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965
- 主题
- 0
- 精华
- 8
- 积分
- 6819
- 威望
- 1939 点
|
开讲
讲胶片:这个题目现在有点落伍,因为现在是数码时代,胶片已经有点过时了,但摄影是从胶片发展起来的,饮水思源,所以我感觉还是讲讲,开拓一下大家的知识面,而且数码也离不开胶片原理,所以费心说说。
胶片原理:溴化银见光后化学反应成像。胶片是感光技术的体现,现在胶片上面是感光涂层了,并非单纯溴化物。这里就简单说说数码。胶片成像是化学反映,而数码成像是光电反映。数码成像是CCD MCU,电子晶体感光原,它利用特殊的晶员体在光线下导电排序的原理成像,RGB为三角排序(RGB是指三原色,红,绿,蓝),然后根据排序时电量信号强弱来形成画面还原,也就是电量强弱形成的数字信号,示波器看是波形。了解了这个原理大家很容易明白数码成像的精度没有胶片细致的原因了。所以数码讲究分辨率像素,也就是单位面积内晶员体的密度,排列线度。像素越高,分辨率越高,成像越好,现在顶级数码像素已经达到880万,可以与50负片媲美了。
介绍了数码基本知识,就回到胶片。
胶片分类:按尺寸 分为36,110,120。按成像后的方式分为:负片(我们一般说的照片,冲印后成像与视觉是反向的) 正片(也叫幻灯片,冲印后与视觉是正向的),按使用环境分为:灯光片,日光片。按成像颜色分为:黑白,彩色。按使用方式:电影胶片,普通片。(电影胶片属于彩色负片范围)。
胶片有使用期限的限制,怕过热过潮,一般保存环境为湿度《10%,温度 〈15。
胶片最为主要的指标是感光度,包括数码相机也采用这个标准。计量标准为双标准,及美国柯达公司制定的美国胶片感光度ISO,和德国DIN制标准。举例:ISO100/21度,前面为美国标准,后面为德国标准。现在常用的民用胶片感光度范围:ISO25----ISO1600。
胶片感光度是胶片对光线的灵敏度,是摄影正确暴光的依据,在摄影亮度一定的条件下,摄影暴光与胶片感光度有关。举例:大晴天,用ISO100/21胶片,一般用1/125S快门,光圈F/16,能正确暴光,色彩还原正常,如果快门速度慢,暴光过度,画面发白。但如果同样天气,使用ISO200/24胶片,达到同样正确暴光,快门速度需调整到1/250S,或光圈改为F22。但现在相机已经智能化,以上操作可以由相机自动完成(程序暴光模式),您只需要设定胶片感光度就行。无论数码还是传统相机,都有设定感光度的程序,切记!!
胶片感光度特性:
ISO美国标准按倍数增减,德国DIN按3度标准为倍数。胶片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但胶片颗粒粗,成像反差低,图象不细致。数码特性是一样的。低感光度照片清晰度高,还原图象细致,非常适合人像,风景和商品。而高感光度适合体育,新闻,夜间。
现在的胶片快慢分的标准指:ISO400,含400以下均为慢速。800和1600称为高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