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这个贴子最后由木子在 2006/05/26 10:12am 第 1 次编辑]

  2004年的十一长假走的是三清山、婺源、黄山、景德镇这条路线,今年五一长假依然走这条线,它是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身的线路。一路在美丽旖旎的山川与悠久历史的乡村中变换着欣赏的视角和审美情趣;在短短七天中倘徉于号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和联合国命名的世界自然和历史双遗产的黄山之中,心绪为之开阔,情绪为之高昂,在增添知识的同时,一扫心中忧闷阴霾。
  由于5月6日开始失声,回深圳后忙于治疗急性咽炎、声带严重充血和附鼻窦炎;也许应了那句老话:“祸不单行”,电脑也出了不大不小的故障,无法上网。
  现在一切的烦恼都已成乌有,虽然PP发的晚了些,总算对那七天的旅程有了个交代。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当嶙峋怪异的三清山扑面而来,如同志怪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山尖狰狞刺破青天;石奇峰怪,好象进入神奇的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队伍中的绝大多数人,登阶而上,并在限定时间内游完东海、西海两个峡谷栈道及其它景点。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前年到三清山,山清水秀人间仙境;这次山青谷翠入眼依旧可爱,穿隙越涧的山泉水却大变了,从山上的宾馆排出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山势汇入泉流,乳白色熏臭的污水到半山腰经山石沙砾的过滤才还了原来的颜色。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虽是第三次到婺源,依然被它朴实无华、略带凄美的风格所感动。白墙、黛瓦、翘沿的骑马墙在绿树和方块阡陌的衬托下,显得恬静幽远;如果没有众多游人,走在婺源村落的青石板小巷里,站在积蕴了历史往事的天井旁,凝视一缕阳光中轻舞飞扬的尘埃,一种时空倒错、天人交会的感觉让你忘记时间的流逝和一切烦恼。
彩虹桥游人如织,水中跳石蒸热难耐。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与我们同行的两位英国夫妇。他们在车上的自我介绍和出的节目,我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仍然为他们起劲的鼓掌,毕竟我们一路同行。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水面中的屋村和绿树是每个到婺源来的人的必拍。画面中的民居渐旧渐颓物是人非,乡村里的变化确不大。我们是画外人,可以冥想,可以欣赏,意境延伸很远;而画中人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向黄土背朝天,祖辈固守无可逃匿,能跳出去做了局外人毕竟是少数......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变色的木板墙,几株绿色,旧时红木座椅透出几分古意和逝去的尊贵,原来的主人已经羽化。原来MM闲闲静静落座,淡淡的笑容,给这古旧的宅子带来些许新鲜的气息。原来MM一路的不争不怒宽容坚忍的心态让我感佩!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冰山雪莲MM拘谨腼腆,虽然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硬是坚持完成了三清山东西峡谷和黄山西海大峡谷的穿越。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她获益良多感慨多多。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窄窗、马头墙是其表象,室内的木雕、石雕、砖雕在不大的空间和平面精雕细琢,美仑美奂,屋主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将雕刻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旧时商人地位的低下(士农工商,商排在未),他们只能在不事声张的情况下,在室内的雕刻装饰上煞费苦心地大作文章。了却他们无法了却的心愿。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那天是个艳阳天,晃晃的日头耀的人睁不开眼,本来两人迎面侧身的窄巷,挤站着来自陕西东北和新疆的三位阳光MM,与阴暗斑驳又布满绿藓的墙壁形成鲜明的对照;婺源的历史、中国徽派的历史静静地在她们周围弥漫着。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清冷的夜晚,月光惨淡,诗人的思绪乱而无章,诗思窄仄无法宣泄,站在潮湿阴暗的天井,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是诗人心境真实的写照,而这诗句也永远镌刻在故宅的两根柱子上了。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MACKY和他的加1。MACKY在黄山独自背着包在不到2小时的时间里走完西海大峡谷,而MACKY+1是和我走的常规路线。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思溪的“百寿图”为阳刻,在门扇腰部窗棂之下。不同字型的“寿”,是屋主人求寿心态的变异,也是“三雕”工艺中的精品。雕刻工艺的登峰造极,也是徽商走向没落的开始。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夜宿“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李坑张帜着艳艳的红灯笼,有喜迎远道客人的意味,也有好日子红红火火的意寓,水中映出灯笼的倒影,微微波动,笑意盈盈。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拂晓朦胧的山,古旧的墙和不示声张的翘檐,一层蓝灰色的纱雾笼罩了天地;村落里的鸡早早唤醒了我,一种久违的只有在农村才有的感觉慢慢在身体里扩散,“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蕴在李坑、在我心中渐渐升腾。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日出在小溪和不高的山上展开,安宁、静谧中却蕴藏着无穷力量,小小的村落开始了千百年轮回新的一天。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在不高的小山上看日益商业化的李坑,日益颓旧失于保护的李坑;李坑美,婺源美,是昔日的美丽,是一种无奈而凄凉的美丽。早起的乡民和游客穿梭在一边是水一边是屋的石板路上,乡民重复着他们不变的生活,对游客讲述着曾经的辉煌和不再的过去;而我们将奔向另一个景点。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坐在美人靠的”驴“友。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汪口的俞氏宗祠是婺源木雕的集大成之地,也是我们集体照唯一的地点。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水墨黄山。
黄山清晨2点狂风大作,我们已经到达售票处,4点风渐小,缆车开动,山上云雾弥漫,由
于风再起,我们曾在空中做短暂滞留;中午豪雨骤至,冒雨下山,雨略小,2.5小时的路让我们从外湿到里。但在雨雾中我们看到水墨画般的黄山。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花儿与松。虽然黄山上风凄雨斜雾走云飞,这里却有不同景致,松和盛开的花展示着不一样的美丽。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黄山上云遮雾笼,景物朦胧时隐时现,近浓远淡似中国水墨画的境界,水濡墨染浓淡写意,影忽粘连意境深远如在梦境,景物深浅肥瘦浑茫没了分界,是另一番情趣。
   前年在黄山,阳光明媚山清松明,认识了黄山的秀美;这次的黄山多了些朦胧和神秘,是另样的黄山。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探海松---始信峰顶。通往始信峰顶的路封闭着,在迷迷云雾偶尔被吹散的瞬间,悬崖上的松正在极力向下探,无奈岩石与根结合的太牢固了。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左:笔架峰 右:梦笔生花。笔与笔架的隔谷对应,我们只能感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功。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拉近---梦笔生花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瞬间露出的竹笋峰。在梦境中情景,虚幻的境界。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连理松。根部和主干同一,在主干两米处分叉生长,成了两棵松。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朦胧不可及的松。雾中的黄山,有着中国水墨画的深远意境,迷朦、洇染、离散、幽深...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竖琴松。竖琴是西洋乐器的一种,黄山上的这棵松虽不能弹奏,但形似。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走马观花的宏村。门票80元的宏村,我们只是在门口徘徊照了些像就离开了。徽派建筑看的多了,审美疲劳了;村落背山面水绿树遮蔽,那份美丽会久久留驻心中。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成就了景德镇的是几百年的烧窑业,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眷顾更推动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TOP

凄美婺源     水墨黄山

结束语:
  四十多人、由四个论坛组合的队伍在五一长假,经三清山、婺源、黄山、景德镇安全回到深圳,全靠每一个参加者的合作、团结、努力、协作和谅解而完成。
  回到深圳后,5月13日的看片会,每个人仍怀念逝去的旅程和旅程中的情谊及无法忘怀的故事。
  我非常想念那段日子,感念那些帮我助我的XDJM;虽然有些人的名字我都无法记住,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却不能泯灭!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