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风行户外论坛』
»
『约伴同行』
» 买车,到底应该听谁的?
返回列表
发帖
秋子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秋子
当前离线
UID
7896
积分
6864
经验
13727 点
威望
0 点
魅力
6401 ℃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12-5
最后登录
2008-6-14
阿修罗王
帖子
1761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6864
威望
0 点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6-2-13 05:46
|
显示全部帖子
买车,到底应该听谁的?
如今,汽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高深莫测了。别的媒体不说,光是网络,就足以剥去汽车的神秘外衣,大多数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更透彻地认识汽车、认识汽车市场,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汽车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购车选择。
不过,必须承认,普通消费者毕竟受到诸多局限,很难对汽车以及汽车市场有全面的认识,来自各方面的各种观点彼此矛盾对立,善于掌握信息的人尚且模糊片面,更何况那些很少接触媒体、很少积攒汽车知识的人了。所以,许多消费者在买车之前都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买车,到底应该听谁的?
最简单也是最懒惰的做法,是随大流。周围人买什么车的多,自己就买什么车。这样即使买错了,也因为“志同道合”者众,容易得到心理平衡。遗憾的是,这样就失去了研究车、追求车的乐趣,草率盲目缺少个性。
稍微勤快一些的人,是听经销商的。走进4S店,面对热情的面孔和不厌其烦的解说,迅速就动心,立刻就掏钱。殊不知,销售人员大都学会掌握顾客心理,尤其擅长夸大其词,只要你走到哪款车前,他(她)就能够把那款车的优点渲染得天花乱坠,同时也能把竞争车型贬得焦头烂额。于是,你很容易就鬼使神差地上了套。
再复杂一点的待购者,是走进媒体找答案。看电视听广播、翻报刊泡网络,弄得眼花缭乱,结果呢,汽车知识倒是增加不少,但也在五花八门的信息资料面前无所适从。记者的软文章越来越接近厂家的宣传单。网友论坛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林子太大群鸟杂鸣,几乎所有车型都是溢美之词与贬损诟骂并存,那火暴气氛除了让人继续坚定持币待购的信念之外,只有东施效颦地学会了指责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的本领,折腾许久,还是下不了手。
尽管如此,不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有车一族的行列吗?值得注意的是,在买车人群里,有许多犯后悔病的。我身边就有几位,短短两年多,便换了三次车,每次都损失好几万,心情也郁闷了好几遍。当然,也有许多买得很妥当很舒畅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买车时谁的都听,但谁的都不信,只相信自己的感觉。
可以听听周围车主的用车体会。他们的经验之谈往往比较直接,也比较可信,对于车的性能和稳定性都具有第一手感受,哪怕那些体会反映的是个别现象,或者主观色彩较浓,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以听听厂商的介绍。毕竟人家是专业人士,对各自车型的了解比较全面详细,尤其是技术指标与各种参数。对他们的介绍,一定要注意删除文学类的修饰成分,避免陷入有意无意的迷魂阵。对于价格,没必要在决定购买之前过多地纠缠,因为敷衍式的报价没有什么意义,只有真的准备出手,再根据横向纵向对比,去讨价还价,而且要跟管事的人谈,普通销售员是没权力压缩价格水分的。
可以听听媒体的报道。新车上市、价格变化、国内外厂商动态、权威技术测评,等等,都有助于梳理选车的思路。论坛上的车主购车心得,可以借鉴来少走弯路。侃价乃至新车装饰,都有一些很真切的帖子,是非常有意义的比照。不过,对于那些明显虚构或者太多吹捧的文字,包括某些记者撰写的不负责任的报道,却一定要警惕。
在听完来自各方的语录之后,最关键的是综合分析、权衡对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拿出最后的买车主意。你的预算、你买车的主要功用、你的价值取向、家人的意见,都是你买车的特别因素,这些,不能跟别人比。而哪些车好 哪些车不好,任何外部意见都只是个参考,关键在于是否适合你。意见归意见,主意自己拿,买车听谁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收藏
分享
原谅自己,只需一秒钟的视而不见.原谅他人,却是一辈子的放下.
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http://bbsimg.qq.com/2005/05/21/009/684.jpg
一生一次壮行、千里走西藏、一次旅游,了却一世的心愿
返回列表
『活动召集』
『镜头故事』
活动主版
『活动召集』
『约伴同行』
『运动场上』
『长假远行』
活动副版
『镜头故事』
『游记攻略』
『户外装备』
生活版
『风行黄页』
『茶苑水吧』
『风行原创』
『风行公益』
站务版
『站务中心』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