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7 12:59pm 第 1 次编辑]

   每次长假都要出行,每次回来总有点怅然。出行前一周在准备,回来后一周还在收拾。行囊如此,心情,亦如此!
   想念的是一种心情吧!背上包,我心飞翔。仿佛看见自己生了翅膀,两臂向后大大的张开,身体后仰成柔和的弧线。闭眼,迎接扑面的风和微岚细雨。此时灵魂该出壳了,身体渐渐化为颗粒消失在透明里,天在那里地又是什么呢,连没有也没有了。。。。
   语言是如此的贫乏苍白,我的心,不需要任何表述。。。。。和尚,和尚了。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4 04:21pm 第 3 次编辑]

   #乌龟恋上鸡#(((应骚肿的强烈愿望,此张pp删除,痛心啊疾首啊)))
   
   带着大包上了最后一天的班,在同事诧异的目光中踏上旅程。虽然某些同志赶火车的路上有些插曲,但总算阿弥陀佛,大伙只是受了一下“精”而已,在斗地主的欢笑中轰隆轰隆的火车快开了。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0:56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百年好合#

   下了火车,已是次日的中午。竟然提前了十几分钟,一把年级了,还是头一回。
三哥候在出口,张开双臂迎接我们。
   我们分了三部车,向着沿河,鱼贯而行。青山绿水初见端倪,远地长空历历在目。
   过了一县又一村,十一是个好日子。婚娶的车辆接二连三,宴席的场面此起彼伏。跃跃欲试的心情便开始沸腾了,忍不住下得车来,走了进去。老乡很热情,进门就是客。菜一碗一碗的传出来,笑一波一波的闹开去。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03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4 10:50am 第 1 次编辑]

   不知不觉,日子西沉,晚霞抹了天空一脸,天空羞涩的闭上了眼。车子翻山越岭,忽上急下,在靠近沿河的最后一个山顶上嘎然而止――This is 传说中三叶虫化石的发现地啦!那是一个斜坡,为防止山泥倾斜浇灌了水泥。水泥层在土坡上剥离可破,化石就在其中,触手可及无需深挖。
   到达沿河县城,天真就黑了下来。县领导盛情款待,推杯换盏互诉别意。菜肴并不奢华,却透着实诚,是地道的农家菜。
   红扑扑的辣椒包着白雪雪的糯米,鼓宝宝的躺在菜碟里,等待我的大口--好辣呀!鸡蛋炒西红柿,全世界女人都会炒的菜,这里吃起来分外的美,有总属于鸡蛋的城市里却吃不出来的味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土~鸡蛋吧;乌江鱼分了两锅,辣淡各半,味道竟不如城里的鲜美。城里总吃农家菜,真的农家菜并不是那么美味,他只属于当地人的口味,材料确实鲜美,但做法我不是很接受。
   王家卫的电影里说过,小时候总想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长大了,发现,原来山的后面还是山。。。。。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0:57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4 11:23am 第 1 次编辑]

     #门前一棵竹#
   
   一宿无话转眼天光,为看傩戏我们来到中界乡罗家村,离县城半小时的路程。村里的房子已经很新了,用灰色的泥砖砌成,整齐而干净。配合着秋收后金黄的稻杆和各式农活,还是透着朴实的农家气息。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04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随地小便罚款三毛#

   路边两个抵迪正在玩空气,估计是和尚太帅了,走到面前,其中一个竟然看呆了,没有任何征兆的随地小了一便,可惜没拍到,地都湿了。看看这痴迷的小眼睛里藏着多少仰慕之情啊,还是个光头~缘分呐啊~~~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0:59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农具几件#  

   在村里走着瞧,瞧着走。后院放着几件农具,石磨,转磨的杆和人力捣碎机。石磨是轮回、杆代表和谐、捣碎机就是毁灭了,,,我忽然如是想。
   大道蕴藏在天地间每个角落,你能否看见?我常常想着,亲历真谛,可,佛不语。。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0:59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天缘寺#   

   罗家村住着土家族,离村不远的高岗上有个庙,庙内随山势分上中下三阶建筑。推门,而入下层,是厢房若干,已经荒废,成了养鸡的圈。木门半掩,地上铺满了稻草和粪便;拾阶而上,进入中层大厅。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06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正面供着个菩萨,泥塑彩身,头批红纸,双手抱圆置与腹部。抬头望顶,大厅的梁上隐约写着雍正年间制成的字样。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08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7 12:59pm 第 1 次编辑]
菩萨的右侧有个小供奉,类似龙王,估计是祈求风调雨顺的吧。没有了霸气,反添了几份可怜兮兮的样子。仿佛他跟老百姓是一边的!经过龙王,有个小门,折行数步,又是一段台阶,再上,就是内厅了。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10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6 10:47pm 第 1 次编辑]

站在内厅的台阶上回首远望,青山一带烟雾缥缈。我想500年前的主持当有此一望,欲望和贪婪,缭绕了我们的眼睛。仿若当年的菩提树,主持悟道了;500年后的我,经过这里,只是过客。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10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内厅菩萨众多,有玉皇大帝、观音、燃灯菩萨和十八罗汉。玉皇大帝的右边是送子观音,左面好像是王母娘娘吧。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14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15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也许是土家文化有别与汉族吧,这些小罗汉都是木雕,做工其实挺粗糙,但怎么看怎么透着虔诚和认真,小小的木雕上聚集着几十代人的灵魂和思想,经过岁月的东西便有了仙气,散发着远古的幽幽。希望不会在某个拍卖会上看到这些木雕,就让他们永远站在这里,静看天地吧。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16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是右边的十八罗汉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4 10:12pm 第 1 次编辑]

也许是土家文化有别与汉族吧,这些小罗汉都是木雕,做工其实挺粗糙,但怎么看怎么透着虔诚和认真,小小的木雕上聚集着几十代人的灵魂和思想,经过岁月的东西便有了仙气,散发着远古的幽幽。希望不会在某个拍卖会上看到这些木雕,就让他们永远站在这里,静观天地。。。。。阿弥陀佛!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7 01:04pm 第 2 次编辑]

     #燃灯菩萨#

   庙真的很特别,从精神上来说,土家族大概没有菩萨吧!汉人尚佛,便有了蓝本,便加入自己的想像,便有了这么拙朴而虔诚的土家菩萨;从物质上来说,人要活命庙也要生存。面对无产阶级专政,那就挂五角星吧!那就上标语!
   你看看,这像寺庙嘛!基本跟下面的土家农屋没有两样。对啊,众生皆佛,理解得多透彻啊;你再看看这些标语,济公也可酒肉穿肠,我画着无神论又怎么不可普渡众生?
   也许智慧当是如此吧,色即是空而空就是色了!
   哦,This is 燃灯菩萨,据说祈求者点亮对应自己身体不适的部位,可保健康。没有一点威严和尊贵,却默默的渡着你的福!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46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庙里没有和尚,半荒半废,却香火缭绕,皆因一位老大娘。没有出家,却心向诸佛。虔诚得如喝茶吃饭那般自然,智慧得像个俗人。出了庙门,数步之遥又见一佛,样子甚是凶狠,脚踩猛虎手握弓箭,有拦路阻吓之意。
   我想,这是寺庙的守护者,从尘世来入我佛中,当头一棒喝,惊醒梦中人!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47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7 01:06pm 第 1 次编辑]

   有人问我:灵魂和身体分开后,该何去何从?
   我说:身体归于尘土,灵魂归于另个世界。那个世界不需要身体。所以没有欲望。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50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和尚在 2006/10/17 01:08pm 第 1 次编辑]

   从天缘寺出来,来到地势低洼处,有一小谷,内有小溪潺潺。其实不美,但清水芙蓉碧玉无琢,有些冷清的样子却吹着静谧的风,满地落叶让我忘却俗事。。。。。。。心往下落,意随风飘!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49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山里的猪是幸福的,准点上床按时吃喝,饭菜没有添加剂,到岁数才奉献,不怪得唇红齿白脸色粉嫩。对于猪,这就是天堂了。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8 11:48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跟猪聊着这会儿,大家已去了土家傩堂戏。也不知具体方位,我紧步向前,边跑边问。村民都笑笑的看着我,仿佛她们自家的孩子,调皮又淘气。经过菜地一片,一位大娘正弯腰劳作,临时抓拍一张。老人脸色红润,态度祥和,背有些驼,却精神熠熠,提着大桶浇着农家肥。我叫了声老人家你好,她腼腆而善良的笑着。我们都知道,新鲜的空气、清淡的饮食、简单的生活就是她们健康的源泉,怎么就做不到呢。我又问自己了。只好说惭愧惭愧了!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11 22:44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猪圈#
   这是猪圈,两家的猪挨着,彼此单门独户,与人分居,应该说很豪华了。农家生计两条腿,种庄稼养牲口。都是老实巴交的生命:温顺的羊、憨厚的牛、勤劳的鸡和可爱的猪。。。。。到头还是一刀。
   我们不挨刀,如果你不去争;我们也有一死,这跟刀无关。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11 22:43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一路可见,收割后的稻杆已经枯黄,就着树干,或村头或田间或依墙或近屋,一垛一垛的。相信很多年后,脑海里的农村又多了一幅画面,金黄和丰收的秋天。我们眼里的风景,是农民灶下的干柴,这东西用来引火,效果奇佳。其他用途也甚广:打沙袋、垫猪圈、铺房顶、结绳索。。。。。
   天生万物,不可糟蹋啊。。。。我真这么想也在这么做,一个智慧的人,首先是一个向善的人,当然是一个环保节约的人。。。。。。人要有颗敬畏的心!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随手拍下的一间棚屋的地柱,很不隆重的雕刻着简单的纹路,毫不炫目却让人过目不往。
   这里似乎只是堆放着草料,二层横板数条,置放着棺材一口,主人早早预备了。
   为健在的亲人预备棺木,是一种什么心情;为自己呢,你能面对吗。
   也许遥远的人们,容易看透吧!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15 09:28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相当有风格,寓意鲤鱼跳龙门。纯木架榫卯搭建,有致而不错乱,方正而不呆板。岁月的风霜深深的烙刻在每根木件上,却抹不去其灵动欲飞的感觉。
爬满的南瓜藤,更替着一岁又一年。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15 09:27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原创]那年十一.走过乌江

浅布青苔的枯柱,仿佛长成了青青小树,与被侵蚀的局部雕刻产生强烈对比。
时间不可逆,心情可以纵情。
老人的黑色染发,是如此的让人别扭。。。。。。


[ 本帖最后由 不和尚 于 2007-4-15 09:26 编辑 ]
庙里面闲,山下又烦
闲了找点烦,烦了躲进来
两可间,我们死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