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风行的第一次自驾----梅岭赏梅
这次公社的自驾召集帖,
火爆到了要婉拒后面的三辆车报名!这在风行从未有过,希望乘此良机,重整自驾版,把这项深受欢迎的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如果觉得梅花值得去一看,
大家下周还有机会:
以下文字介绍引用王立文的下周召集帖, 望大家继续踊跃报名!
http://www.szfx.net/bbs/viewthread.php?tid=25355&extra=page%3D1
梅关——梅岭,这个美丽而有诗意的名字,蕴含着多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提起梅岭,人们自然地会联系到梅岭古道、梅关楼、庾岭寒梅;也会联系到张九龄、张九龄夫人庙等;亦会联系到陈毅等革命者。梅岭距南雄市区约30公里。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
“岭南第一关”——梅关,设在梅岭上,被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宋时立关于梅岭上,并刻有“梅关”二字,遂称梅关。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坐落在南雄县城约30公里梅岭顶 部,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合岭路,为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
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建,路基宽约5米。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关南北遍植梅树,
每至寒冬,梅花盛开,香盈雪径。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适应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张九龄又奉诏另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时间,开通了一条宽1丈,长30华 里,两旁广植松梅的大道。现存的梅关古道约8公里,路面铺砌青石的鹅卵石。
古道上,梅岭是粤赣交界的一个隘口,秦时在此设关,叫梅关。梅关是南岭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关上耸立的关楼,为北宋时筑。关楼拱门两面嵌石刻,北为"南粤雄关",南为"岭南第一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此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现在,当年陈毅活动过的地方,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寒冬腊月,满岭梅花盛开,是沿古道观赏粤赣两省风光的大好时节。
由于部分人员要赶时间上班,
行程略有调整,
希望1、3、6号车把更多的PP发上来让大家欣赏,老黑的多次前后穿插拍摄招牌录像,极富自驾特色的动感,更是值得期待。
先上一张集体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