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清晨8:20分花都机场起飞,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这是生平坐得最长时间的航程了。出了机场,久违的秋风凉凉的吹在脸上,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提前约好的司机师傅带我们去品尝新疆菜,那真是一种享受啊,拌面、羊肉,现在想想还流口水。提前一天到达的朋友上午去了吐鲁番,见面后就和我们大吐苦水,叙述吐鲁番如何如何不好玩,其实在之前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已经略有听闻,不过听他们说得简直有些吓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最终都没有再去吐鲁番。加满油、检查完车辆之后我们踏上了北征的旅途……
Day 2
本来想着第二天一早去五彩湾拍日出的,但是夜晚的寒冷让所有人都贪恋温暖的被窝,一直到了七点一刻,才陆续起床,度假村屋顶的平台是观看日出最合适的地方,新疆的当地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差不多两个小时,早上快八点才日出,晚上七点多才日落,而且新疆人的作息时间亦是如此,第一天我们去吃饭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但是到处饭店都是吃饭的人,许多维族的饭馆干脆就把时钟调慢两个小时。
Day 3
清早起床体验到了北疆的寒冷,布尔津很多早餐档,5块钱任吃但不能打包,粥、玉米糊糊、花卷、油饼、小菜,见到旁边还有一间卖杭州小笼包的店,买了三十个大肉馅(猪肉馅,清真地区不叫猪肉)的包子,可能是几天都没吃好,早餐我吃了十三个包子,三个鸡蛋还有两碗粥,要是把我的肉包成包子,估计也是大肉馅的。吃早餐的时候司机师傅遇到了一个朋友,说也是去喀纳斯的,建议我们和他们同行,商量一番后大家决定调整路线。
Day 4
由于好久没睡睡袋了,所以有些不习惯,晚上还居然热醒了。早上六点钟起夜的时候发现天空的星星不见了,知道拍不成日出,于是睡到八点钟才起床。可能是头天早餐吃多了,看着大家吃早藏,我一个人偷偷跑去村里转转,拍拍。临街的木屋基本都是做生意的,旅店和饭店,不时有马儿从身边奔过,100元到喀纳斯,村口有块石碑,上书“白哈巴村-西北第一村”,九点钟以后有村妇专门在碑边收钱,据说碑是她家立的,商业化究竟要毁掉多少纯朴与美丽……
Day 5
由于前几天饮食的差异以及天气的寒冷,整个人有些迷迷糊糊的,感觉不舒服,经过布尔津的休整,大家都精神了许多。从昨天回来的路又折回到贾登峪的岔路口,刚拐向禾木,清醒的我震惊了,那种金黄、墨绿、火红相间的秋色使我的眼睛始终都没有离开相机的取景器,一路上山坡、草原、木屋还有远处的雪山,使从小在东北长大、很清楚秋天颜色的我都无法按捺心中的激动与兴奋。
Day 7
整个晚上都听见窗外狂风的呼啸,天气异常干燥,在南方住久的我们有些不适应。清早,同行老汤的表哥带我们去看了克拉玛依的黑油山,黑油山因原油长年外溢结成一群沥青丘,这群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已沉睡上亿年。由于地壳变动,岩石产生断裂破碎,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岩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石油中轻质部分挥发,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黑油山,由于周围荒凉的恶劣环境,千百年来它不被人们重视。直到解放前,一位叫塞里木巴依的维吾尔老人,第一次扣响了黑油山大门,他在山旁搭了个地窝子,在集油洼地捞取原油,骑毛驴往返于乌苏与黑油山间,用黑色的油换取生活用品,当地人用此原油点灯,膏车轴等。“克拉玛依”维吾尔语为“黑油”。
Day 8
那拉提草原的草在八月份就已经开始枯黄,十月初基本是看不到绿油油的草场,更别提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了”,因此对第八天的行程,我曾经有些反对,甚至有些想在伊宁游玩一天的打算,不过莫名其妙一早还是早早的起床,一起驱车前往那拉提。从伊宁出来之时,天空已是在飘雨,进入新源县境内后,我发现落在车窗上的已不是雨水,而是雪,这是我来到深圳六年来第一次见到下雪,也使得我心中暗暗的有些兴奋。
Day 9
还有两天行程就结束了,意味着开始返程了。清晨逛逛伊宁的大清真寺,惠远古城的伊犁将军府,便直奔西北最早、最大的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霍尔果斯位于距伊宁市42公里的霍城县境内,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它是新疆与中亚各国通商的重要口岸,与红其拉甫、阿拉山口并列为新疆向第三国人开放的三大口岸。近年来,许多旅游者都从霍尔果斯出入境,这里的边贸也发展得较活跃。站在霍尔果斯边防站大门口眺望哈萨克斯坦,惟见大地苍凉,远树迷蒙,雪山皑皑,天地一片寂静,感觉很不错。霍尔果斯口岸附近的商贸城有许多制作精巧的俄罗斯匕首、望远镜、红金饰品、极富异域情调的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坦香烟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