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3-12-12 08:05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3/12/12 00:36am 第 1 次编辑]
昆明东川红土地
在昆明市东川区西南,有着大片神奇壮观的红土地,特别是位于东川区西南40多公里的新田乡,有一块以花石头(109公里路牌处)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红土地,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红土地。
从东川到新田,一天只有一班车,而且是中巴。我们从昆明乘了近4小时的车赶到东川时,已近下午1时,到新田的车票已售完,我们只好宿东川。翌日晨,我们到车站准备购下午2时到新田的车票,听说到乌龙的车很多,半小时一班,并且从乌龙也能到新田。我们立刻决定改向,10多分钟后,一行人已坐在去乌龙的中巴车上。
乌龙是在一个狭长的山间谷地中发展起来的小村镇,一条河流沿谷地贯穿,四周红土绿地,显得十分灵秀。中午在乌龙镇吃了便饭后,花150元包了一辆车,自乌龙出发,边走边拍照片。一路均是上山,道路也不好,全是在山上绕着山转,真是山有多高、路有多高。下午4时,我们到了109公里处的农家旅馆——“影友之家”。店主张开权先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红土地,并安排他的儿子带我们到拍摄点“大尖包包”拍日落。
这里起伏连绵,一望无际。我拍过无数壮观的自然景观,但看到这片红土地,却深深地被震撼了。人造坡地里的庄稼,在蓝天、白云、红壤的衬托下,色彩之丰富、线条之盛装、层次之分明、形状之奇特,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眼前之景变幻无穷,令我们不忍放下手中的相机……天黑透了,我们才无奈地打道回府。据了解,这里是乌蒙山山系,属高原山区地貌,山岭纵横山峦起伏,红土丘陵一望无际。因地处高原山区,受季风控制,形成气候温和、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的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其地处低纬度高原,所以空气稀薄清晰,光质极好,彩云常现。所有这些自然条件,都非常有利于摄影创作。因此,东川成为摄影家摄之不尽、拍之不绝的创作基地。
神奇美丽的东川红土地,是大自然与人类精心雕凿的珍品。是当地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高原文化。他们敬天爱物必将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程忠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3-12-12 08:10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3/12/12 01:23pm 第 1 次编辑]
東川新田鄉方圓數十里的土地都是在海拔
2,000多米以上的地區,山高風寒,紅色沙質貧瘠的土
地中佈滿大小不一的各種鵝卵石,土地存不住水,只
能種植些高寒抗旱,無須精心照料的作物,如玉米、喬麥、油菜、青稞、蔓莖等。這裡每家按人口不同都能分到各種不同等級的土地十五畝到二十多畝不等,人少地多。有些土地離家很遠,要走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每家分得的土地又不是成片連在一起的,而是按等級分散開來,因而種植的莊稼也就只好一塊一塊地種。這家種土豆、蔓莖,那家種玉米、油菜,或乾脆休耕,輪流耕作大雜燴。在這裡大大小小的各個山頭山坡,全是在這種漫不經心、隨意經營的種植方式下所形成的五彩繽紛的圖案。也因此,近年引來不少遊客從9月開始到12月中旬都往這兒跑,站在山頭上對著田野發呆,一站就是一天。有些人個個星期都來,等到太陽下山才走。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3-12-12 08:21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3/12/12 01:20pm 第 1 次编辑]
从六哨到法者路段的风景比较突出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3-12-12 08:34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3/12/12 01:26pm 第 2 次编辑]
[旅途]三千里以外的云与雾 黄皓 陈小雨
行了1000多公里抵达云南,一抬头就看到云南的天,蓝得就像那个什么蒸馏水那般清纯,白云就在上面飘呀飘,看得大家都啧啧赞叹,人家云南这个天才叫蓝天嘛,云南为什么会叫云南呢,原来是有含义的,云彩之南啊。
云南的雾在我们这趟旅行的第一站——元阳已充分领教。清晨5点半,全体人爬起来开车去看梯田日出。山上多浓雾,清晨仍像浓夜,所有的车都得开着车灯照明,而视程顶多只有十来米。开了一个多小时,视野终于有点廓清,路边不时见停有一两部车子和摆好架式等待日出的摄影发烧友。渐近那个著名的景点多依树——一处开阔的山窝梯田,停在路两旁的车子就渐多。
一下车,还未等我庆幸车子还不算太多还可以占个不错的位置赶一回久违了日出时,一看山坡就倒吸了一口气,黑压压的一个山头都是人,长枪短炮三角架,都是摄影发烧友。还好,来得算及时,满天的云雾开始不时吹散,裂出一道光线,打在放满水待耕的梯田上,犹如剪影般的梯田因有了这一抹亮色而顿时变得充满生气。
一贯打算用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的我看饱了风景,就开始四处蹓跶,吹吹清冷清冷的风,然后蹲到用简易小火炉烤东西卖的哈尼族小孩子旁边,看他们忙活。烤的东西只有两种,马铃薯片和当地人叫糍粑的粘饼,也不贵,5毛钱一块。一直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的小孩子又端着搪瓷缸子转回来了,我这才看清楚,他们原来不是讨钱(早些时他们老不揭开盖子),而是兜售缸子里装的两只鸭蛋。
天色越来越明朗了,我们决定再去别的地方转转。景点都热闹得一塌糊涂,我们决定北上东川红土地。
东川是一个山区,但所见的山无论多大多高多远,都给当地人开发成了梯田,壮观绝不逊色于元阳。这里方圆数百公里都是红土(含铁的缘故),一部分的红土地翻耕待种,另一部分的红土地种上绿绿的青稞或小麦,远远看过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饱满而浓烈。
云南的太阳似乎特别爱嗜玩拉上云雾做面纱,总不肯老老实实地普照天下,只不时露出一两线曙光,专爱与土地与人玩光与影的游戏。
至此云南的山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圆浑的,虽然也一般壮阔,但起伏缓缓,坡度优美。但这样的印象在行至东川法者返昆明间的乌蒙山区发生陡然的转变。
乌蒙山区路段有数十公里,全是绵延不断的大山,而路不过是硬生生嵌入山中的一条带子。路旁,就是万丈深渊,万一不幸掉下去的话,绝对没救了。拐过一个弯壮起胆子往后望,后面徐徐爬行的车子宛如一只只小蜗牛,让人完完全全领悟到毛主席那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震撼。
一路悬着的心在过了昆明石林、师宗进入罗平后终于得了一回大放松。师宗到罗平40来公里,两边尽是开得灿烂得不能再灿烂的油菜花地。罗平的油菜花比我们先前路上看到的要高要壮,那种黄,直黄得让人无法忽视,无法不喜上心头。事实上,才开始看到油菜花,我们已经在大呼小叫了。一向只会搞笑的黄皓在狂拍了一通乌云密布下的油菜花地后,居然也酸不溜丢地抒起情来,“绝了,这么弱小的花对抗这么浓重的天空,简直可以给这幅照片起个名字‘弱小者的反抗’”。
在元阳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春节的确是一个盛大节日,尤其对于小孩子和少女,均衣履光鲜,盛装而出,极为抢眼。从元阳下来,我们就在路上看到无数盛装的孩子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一车的摄影人顿时按耐不住,即时要求停车,扑出去拍照。
从元阳多依树梯田下来,正好遇上胜村的墟日。横穿村子的路既是上梯田的干道,也是墟场,趁墟的,摆卖的,人头涌涌,热闹非凡。墟场所见最多的是一笼笼静待买主的鸡,或者手捉着一只鸡的女子走来走去。聚居在这里的主要有三个少数民族:彝族、哈尼族和傣族。三个少数民族中,又要数彝族的衣着服饰最为考究。
元阳去东川寻甸六哨途中的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村里的小女孩背着我们玩得正开心。除了拍气球,我们见得最多的小孩子玩意是一种改高了的翘翘板,中轴颇高,转动快的话坐在上面有一种飞的感觉,看得车上的我们也很有一种玩的冲动。其实,玩意无分贵贱,重要的是能玩得开心。
TIPS—贴士
交通:
昆明至元阳,可从昆明乘火车到个旧,再改乘汽车,约3小时车程到元阳,县城周围就有梯田。昆明至东川,昆明市双龙桥旁的双龙客运中心有发往曲靖、东川方向的巴士;昆明至罗平,昆明东菊汽车客运站7:30-16:30每小时一班,普通客车,票价32元。
自驾车去的话,可以经广东罗定到广西玉林、贵港,然后穿过南宁去大新,经广西边界那坡进入云南,先取元阳,再经昆明北上东川红土地。去红土地可在法者附近的109花石头歇宿,那里有今年刚刚建起的红土地饭庄可供住宿。游罢红土地后,再经昆明、石林去罗平。罗平其实就是在昆明返广州的路上。想玩得稍稍宽松的话,最好是十来天的行程。
住宿:
出了广东境,住宿都不贵。像玉林东川这些较大的城市,70元可住双人标准套间;元阳人民招待所大通铺(10元/人);不过云南实在是一个不时能给人一些惊喜的地方,从昆明去东川的路上,我们宿于通海通锻大酒店,超豪华大套间,有会客厅,睡房洗澡间超常宽敞,同样是70元/间。像东川六哨这些小地方,6元/床,虽然不附带洗手间,但被面还算干净。
食:
出了广东境,吃也不贵。一顿饭一个人十来块即可吃得很丰盛。值得推荐的是云南的蔬菜,像菜心、苋菜、豆苗,只是别忘了提醒厨师少放油,不能吃辣的尤其要亲眼看紧厨师的那只手,重油、随手洒把辣椒,是他们的做菜习惯。
《城市画报》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3-12-12 21:28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更多图片,请到“镜头故事”
作者:
异形
时间:
2003-12-14 09:06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呵呵,在那找的这么秀丽的PP
作者:
淡如菊
时间:
2003-12-19 21:57
标题:
昆明东川红土地
我也抒情一下,"祖国的壮丽山河真美呀!"(抄袭的!)呵
欢迎光临 『风行户外论坛』 (http://www.szfx.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