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帖由 S小鸡 于 2008-9-8 23:12 发表
[quote]原帖由 王立文 于 2008-9-8 23:09 发表
这张抓拍的不错,嘿嘿!有点味道!
http://www.szfx.net/bbs/attachment.php?aid=77854¬humb=yes

海豚: ...

原来是s老黑这个坏蛋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哦,给你们留个作业哈哈,第一个2问都猜中者也有礼物哟,请问“这2个人是谁?干什么去了?”
0908-14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谢谢各位的耐心等待,俺们喝了点小二,晕乎乎乐悠悠的来直播了

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第十天

99

敦煌的一天

早上,我们各自行动
LDD为了迎接细雨的到来,去做了美容理了发,右前轴承有点声音,检查了车辆,如果能在敦煌弄最好,如果不行的到乌市保养检修也没问题,
舞韵和花香去买了好吃杏桃,李子,圣女果、杏干。。。。。。。
海豚在上网嘿嘿

先上一张代表敦煌莫高窟的照片开篇  ,后面有一个系列
85  火炬手――晚唐
DSC_4529.jpg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10-25 21:50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中午吃饭之前遇到了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情,长这么大我们第一次遇见一个像驴一样的服务员,缺乏诚信、态度恶劣,酒店设施也一般,印象及其不好,在此爆一下光,提醒以后要来敦煌的朋友注意,不要住这家酒店――位于敦煌工会大厦边上的假日大酒店

0909-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那就同时推荐一下工会大厦吧,这里着实不错,价格公道、干净、非常好

0909-22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午餐过后,我们开始前往莫高窟,先了解一下敦煌吧


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0909-10_nEO_IMG.jpg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历经了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景观。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覆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9-9 22:06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当然是此行的重点,先简单看一下摘录,有了了解,也好和我们一起莫高窟之旅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它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
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
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0909-9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到了莫高窟我们先四处转了转,游人如痴。。。。。。

0909-3_nEO_IMG.jpg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9-9 22:44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们在边缘转,尽可能的离人群远些 ,白桦树在石窟的前面,仿佛一双双眼睛见证着这个历经风雨的文化宝藏!!
图片由LDD拍摄
0909-21LDD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0909-7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下面就上一些我们拍到的画面,并记录了年代和画面的名称(舞韵帮忙记录



179  童子倒立――盛唐



DSC_4483_nEO_IMG.jpg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9-9 22:45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156  伎――晚唐(樟字不确定,感觉原来那个字是木字旁加一个章字)
DSC_448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79
折腰童子――盛唐

DSC_4486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90  射箭――北周

DSC_4487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61伎――五代

DSC_4489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57
飞天――北魏

DSC_449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49
倒立――西魏

DSC_4492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61  擎钟――五代

DSC_449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79
习武童子――盛唐

DSC_4497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90  摔跤――北周

DSC_450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79  顶盘童子――盛唐

DSC_4503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DSC_4513_nEO_IMG.jpg 249
射箭――西魏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61  左右开弓――五代

DSC_451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454  对弈――宋

DSC_4516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72   伎――五代

DSC_4517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49  投枪――西魏

DSC_4523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61  练剑

DSC_4524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217  童子叠罗汉

DSC_452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61  马伎――五代
DSC_4527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炽热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许正是这种激情,才孕育出壁画中那样张扬的想象力量吧!
他们就在这里。。。。。。
0909-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由于光线的原因,我们明早还会再来,先留个影
0909-1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博物馆
0909-14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离开的路,莫高窟,明早见
0909-19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0909-20_nEO_IMG.jpg

一股拉白烟的故事

下午1820分,离开莫高窟的路上,LDD发现天空滑过一道白烟,大家一看,原来是风行CEO喝了燃料,踩着滑板,咬牙切齿嘴里叼着烟,撅着屁股拉着白烟,裸飞在莫高窟上空,降落在西北方向272
舞韵:花香穿着泳衣,在莫高窟,摆着飞天女神的动作,迎接风行CEO的到来
海豚:有经纬度吗?
LDDCEO那么聪明,有哪个272度就够了,况且还有花香摆着飞天姿势迎接呢
花香:活动取消,我要回家
海豚:原来风行CEO是来接花香的
舞韵:刚好两道白烟飞回家
海豚:你看我们又拍照又配文字容易嘛
LDD:就为了这2头猪
。。。。。。
0909-23hx_nEO_IMG.jpg
飞天图片由花香亲自提供哈哈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0909-18_nEO_IMG.jpg

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今天的直播吧哈哈
明天我们早上去拍摄莫高窟,然后前往哈密。。。。。
新疆,我们到了。。。。。。。

99号财务(敦煌)
餐:181.9
宿:120(工会大厦)
小计:301.9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原帖由 细雨花飞 于 2008-9-9 22:42 发表
哈哈哈,原来舞韵的偶像,疯行的CEO,一天拉两次的,都是拉的白烟儿啊??

西北冷呀,穿泳衣飞天,难为香猪了~

都是锅贴手,香猪晕倒!!
细雨,我们热切的等你来呢
大家都洗洗睡吧,我们也去休息了

最后放上晚餐嘿嘿
0908-b1_nEO_IMG.jpg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9-9 22:52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NND,俺们进疆了。。。。。。

11

910号,教师节快乐!

行程:10 敦煌――215国道――柳园――星星峡――哈密16

行使:560公里

8点,我们再次前往莫高窟,光影下的莫高窟,更显神秘悠远。。。。。。



0910-4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 0910-2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损伤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0910-20_nEO_IMG.jpg

[ 本帖最后由 阳光下的海豚 于 2008-9-10 22:44 编辑 ]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罗布泊南的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敦煌。当听说莫高窟发现了藏经洞后,他找到王圆箓,表示愿意帮助兴修道观,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许进入藏经洞拣选文书,他最终只用了200两银两,便换取了24箱写本和5箱其他艺术品带走。
0910-2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近年来由于该馆对中国文物的保护不力甚至遭致失窃,因而受到不少指责。
0910-22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1908年,精通汉学的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发现古代写本后,立即从迪化赶到敦煌。他在洞中拣选了三星期,最终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煌文书,后来大都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0910-23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1909年,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学者出示了几本敦煌珍本,这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他们向清朝学部上书,要求甘肃和敦煌地方政府马上清点藏经洞文献,并运送进京。清廷指定由甘肃布政使何彦升负责押运。但在清点前,王圆箓便已将一部分文物藏了起来,押运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彦升和他的亲友们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00年发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献,最终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师图书馆,现均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0910-24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对于流失在中国民间的敦煌文献,有一部分后来被收藏者转卖给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归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但更多的已难以查找。王圆箓藏匿起来的写本,除了卖给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11年和1912年卖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罗斯佛学家奥尔登堡对已经搬空的藏经洞进行了挖掘,又获得了一万多件文物碎片,目前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
0910-9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1940年代,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0910-10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在一个没有很多游客的早上,我们漫步在这里,静静的倾听她的声音,感受她的气息,和她一起回忆那跌宕起伏的岁月。。。。。。
0910-11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由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壁画会产生潜在性地破坏,近年造访莫高窟人数增加,因此对日常参观人数加以限制。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0910-12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信步走进这里,了解敦煌的历史,莫高窟的历史,万种感叹上心头。。。。。

敦煌千古事,苦乐谁心知?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

0910-18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斑驳的树影似乎都记录着沧桑。。。。。。。
0910-25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这是曾经用来记录敦煌历史,最早使用的胶片机
0910-19_nEO_IMG.jpg
无故加之不怒  骤然临之不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