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风行户外论坛』
»
『游记攻略』
» 鱼游天堂——我的西藏尼泊尔之旅3
返回列表
发帖
里黎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里黎
当前离线
UID
9256
积分
350
经验
700 点
威望
0 点
魅力
339 ℃
阅读权限
3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14
最后登录
2007-1-5
孤独浪子
帖子
38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350
威望
0 点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1-11 04:30
|
显示全部帖子
鱼游天堂——我的西藏尼泊尔之旅3
所以才那样喜欢蜷缩在玛吉阿米二楼软软的沙发上,一遍遍地翻读关于他的故事,想象他在这小黄楼中曾经的吟诗作对,欢声笑语。笔力贫弱,无以表现,更愿意引用曾缄一九三九年对这个西藏最伟大的诗人的一段评论:
"······流水落花,美人芳草,情辞悱丽,余韵欲流,于大雪中高吟一曲,将使万里寒光,融为暖气,芳菲灵异,城有令人动魄惊心者也。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西极苦寒,人歆寂灭,千佛出世,不如一诗圣诞生。世有达人,必去彼取此。"
何其幸哉,终于生活在自己期望的方式中,而不必像仓央嘉措那样在八郎学的墙上挖个便门,以便在半夜悄悄地溜出去。白天双手插在裤兜里四处闲逛,看人看街看楼看景;晚上就和旅馆里认识的新朋友们从楼下甜茶馆里花几块钱买来一温瓶的甜茶或者酥油茶,坐在走廊上聊天打屁,由此获得不少原先不知道的关于西藏的知识和人情,甚是愉快。
--------------------------------------------------------------------------------
八廓街上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玛吉阿米。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餐馆,玛吉阿米做出来的食物味道相当普通,最多给个六十分而已,吸引人走进去的,只在于它的名字所牵记的那个传说。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位期间,正是西藏政治最为敏感和复杂的时期。在他出生之前,西藏处于代表噶举教派的噶玛王朝统治时期,同时格鲁派也正在迅速崛起之中。噶玛王朝"嫉视黄教,几欲根本灭除"(《西藏民族政教史》),而雄才大略的格鲁派领袖阿旺洛桑嘉措抱着发展格鲁派,统一全西藏的目的,同正在青海地区扩展势力的和硕特蒙古部落联合,订立密约,邀请和硕特部固始汗进驻西藏,作为其在军事、政治上的支柱。依靠蒙古人的军事力量,阿旺洛桑嘉措推翻了噶玛王朝,建立了噶丹颇章王朝,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而他本人也成为了西藏至高无上的政教领袖。此后,富于政治远见的的阿旺洛桑嘉措看准了满族人将取代明王朝的地位而统治中国,于一六四二年遣使于盛京朝见皇太极,又于一六五三年亲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得到中央政府极大礼遇,并得赐封号"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由此达赖喇嘛的封号和他在西藏政教的统治地位确立下来,格鲁教派在中央政府保护和和硕特蒙古部落的支持之下,成为藏区实力最盛的教派和政治统治者。
然而和硕特蒙古部落固始汗并不甘于就此功成身退,凭借驻扎在藏地的强大兵力,他在实质上控制着噶丹颇章王朝的政权。仅仅享有十三万户赋税、安享教主尊荣地位的达赖喇嘛当然也不愿受制于人,两派势力的统治权力之争因此拉开并延续到后面的几十年并影响了无辜的六世达赖喇嘛一生。
桑杰嘉措自小在五世达赖身边长大,是他的得意门生,精明能干。一六七九年被达赖喇嘛委任为第五任第司,并宣布一切国事皆由第司主持。三年后五世达赖喇嘛辞世,桑杰嘉措顾虑到当时的政治气候,秘不发丧,但立刻悄悄选中仓央嘉措为转世灵童,以作为自己继续掌控政权,对抗蒙古汗———尤其是继达延汗,达赖汗之后掌权的拉藏汗———的筹码,直至一六九六年被康熙皇帝觉察并指责后才被迫和五世达赖死讯同时公开,并于一六九七年为仓央嘉措举行坐床典礼。
桑杰嘉措的种种举措对于保障西藏政府的权力,确保西藏地区的稳定,驱逐蒙古势力有着深远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向康熙帝密奏原委之后,"求大皇帝勿宣泄",能够得到皇帝的谅解,"上许为秘之"。并仍然亲派章嘉呼图克图入藏,迎仓央嘉措至布达拉坐床。
仓央嘉措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门隅的宇松。关于他父母的出身,有说是贫苦农民的,也有说是高僧和贵族的。他一出生即被桑杰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在十五岁之前,一直处于他的严密控制之下。坐床之后,又不幸成为桑杰嘉措和拉藏汗政治斗争的磨心,而没有掌握到实质上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年轻的所谓政教领袖唯有以风流放荡的举止来作为消极的抗议,或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真正的本我获得舒展的空间。这样的心思可以从他的诗中看出来:
"住在布达拉宫时,
是持明仓央嘉措;
在山下拉萨城时,
叫浪子宕桑旺波。" (王沂暖译)
白天的时候,仓央嘉措在桑杰嘉措的安排下师从班禅和其他经师学习佛教经典,出席佛事活动,到了夜晚,就从布达拉宫便门中悄然潜出,化名宕桑旺波,到拉萨城中与酒家女相会,凌晨又再独自返回。然而某夜大雪,留下了仓央嘉措的脚印,宫中当值执事僧初时以为是盗贼,哪知跟着脚印一看,竟然是到了仓央嘉措卧室。此事因此暴露出来。
"有腮胡的老黄狗,
心比人都伶俐。
不要告诉人我薄暮出去,
不要告诉人我破晓回来。
薄暮出去寻找爱人,
破晓下了雪了。
秘密也无用了,
足迹已印在了雪上。" (于道泉译)
事已暴露,仓央嘉措也再无顾忌,更加地我行我素起来。反对桑杰嘉措的拉藏汗拿到了把柄,于是于一七零一年上奏康熙帝,指责他行为不检,是个假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不但不以为警,反而跑到老师五世班禅驻锡的扎什伦布寺外下跪,呼天抢地宣布:
"你给我的袈裟我还给你,你加在我身上的教戒我也还给你,教主我不当了,给我自由吧!让我过普通人的生活吧!"
那大概是这个在沉重的政治气氛下难以呼吸的年轻人最大声的一次挣扎吧!看到这里,整颗心渐渐地被书中透露的强烈的悲伤和奋力的挣扎抓紧,不由得希望可以回到那个年代,为这个年轻的喇嘛做点什么,帮助他逃离那张令他窒息和死去的政治斗争的黑色的大网。
在连老师都无力约束的情况下,仓央嘉措更加公开的过他放荡不羁的生活了。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更多的情诗,在整个藏区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而哪家的女子若有幸服侍了达赖,也引以为荣,将自家的房子刷成黄色,以求区别于别人家的白色房子。玛吉阿米餐馆所在的小黄楼正是其中之一,而八廓街周围的小巷子中,也不时能找到这样颜色的建筑。
玛吉阿米是藏语的音译,在庄晶的译本中解释说,这个词并非指"没生育过的母亲"即"少女",而是指情人对自己的恩情像母亲一样,虽然她没生自己。庄晶感到难以在汉语中找到一个准确对应的词来表达,因此只好权且译作"娇娘"。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了皎洁的月亮。
娇娘的脸蛋,
浮现在我的心上。" (庄晶译)
"虽软玉似的身儿已抱惯,
却不能测知爱人心情的深浅。
只在地上画几个图形,
天上的星度却已算准。" (于道泉译)
"问问心爱的人儿,
能否做终身伴侣?
回答说:除非死别,
活着便永不分离!" (王沂暖译)
感情是炙热的奔放的,可是仓央嘉措毕竟是宗教的领袖,自小受到西藏最好的一组经师的教诲,于佛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曾经有过一系列的宗教论著。这样的矛盾关系不能不让人想要从他的诗歌中找寻出他徘徊犹豫的心理来:
"若与姑娘白头偕老,
今生就佛缘无份,
若到深山洞里去修行,
又违背了姑娘的心。"
"想她想得放不下,
如果能这样修法,
就在今生今世,
一定会成佛吧!"
"求求大德的喇嘛,
把我的心儿收去,
心儿才收回来,
又跑到姑娘那里。" (王沂暖译)
然而这样的烦恼也并不需要持续很久,因为第司桑杰嘉措和拉藏汉之间的政治斗争一直都未曾停止过,而到了一七零五年,这种斗争终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双方爆发战争,桑杰嘉措被杀。
作为被桑杰嘉措扶持起来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当然不能见容于不愿意留存一分一毫桑杰嘉措原有势力和影响的拉藏汗,这和他的风流放荡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关系,哪怕他的行为举止完全符合圣人标准,在他的这一派——虽然他只是不自觉地被卷入和分了派别——失势之后,拉藏汗也一定会找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废黜。而现在完全控制了西藏形势的拉藏汗为了巩固其地位,先是斥责仓央嘉措行为不轨,继而召开三大寺会议,意图将其废黜。然而三大寺均表示反对,为仓央嘉措辩解说他只是"迷失菩提"而已,但绝不是"伪达赖喇嘛"。
拉藏汗当然不会甘心,于是进而上奏康熙皇帝,要求"废第巴所立假达赖"。然而照康熙的意思,"朕意以众蒙古俱倾心皈向达赖喇嘛,此虽系假达赖喇嘛,而有达赖喇嘛之名,众蒙古皆服之",他尤其不希望达赖喇嘛被居心叵测的蒙古准噶尔部汗王策旺阿拉布坦迎去,"则西域蒙古皆向策旺阿拉布坦矣"。于是关于仓央嘉措之被送上京城,也出现了两种说法:"奉旨入京朝觐"和"被执献进京"。但无论是哪种,实质上也没有什么区别了,仓央嘉措都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平衡之间的一个最有价值但也是最柔弱的棋子,他的结局只能是被牺牲,别无他法。
一七零六年五月十七日,仓央嘉措被执送上京,无数信众悲泣相送,他的面前堆满了信众献奉的哈达。当走到哲蚌寺时,僧人们干脆冒死将六世达赖从蒙古人手中抢走,迎至甘丹颇章,而引致拉藏汗调兵攻打。仓央嘉措心中不忍,说"生死对我已无什么损失",而昂然步入蒙军之中,最终在一七零七年进京途中逝于青海衮噶诺尔湖,时年二十四岁。
历史故事说到这里,似乎应该嘎然而止。然而一个历史人物如果受到人们的爱戴,关于他的传说免不了就会以各种方式不断涌现,用以寄托人们对他的怀想和依恋。有人说他的放荡生活是"游戏三昧,未破戒体",也有关于他的传记说他"没有女子做伴,从来未曾睡过。虽有女子做伴,从来未有沾染"。甚至于有一首流传很广的藏族民歌这样为仓央嘉措辩解:
"不要责怪仓央嘉措,
说他曾经寻欢作乐。
如同自己需要一样,
别人也会需要那个。"
藏人仍然信奉他,崇拜他,当拉藏汗为了取代仓央嘉措的地位而拥立自己儿子益西嘉措为新的六世达赖喇嘛时,他们也拒绝承认其合法性,一七一九年,据说是仓央嘉措转世的格桑嘉措被清政府确立为七世达赖喇嘛,更让藏人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终于明白仓央嘉措关于理塘的那首诗是什么意思了——格桑嘉措正是理塘人啊!
"洁白的仙鹤,
请把双翅借我。
不到远处去飞,
只到理塘就回。"
格桑嘉措的中选,使藏人们意识到,原来仓央嘉措早就对自己的转世做出了这样的预言,这让他们更加信服六世达赖,并且,我猜想,这样的形势对于巩固和提升七世达赖在信众中的神圣地位也应该有不小的辅助作用吧!然而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时至今日,谁还会记得这么多任的达赖喇嘛长什么样子,叫什么名字呢?人们依然记得的,是仓央嘉措这些优美动人的诗歌,甚至把它们谱上了曲子来传唱。在西藏,大概没有谁不会唱这首《洁白的仙鹤》了,不管是掉光了牙齿的老太太,还是拖着鼻涕的小孩子,唱起这首歌来,那种深情的样子,仿佛在他们与仓央嘉措之间,并不曾隔着一堵厚达三百年的时间之墙。
而在种种的传说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个叫做阿旺伦珠达吉的蒙古族喇嘛所写的《仓央嘉措秘传》了。作者自称是仓央嘉措的弟子,并说,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在衮噶诺尔湖。
在这本书中,康熙皇帝并不曾下旨"执解"或"请"仓央嘉措上京。只是他派来调解拉藏汗和第司桑杰嘉措纠纷的两个使臣发现第司早在他们到达拉萨之前已然被杀,而感为难,又被拉藏汗巧言迷惑,因此听从拉藏汗,将仓央嘉措带往京城。行至青海,皇帝昭谕申饬两使者:"尔等将此教主大驾迎来,将于何处驻锡?如何供养?实乃无用之辈。"这让两使者惶惑不已,只有哀求仓央嘉措"示状仙逝,或者伪作出奔,不见踪迹",否则他们"性命休矣!"
仓央嘉措开始不愿意,斥责他们:"你们当初与拉藏王是如何策划的?照这样,我不达妙音皇帝的宫门金槛,不觐圣容,绝不回返!"但终于在到达衮噶诺尔湖时,因看到吉祥的征兆,而于夜间悄然离开,自此从政治的视野中消失。此后他的足迹曾到达蒙古、五台山、四川,然后返回西藏,又从那里去了尼泊尔和印度,后来回到蒙古,收了作者做弟子,并给作者讲述了他自当上达赖喇嘛到沦落为一个靠化缘度日的游方僧的传奇历程,从而让怀念他的人们有了一个寄托希望的载体。
这个传奇吸引别人的也许是它一次次不厌其烦描述的仓央嘉措遇到或者他本人创造的种种神迹,然而,让我感到快乐的,却是他本人自述(当然也可能是阿旺多尔济假托他的口所述),从执解他的队伍中逃出来后,路上的种种艰辛和狼狈。这个养尊处优的青年,因为从来不曾走过这样远的路,而双脚磨出了水泡,可是当路遇的商人借给他一头牦牛骑坐,却又让他被木鞍磨破了屁股。虽然艰难,但那窘迫无奈的情形却跃然纸上,而后来在西藏一座寺庙中,这个已经经历了人生大变的流浪僧人还在夜间潜入殿堂,敲击殿内乐器作乐,更显其纯真稚气的本性。
故事已经说了太多太久,仿佛浪费笔墨,然而却怎么也舍不得放弃这样一个精彩的人物,因为相较于西藏历史上其他的高僧大德,对于我这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仓央嘉措是唯一真正活生生的。此外无它。
所以才那样喜欢蜷缩在玛吉阿米二楼软软的沙发上,一遍遍地翻读关于他的故事,想象他在这小黄楼中曾经的吟诗作对,欢声笑语。笔力贫弱,无以表现,更愿意引用曾缄一九三九年对这个西藏最伟大的诗人的一段评论:
"······流水落花,美人芳草,情辞悱丽,余韵欲流,于大雪中高吟一曲,将使万里寒光,融为暖气,芳菲灵异,城有令人动魄惊心者也。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罪人,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疾首,而言情者之所归命也。西极苦寒,人歆寂灭,千佛出世,不如一诗圣诞生。世有达人,必去彼取此。"
何其幸哉,终于生活在自己期望的方式中,而不必像仓央嘉措那样在八郎学的墙上挖个便门,以便在半夜悄悄地溜出去。白天双手插在裤兜里四处闲逛,看人看街看楼看景;晚上就和旅馆里认识的新朋友们从楼下甜茶馆里花几块钱买来一温瓶的甜茶或者酥油茶,坐在走廊上聊天打屁,由此获得不少原先不知道的关于西藏的知识和人情,甚是愉快。
旅馆中有一男子,据一起喝甜茶的朋友说,在国有大型企业的小社会中出生长大,在那里面上完小学中学,又在同一城市上完大学,毕业回到那家企业。除了工作后出过几次差,基本上生命的轨迹就只在那个企业里,从来没有变更。终于在妻子怀孕后的一天,他突然感到害怕,知道孩子出生后,自己真的就只会在这个轨道上一直不变的转下去了。于是他跟妻子说,想出去走走。那个妻子——我真是佩服她的大度和冷静——二话不说就去收拾了行李。
于是他就到拉萨来了。
他说,只想让自己有一段轨道以外的生命,然后,就会重新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继续地转。
听完故事,心中暗暗庆幸,自己居然还有资格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注:
l 在西藏如有不适,大昭寺大门左侧有藏医院,是全藏研究藏医学最深入的机构,但如果习惯西医,位于拉萨城北的西藏军区总医院是最专业的,医生都毕业于军队医科大学或学院,在西藏工作经年,对于不敢尝试藏医的普通旅游者来说,会是比较能够放心的选择。
l 吉日旁的冲赛康市场无论怎么走,总是能够通到八廓街去,不用担心迷路。而且在里面可以发现很多在八廓街那种专卖旅游产品的地方找不到的真正本土的东西,比如说风干肉、古旧式样的门锁等等,甚至还能看到真正的康巴商人的袖谈,相当值得探究。
l 如果在大昭寺广场前遇到小孩子伸出手来跟你说"咕叽咕叽",不用猜了,他们这是在跟你要钱呢。最好不要给他们现金,这样会惯坏他们,如果愿意的话,带给他们一些糖果或者铅笔什么的,否则就说"敏度撒!"敏度是藏语"没有"的意思,加个语气助词"撒"会让口气稍微和缓客气些。
l 几个比较有用的藏语词汇和短语:
扎西德勒(TASHI DELEK)——吉祥如意;
工卡姆桑(GONG KAM SONG)——您好;
莫拉(MOLA)——老奶奶; 博拉(BOLA)——老爷爷;
阿妈拉(AMA LA)——大妈;
阿佳(A JAR)——大姐; 觉(JORH)——大哥;
喇嘛拉(LAMA LA)——喇嘛(尊称);
古修拉(GU SURE LA)——僧人(尊称);
贡巴(GOMPA)——寺庙;
哈库马松(HAKU MA SOON)——不懂,不明白;
恩啊哈库马松(EN-A HAKU MA SOON)——我不懂(当遇到对你说藏语的藏人时,
这是最有用的一句话了);
恩阿克让嘎布杜(EN-A KIRANG GARBOODU)——我喜欢你;
恩阿咖喱果约(EN-A CURRY GORYUE)——我要一份咖喱饭;
恩阿恰苏姆果约(EN-A CHAR SUM GORYUE)——我要酥油茶
突几其(TU JEE CHI)——谢谢;
恩阿敏娜(EN-A MIN NA)——我的名字叫;
l 在八廓街买东西,所有东西一律砍半价,即使这样,商家也已经赚了很多,千万不要担心对方会亏。不用指望这里买的东西实际价值很高,这种机会太少了,并且绝大多数的游客并不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所以不需要用大笔的钱来考验自己在这方面的运气。买藏刀的时候,注意看刀柄末端,如果有螺丝,则表明这是机器制作,如果只是一个金属的疤痕,那多半是人工打造。
l 顺着玛吉阿米旁边小巷子一直走到底,就是拉萨回民聚居区。这里有回民的市场和清真大寺,清真大寺右面不到两百米的地方有间花神酒店,对面的小巷子里旧民居二楼可以找到一家凉粉(很容易找到),据说从解放前就开始卖了,味道是我在整个西藏吃过的最好吃的一家,值得一去再去。
关于仓央嘉措的资料,可以从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中找到。这本书汇集了仓央嘉措情歌的多个英汉语翻译版本,和诸多西藏学家关于他生平和情歌的研究论文,甚至仓央嘉措弟子阿旺伦珠达吉撰写的《仓央嘉措秘传》也收录其中。
收藏
分享
如果有一天失业了,一定要congratulation一番。。。
因为又有新的开始了。。。
去丽江晒太阳吧。。。
梦幻漓江徒步、遇龙河漂流、溶洞探险、西街艳遇
返回列表
活动主版
『活动召集』
『约伴同行』
『运动场上』
『长假远行』
活动副版
『镜头故事』
『游记攻略』
『户外装备』
生活版
『风行黄页』
『茶苑水吧』
『风行原创』
『风行公益』
站务版
『站务中心』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