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64
- 主题
- 1
- 精华
- 1
- 积分
- 188
- 威望
- 160 点
|
当我们谈论旅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旅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看着同伴们回来后纷纷开始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心里总想写些什么,但却无从下手。其实之前零零散散地写了一些思绪片段,但总是不满意,却不知道自己不满意什么。
流水帐的记录,或风光片的记录,应该不会写了,也不会写旅途记趣之类的,顶多就是借旅行之名,顾左右而言他,西藏或旅行,只是外壳。这几年慢慢开始觉得:风景不在路上,而是在心里。带眼睛比带相机去旅行更重要;用什么心情去旅行比去什么地方更重要,和谁去旅行比也去什么地方更重要。旅途中的种种一切,其实大多可以一笔略过,剩下的只是主观的感受和心情而已。或许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才是旅行的真正收获。
这次旅行,事前既没做任何准备。本来打算好好研读几本有关西藏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书,特别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藏传佛教方面的书,结果一本都没看。懒惰的结果就是只剩下走马观花的拍照留念,表面上它不曾留下什么。但是,我却隐约知道,事实上它的确已经留了一些什么,一些表面模糊但实际上却会永久地烙印在你心里的痕迹,一些会唤醒内心深处的记忆,会一直留在我的血液里。
回来之后的几天,走路时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因为心里开始疑惑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走这么快?我们是否走得太快,以至忘了抬头看一下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回来后大家纷纷都重新发现,原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没有蓝天白云,或者十分地缺少蓝天白云,这个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平凡、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喜欢看白云,是因为每次看到白云,都感觉它们好象静止在那里,好象一直以来就是停留在那里。时间仿佛静止了。每每看到蓝天衬托下的白云,都会让人心生安祥。
在蓝天下生活的藏民,生活在高原缺氧的地方,尽管环境恶劣,但发现大多数藏民却是过得十分自由自在。为什么呢? 我们呢?
什么都可以没有,不能没有旅行
这次旅行给我留下了什么呢?除了欢乐和艰辛。
年青时曾经有过许多的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以前读书时曾拼命打工挣钱去丝绸之路旅行,一站站地坐车,一站站地停留和离开,但现在反而有点望而却步。是因为我们早已在平凡而安逸的生活中失去了挑战自己的勇气? 还是自以为根本不需要去接受挑战?或者,缺乏勇气和不能面对这两者其实是孪生兄弟,不过一念之差。
记得以前出门,并没有什么旅行指南,更没有什么景点攻略,有的只是心中一个大概的路线和方向,以及心中的一股勇气和冲劲。踏上一趟趟的火车和汽车。这次沿路看到很多骑自行车去西藏的骑车者,更看到很多徒步或磕长头去拉萨的。是什么让他们不远万里去实现心中的梦想?有人说是宗教,这对藏民来说是其中之一吧,那么对于骑车者呢?我想,植根于他们心中的应该还有一种牢牢的信仰,一种不灭的梦想――心中总想希望做些什么、实现一些什么。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理念和梦想。就如登山者登山的原因是“因为山在那里”,其实登到顶峰上只是一瞬间的时间,但我们追寻的却是那个过程,快乐并痛着。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却更为重要。
早上起来刷牙,拧开水龙头,清水白哗哗地流出,不由得怔了一下。从房间到卫生间只是几步距离,但回忆起旅途中每天都要从房间跑到外面寒冷的户外刷牙洗脸,相比起来我们日常的生活简直是太舒适太方便了。另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物质过剩的时代,但却仍然不断地消耗着多余的物质和欲望。
自己平日每天做的,不过是为了让某家公司的产品多卖一点,或打败另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想办法让人们怎样多喝一点汽水、多喝一点啤酒。这是我们需要过的生活吗?但事实上这的确是我们每天过的生活,平凡、平庸、毫无创造性与真正价值,但是却可以不是我们要过的生活。
看见别人,照见自己。这大概才是旅途中真正的风景。
===================================
这一两年烦燥和思维退化的结果,便是再也无法平静下来思考,再不能好好静下来去聆听外部世界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声音。于是,便成了这面这段记录思绪的杂乱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