冲积的沟壑,攀过水中长出的排排石参;累了,饱览一番山色风光;渴了,掬一杯泉水入口。只恨时间太快,只恨峡谷太美,一个下午就快被抹杀殆尽,惟有改变行进方式。
砂煲能煲,煲世间可煲之物;砂煲敢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TOP

[原创]乌江行

穿越篇

离开山城顺乌江而下,大约行进20里时,忽见一大石门立于江中,洞门窦开,翠色树草点缀门边,恍如长江三峡之夔门。千里长河环山转,黎芝峡口石门开。

到达的第一站是珍珠洞,珍珠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中的溶洞形式。下得船来,安顿好笨重的行装,我们轻装上阵。先要攀爬一段呈90度的陡坡天梯,陡直的石壁上冒出一株筋骨劲蝤的树木,一条长长的须根沿峭壁直插而下,枝叶则直指天穹,似乎这里生长的万物都天生具有那种不屈的灵魂。珍珠洞的名字由来没有去认真考究,因为洞中一情一景已经让人深刻体会名副其实了。洞口立一金顶头陀,似乎在看守着这大自然赐予的财富。

虞美人——珍珠洞
倥侗落尽天涵水。石笋钟乳起。
珍珠撒遍深山内,惟黑暗难极目、积万粒。
鬼斧神工同创造,千姿百态意。
瑰丽不用钢铁铸。我亦多情,千行石泪汨

从一个狭小的通道,艰难入得洞来,只感凉风飕飕,头顶不时有活体钟乳石滴下来的水珠。悬的、挂的,都是千奇百怪的石头,这些石头在生长,在编织美丽的神话,你看到那活灵活现的石鸡蛋了么?你看到那长满墙壁的石珍珠了么?你听到了敲击石体发出的美妙回音了么?你感受了这里城市所没有的安静了么?听说溶洞很深也很长,贯穿着这整座山体,由于仓促的时间不容我们探其全部,所以留下的是对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带走的是时间不足的深深遗憾。

溶洞中出来,感觉外面并不强烈的阳光居然有点晃眼,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似乎仍在眼前舞动。大家原路下到放背包的地方,稍作歇息和进食便大营开拔,沿乌江向下游徒步而去。不多会就遇到了第一条必须通过的栈道,栈道为人工在陡壁上开凿而成,除了山羊粪便,也许在上面抓不到任何东西,除了光冷的石壁,另一边是悬崖入江,一般宽不足一米,背包需弓背而行。
砂煲能煲,煲世间可煲之物;砂煲敢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TOP

[原创]乌江行

起航篇

仪仗队的小号吹起、撼天的鼓声擂动、沉睡的古城在激情中被唤醒;红旗烈烈摆动、江水滔滔流淌,年轻的心在时间长河里开始蠢动;动感的肉莲花、虔诚的土家傩舞,好客的土家人给远方来的朋友奉上一碗壮行酒,土家老人用淳朴古老的民歌,为徒步穿越乌江山峡百里画廊的深圳驴友们奉上美好祝福。

采桑子——壮行
群驴奋蹄沿河驻,乌江如龙。雄鼓隆隆。惊醒山城百年梦。
笙歌散尽旗高举,壮志如鸿。豪情浑动,千言万语浊酒中。

履于滔滔乌江水,渡船满载着好奇与兴奋,挥手告别热情的沿河百姓,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我们出发了。
砂煲能煲,煲世间可煲之物;砂煲敢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