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ZT)某户外发生的一起事故,总结得不错,大家引以为鉴

鹿嘴坑营救纪实。

    沿着鹿嘴坑一直朔溪而上,由于七娘山封山等原因,这条路人走得很少了,蜘蛛网较多。今天应该说天气不错,溪水不大,相对来说这次不是很滑,这条线路应该说算标准级。但是一开始湿身还是不少,在200多米时A、B分组。
    我应该算走得中等偏后段,与小li半押后。在400米左右时,听说前面有人受伤了,还以为只是普通摔伤,当大家上前查看后觉得严重,但还以为只是脱臼,以为找位专门医生队员接上就行了,于是要求伤员绝对不能动,gugu很快从她的保温壶倒出冰块冰敷。同时想到了医生B嫂。于是想通过对讲机呼,这次我不知带了多少对讲机(是不是六部),不是电池不足没用,就是故障、就是落水关机,后面统统无法呼叫到!最后只要挨着名单打手机:当B组全在盲区!最后只好赶紧派跑的快的老L、夏儿巴寻求支援。领导也特别交代把SF、DE叫过来,除了他俩体能好,野外经验也很丰富。
    一直靠gug带的冰在冰敷,由于下山的朔溪路很难走,伤员走山路最快捷下山。XC印象中可能有一条山路,于是与惊涛拍案等一起,出去寻找山路,很久大家回来告诉,没有发现附近有山路。其间其他人也忙于砍棍子做夹板。HY忙于打电话询问市里医生。
    支援SF第一个冲上来了,DE、BE、GSF、DS等也上来了,他们都一路没有任何休息的赶上来。具体验伤细节我没看到,SF一见第一句话就是:必须尽快做个担架。这时DE摸了一下骨头,心里已经明白病情(事实与后来检查一样结果),当时他当着山中月的面还是说:没事……,武林也在安慰,也许这时稳定伤员情绪与给予精神力量,对尽快下撤非常关键。
   有山友拿来很多绷带,开始为山中月做夹板与捆绑。
   当时山中月用两个夹板基本绑好,但DE过来看后说这种伤必须用三根,一定要拆除重绑,于是重新捆绑,SF的捆绑技术非常专业。此时DW在忙于砍棍子做担架:
   山中月上好夹板后,很快由SF等往山下护送,剩下的人继续在做担架:做好了gugu上去,大家抬抬感觉是否合适。
   不得不说他们的下撤速度惊人,我们后面追了很久!而且很多地方几乎无法想象怎么下去的?!终于追上去了,看到他们正在协助山中月下一块石头。
   山中月的良好体能也是下撤重要的原因:他充分的利用了两手、单腿与拐杖,省了协助山友很多力气。
   朔溪而下无法用担架,此时XC还在时刻关心着附近是否有山路,他对着线路有一定印象。在一个小路口,XC探路回来告诉可行。这无意是最好的消息!
   路越来越明显,林子越来越疏,开始使用担架加快速度。在树叶较高的地方四位肩抬:
   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得不四人手抬穿越:
   小山路非常窄并且杂草丛生掩盖了很多坑洼等,加上后面抬的山友无法看到下面路,途中看着SF一脚踏空,与山中月都落入草丛中。
   后一段山路很陡,山中月靠自己的力量惊人的下撤。
   走到大路,为了尽量减轻山中月伤情与尽快到达车子,大家仍决定抬着山中月到车子。我快点找司机,想开过来,谁知途中一辆车子横在路上卡死了,只好作罢。
   由于对讲机失灵与手机盲区,B队由于不明情况,很多队员不知我们已经从另一条队撤下,人员分为三批接应与下撤,耽误了一些时间。
   大巴直接开到蔡屋围骨科医院。
   最后衷心祝愿山中月早日康复!





   这次营救给我最大的感受:感动与难过。
   户外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户外活动,意外无处不在,我们所做的:尽可能的保证安全再安全!
   这次营救算比较顺利,回来一路上回味着这件事,感动的是:大家如此的齐心协力与互助!难过的是:作为周围营救人员,辛苦只是一时的,而受伤人的痛苦却是很长时间,有的甚至是终身的,我们无法亲身体会他们的感受!
   我真的永远不希望出现第二次这种感动的感觉:没有这份感动更说明大家一直是安全快乐的!
   我个人总结这次营救的一点心得:
  1、要多学习野外与救助(包括自救)的能力,这次众多山友的医学、野外经验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2、登山常备用品一定要带全!!!这次事件中,队里自备与山友带的药品、绷带、冰块、刀具、绳索等作用无不都充分发挥到极至,而平时都似乎从来“用不上”(也希望用不上),如果发生在天晚,头灯也是不可替代!
   我想到每次召集活动清单中强调带头灯时、雨衣、带足水等时,可总是往往发现……!!!
   3、对讲机等设备要时刻检查与保护好,作为一种工具,我们使用同时不能太强依赖感。
   这么多次活动中对讲机几乎从未出过问题,可是“下雨偏逢屋漏”,我们这次带的真可谓不少,再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时全几乎毫无作用,居然还靠人跑回申请援救、B队对我们行动一头雾水,耽误不少时间!
   这教训可谓不浅!!!要认真总结与对策方法!
  4、紧急情况下,优先护送后队的体能较差的队员先撤离,争取整个救援时间缩短与撤离。
   不过这次前后队信息不通是造成的最大麻烦,以致于B队剩下体能好的提前等待救援,体能差的看包,反而耽误了一点时间。
   5、每位队员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除了报名前选择难度的路线循序渐进的同时,活动中按自己的合适节奏尽可能不受外界影响,否则很容易产生透支有危险,有困难要即时说出!另外队员活动与言谈之间不要互相给以压力,打乱之间的节奏引发危险!
   刚参加丛林活动时,我很喜欢比猛满足自己好胜心,活动越多,特别经历浙南失败后,现在极少争猛了:有时意外无处不在。也力求不为他人打乱我的节奏。两次千米山都遇到一点麻烦,我说出并得到援助,户外讲究的永远安全第一,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体负责。
   于山中月受伤的全过程与原因,我想山中月最有体会,作为我们旁观也不明就里,山中月的体能很好,是老驴,也许只能用户外是一定危险性的体育运动解释吧。我也摔过不少次都怕了,只是我运气一直不错。
   大家互相建议与补充,但我希望这帖不要引起争论!
  上次我队大援救回顾:前年在七娘山登山,后队遭遇超大野马蜂群的攻击,受伤六人多,其中蓝星红最严重,其次小丫,对于马蜂的经验不足是彼此差异的重要原因,风暴中心的老杨反而最轻。蓝体能极好,独自以惊人速度飞奔下山找到车援救,但是到的某医院是一群超级庸医,他们居然用红花油摸上,没有其他任何建议与治疗,后来我们才找到他,赶紧转移医院治疗。但整个耽误的医疗时间对他身体伤害很大!小丫当场半晕了,我们赶紧用蛇药涂满所有伤口,并给她服蛇药并轮流背下山送医院资料,她痊愈很快。早上遭遇,印象中忙到晚上十点半离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