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户外游注意调低你的危险系数


                           户外游注意调低你的危险系数


事件回放 一周两次遇险

   四姑娘山事件——2004年12月24日,北京旅行者鲜文敏(网名:不必)、王茁(网名:老K)夫妇在当地高山向导卢忠荣带领下进入四姑娘山景区长坪沟攀登骆驼峰。12月29日下午4时,他们一行遭遇雪崩,老K与向导卢忠荣身亡,不必在冰天雪地中挺过了三天四夜,最终获救。  

   小五台山事件——2004年12月31日晚,绿野俱乐部16名成员相约元旦一早攀登海拔约2800米的小五台山。2005年1月2日下午,登山游客与后方失去联系。直到4日清晨搜救人员通过大功率电台呼叫才接通登山者的手台,随后登山者的方位得以确定。4日晚上21:00,全体登山游客最终回到金河山庄,至此,登山游客被困三天两夜,有1人崴脚,4人脚部冻伤。

   相隔仅一周时间,两起因参加户外探险运动而引起的危险事故,不能不让人们为户外探险旅游的安全性思索一番,毕竟探险也好、旅游也罢,都不能以牺牲游人健康甚至生命权为代价。在此笔者为广大“驴友”们提个醒,户外运动,您可千万别把安全不当回事!

权威解读  3500米以下登山无法约束

   中国登山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无论是探险还是户外旅游,一定要把人身安全摆到首位。

   张主任介绍,目前国家对待户外登山、探险等活动已经做出了明文规定。但由于《国内登山管理办法》里的登山概念只针对海拔超过3500米以上的登山活动,3500米以下的登山活动到底属于体育运动还是旅游活动,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定。小五台山的海拔高度只有2800米,因此攀爬此类山峰的登山活动并不受《国内登山管理办法》的约束。

   为此,张主任提醒广大登山爱好者:“组织、参加登山活动应做到安全探险、安全旅游”。首先,登山队员要对打算前往的目的地情况做基本了解,尽可能多的搜集资料,并提前做好物质和个人体力方面的准备;其次,通讯、防寒等技术装备必须齐全,不能因小失大。小五台山的游客如果不是通过大功率电台接通手台,营救的困难程度将大大提高;再次,在出发之前必须有一个成型的预案,对户外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不可预知的困难要做出科学安排;最后,组织户外运动一定要通过合法渠道,明确组织者的责任关系。网上报名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负责人的资质、经验等无法保证。

   此外,笔者了解到,中国登山协会针对户外俱乐部的资质认证开展时间较长,但针对领队、指导员的认证工作还不到位。张主任透露,登山协会已经着手准备该项工作,登山领队认证在不久的将来就有望实施。

专家观点   如何降低危险系数

   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强调,登山虽然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的运动,但如果能够掌握登山的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完全可以把危险系数降低。关于登山的安全,王勇锋队长向广大山友提出以下建议:

1、登山选择合适的季节。比如四姑娘山,最适合登山的季节是每年的4-5月份;冬季因为低温雪厚,将加大攀登的难度。

2、大雪后三天内最好不要贸然上山。

3、通过雪坡及雪崩易发区域时要迅速通过;最好不要做横切。

4、一定要掌握自救的方法。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冷静处理。

北京某知名户外俱乐部一位资深“驴友”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此次攀登小五台山的“驴友”有点不自量力。他认为,队伍中有那么多新人,应选择难度系数较低的山峰,不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他介绍,对于有新人参加的户外运动,领队尤其重要,领队的判断、决策能力高低决定了所有队员的安全与活动成败。该驴友也希望借助晨报的报道提醒广大游客,参加户外活动一定要注意团队选择,尤其是领队的选择。

[align=center|left|right]

[align=center|left|righ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