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8 20:38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4/02/19 03:21pm 第 2 次编辑]

标题   五一四姑娘山长坪-毕棚穿越-计划篇    
作者 广州绿野:cafebar
时间 2002/05/13 12:33


2002年5月1日至2002年5月7日
四川四姑娘山之长坪沟-毕棚沟穿越计划

制作时间:20020430

路线:
4月30日晚上抵达成都,补充食品,联系有关向导及可能同行队伍。入住八宝大酒店或滨江饭店。
D1:5月1日 早6:00,西门汽车站,成都-小金(235km) 班车。下午14:00左右抵达日隆镇,或可更早,12:30至13:00左右。联系向导,租用马匹,休息
D2:凌晨3:00出发逃票,喇嘛寺-(5km)枯树滩-(5km)两河口-(5km)木骡子-(约18km)叉子口(3798m),平台。夜宿平台(4200m),本日行程将非常艰苦。
D3:平台-垭口(4644m)—杜娟林——野牛坪,到达毕棚沟的倒沟或毕棚沟沟口,夜宿野牛坪。本日为难度最大的一天,在垭口须克服高原反应。向导返回。
注:D2和D3如果安排过紧,可分三天完成
D4:毕棚沟内休闲游,夜宿毕棚沟内。
D5:上午或中午到达309林场公路尽头,搭车至杂谷脑镇,当晚宿杂谷脑镇泡温泉或返回成都(约200km),最后一班车约14:00发车。
D6(机动时间,为D2及D3日穿越预留):抵达成都及成都FB游。
D7:中午13:00航班返回

经费预算:
此次花费的主要包括:
(1) 车费:成都-日隆50元/人左右,理县-成都50元/人左右,其他
(2) 马匹向导费:节日期间四姑娘山地区马匹费加向导为一天300元,砍价!(3) 门票:35元/人
(4) 景区内帐篷占地费:一个双人帐算四平方,6元/平方.说些好话,可以减去不少,
(5) 成都市内住宿费:100元/晚*人
(6) 合计:约800元/人(注:此预算从抵达成都之后算起,未包括饮食支出)


本人携带的个人及公用装备物品:
名称 品牌 备注
背包 Big pack -Performic S 65
冲锋衣裤 Mountain Hardware 两层GTX
登山鞋 Garmont GTX 全皮
雪杖 Simond -goat 铝合金 280克
睡袋 Mountain Hardware 羽绒睡袋 1200克绒,600蓬松度,conduit面料
帐篷 Euro-hike 225 3.5kg
防潮垫 不知名 蛋巢形
抓绒衣 Ozark
抓绒裤 不知名
炉子 Primus Himalaya Multifuel 多燃料炉
炊具(含餐具) 韩国二人套锅 不粘锅
保温水壶 深圳好思家
毛巾 不知名 陶瓷纤维快干毛巾
防水袋 Sea to summit及Mountain Fly 大中小若干
头灯 Petzl Saxo 潜水灯
手表 Suunto Vector 黑色
眼镜 Julbo Sherpy 79
帽子 Mountain Hardware 抓绒 还有一个速干的渔夫帽或NIKKO遮阳帽
绳子 Lanex 8mm 辅绳20米(视背包重量,可能不带) 另有Beal 2mm细绳若干
随身小刀 瑞士军刀
指南针+哨子+温度计 不知名 三合一
手套 不知名 抓绒
内衣 Super Warm 两套
袜子 Fox River Coolmax 三双,另有几双薄棉袜
雪套 Sea to summit
贴身钱袋 Big pack
保鲜袋 若干
背包防雨罩 EMS
电池 金霸王 5号16只,7号8只
火种 防风火柴、防风火机、普通气体火机
便携拖鞋
雨衣 一次性塑料雨衣
纸巾 Tempo 干纸巾5包,湿纸巾2大包。
攻略+地图+笔记本+笔+针线包
钱及信用卡
牙刷及润唇膏
相机
胶卷
食品 暂略
药品 暂略

食品清单:
目前已采购:
果珍:100克
大白兔:454克
巧克力:4块70克的德芙,威化巧克力若干
压缩饼干:118克×6
牛肉干:250克
方便粥:18袋
方面米:6袋
榨菜:3袋
维C糖:4条
牛肉酱包:3袋

待采购食品:
榨菜:5袋
压缩饼干:5袋
麦片:1袋
熟咸鸭蛋:12只
水果:苹果若干
蔬菜:西红柿、黄瓜若干
真空包装肉食品:若干
氧气瓶:1个

药品清单:
内服药:
1、 高原安
2、 肠胃康
3、 板蓝根药丸
4、 日夜百服宁(防治感冒)
5、 加合百服宁(防治头痛)
6、 诺氟沙星 2板(抗菌消炎)
7、 泻立停
8、 利君沙
9、 咽立爽
10、 施尔康 1瓶(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1、 维生素C 1瓶
外用药 :
1、First Aid急救包(内有各种外伤处理纱布、脱脂棉、胶布、绷带及创可贴等)
2、创可贴:防水及轻巧各12片。
3、云南白药喷剂 1瓶
4、消毒酒精、碘酒及药棉、云南白药、防蚊虫叮咬水等
5、净水药片




保险:
友邦意外险、平安意外险。




成都户外店:
1、 成都丛林户外用品店 地址:成都市滨江中路1号附24号地址:临江中路1号附24号(交通饭店对面)联系电话:028-6729543 ,6679589(小柏)13084417928("N"神)联系电话:028-6729543 联系人:小柏 e-mail:ph7-bh@163.net
2、 顶点http://www.dd517.com/index.htm 青羊正街9号附3号。
3、 山岳成都市一环路东一段新东方底楼45号http://www.mountain.net.cn/ 电话:028-4397932 传真:028-4389740 电子信箱:webmaster@mountain.net
4、 荒野http://www.boondocks-cn.org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陕西街100号 Tel:028-6155998 Fax:028-6153555。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8 20:38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标题   五一四姑娘山长坪-毕棚穿越---行程篇及经验篇    
作者 cafebar
时间 2002/05/13 12:35



本篇中海拔及气压读数来自于Suunto的Vector手表。
日期 时间 地点 高度(m) 气压(kmp) 备注
5.1 6:30 成都西门车站,理论发车时间 666m 1004
7:00 成都,实际发车时间 同上 同上
10:35 卧龙,路边饭庄 2035
11:08 盘山公路上 2170
12:50 巴郎山垭口,车坏了,修车 4380 有些头晕,但呼吸尚正常,下车走路的平衡感有些弱,比较困,可能是昨晚才睡了四个小时的缘故。
14:00 到达日隆 3250
14:20 陆三哥家院子 穿越准备会。初到日隆,比较兴奋,活动较多,头比较痛,可能有些高原反应,毕竟之前我从来没有上过高原。
19:50 猫鼻梁看日落 3480 666 头有些痛,还是不太舒服。
5.2 2:20 三哥家里 早起的鸟儿才能从容上厕所嘛!然后在脚上的易起水泡部位贴创可贴。睡前吃了高原安,睡了三个小时左右,头不痛了,心率82次/分,脸部发烫,估计是白天没有用防晒霜的缘故。
3:40 日隆镇上出发 逃票,摸黑上山,越过喇嘛寺
5:30 休息,对岸是喇嘛寺的方位
5:40 头道坪
5:55 红蒙,休息 3410 头稍痛,感觉还好。
6:23 二道坪 3425 头稍痛,脉搏正常。
6:44 枯树滩休息 3435 一切正常
7:00 枯树滩出发
7:12 龙洞
7:28 沙棘林休息 3450
7:34 沙棘林出发
7:52 下干海子
8:07 上干海子休息 喝了两碗热乎乎的酥油茶,吃了5串烤肉,鬼知道是什么肉。共花了10元。
8:44 上干海子出发
9:07 两河口 3495 662
9:37 红石阵 3540 658 状态还不错
10:00 到达木骡子 3595 653 休息,照相,准备烧水煮饭,照相。风大,阳光极烈。状态尚好,有少许头痛。
12:10 木骡子出发 今日行程完成约1/2,从日隆到木骡子约有20km,从木骡子到叉子沟营地(垭口下),约有18km。
14:34 乌龟石 3720 643 据向导称,离鸡冠石还有约半小时路程,离鹰嘴岩还有约一个半小时路程。
14:47 出发
15:39 到达鹰嘴岩附近 3745 641 据称,离叉子沟营地还有约2公里?累!
18:30 到达营地 3780 638 显然向导的路程估计不准,累s了!!
5.3 6:06 起床 其实一夜也没有怎么睡着,早上还在下小冰雹,昨天夜里暴风雪,帐顶积雪约有15cm。
10:30 拔营 准备回撤
10:35 出发 离开叉子沟,还好,有两匹马驮包,自己随身带上相机、保温水壶,一天的食品,还有登山杖。
11:27 到达一高山草甸 3695 645 开始下小冰雹,此后一直没有间断。
12:16 返回乌龟石
14:44 返回木骡子
15:44 两河口
16:16 上干海子休息 准备晚饭
17:30 上干海子出发
18:30 枯树滩
18:40 栈道边 讨论决定延栈道经喇嘛寺回日隆。
19:57 到达喇嘛寺
20:15 到达陆三哥新居,行程结束。

经验篇:
1、 日隆山民素质恶劣,毫无诚信可言,坐地起价!建议与口碑比较好的向导联系,如:陆三哥0837-2791803,或是忠富饭庄的张忠富(接触过,但没有请过),可以提供住宿、包车等服务。电话:0837-2791863,13618143167。
2、 五月至十月,高原行进,抓绒裤可不带,夜间有羽绒睡袋足够,节省空间。
3、 帐篷,E225足够,高山帐可能不必,如果不是在垭口平台扎营的话。
4、 精选的药品:善存(或金施尔康),大量创可贴,高原安(或其他高原药品)、百服宁(治感冒、头痛)、肠胃药(泻立停以及通肠胃的药)、云南白药喷剂(防治扭伤)。
5、 精选食品:果珍、牛肉酱包、荷氏维C糖。
6、 精选装备:保温水壶、防晒霜、墨镜。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8 20:39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4/02/19 03:22pm 第 1 次编辑]

标题   四姑娘山全攻略    
作者 小熊WAYNE /广州绿野
时间 2002/09/04 09:16





行:

成都西门汽车站有去小金的车,途经四姑娘山,车费37RMB。早晨6:30发车,对号入坐。不过请提前去买票,可以买到靠前的座位,空间宽大,可以放大背包。
另外,新南门汽车站有旅游班车前往四姑娘山,RMB60,发车时间不是很清楚,但我认为不值。大约下午2:30 到达长坪村。建议在这里下车,可以方便进入长坪沟和海子沟。
在日隆镇可以定小金回成都的班车(大自然酒家),早晨7点多到达长坪村,可以跟卖票的人说在村口桥头等。卖票的人很负责,说留座位肯定会留的。但建议提前一天卖票,否则很可能没有座位。
住:

住宿费一般是15 到25 RMB, 建议住当地农民家,干净,便宜,说不定还可以省门票。
食:

长坪村的饭菜还不算太贵。每人10RMB左右就够了。推荐去一家叫“清真小吃”的小饭馆,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另外,当地的卤牛肉味道很好,特解馋。可以买一点带入沟内,绝对比火腿肠管用。小金本地的苹果味道很好,一块钱一斤。
衣:

就八月来说,一件短袖T恤,一件宽松的长袖T恤和一件防雨透气的冲锋衣是绝对必要的。四姑娘山天气变化无常,经常是突然雨就来了。防水的鞋绝对必要。由于要走很多路(我两天70多公里),而且路不好走,所以合脚的鞋真的很重要。墨镜,帽子和防晒霜是必需品。
如果登山(大姑娘),就需要带御寒的衣物和手套。我这次就是衣物太少,最终放弃了登山。想想很遗憾。
游:(我的行程)

第一天:

海子沟。 6:40出发,没买门票。一直走到花海子,来回30余公里。由于前一天下雨,山路极齐难走。一路无游人(旅游团不去这条沟),感觉爽极了。回来时淋了一场大雨。
第二天:

长坪沟。

为节约时间,车送到喇嘛寺。8点开始徒步。路极其难走。9:06到二道坪(吃羊肉串)。9:20到枯树滩。11:20到两河口,12:10到木摞子。再往里走了大概两公里。由于我脚出了点问题,休息。2:00开始返回。过了木摞子,进入原始树林,游人寥寥,一路风景如画。旅游团一般只到枯树滩。
第三天:

双桥沟。

租车前往。风光感觉一般,但云雾缭绕,还有些意思。3:45出沟,直接去会师桥和达维寺。达维寺很值得一看。
附:费用表

第一天:成都买食品: 41RMB/人, 车费: 37. 住宿: 25 晚饭: 10 买苹果:2

第二天:住宿:25,晚饭: 16,海子沟喝牛奶: 5,羊肉串:5

第三天:住宿:15:晚饭:5

第四天:住宿:15,晚饭7.5,羊肉串15。车费60/人。(120RMB/车).苹果:4。

第五天:返成都:车费:37。

Total: 324.5RMB

注:全程逃票成功。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8 20:40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少在 2004/02/19 03:23pm 第 1 次编辑]

主题 四姑娘山夏季攻略——登顶二峰、
 作者 爱琴海 /广州绿野

 时间 2003-08-25 23:59:33
   


 
D1: 16:00,北京西站T7次——成都,下铺418元。
注意:出发前与卢三哥联系一下(0837-2791803,三哥家常没人,多打几次),询问天气情况,确定日期、食宿、向导等。

D2: 19:30到成都,宿茶店子长途汽车站附近。
注意:1、新南门长途汽车站也有到四姑娘山的车,但车票贵20元,且每天只有一趟9点发车,两个地方车况差不多。
2、最好在旅馆洗个澡,因为日隆地区普遍使用电热水器,洗澡时温度较低,不太舒服。

D3: 6:30到茶店子车站,买到日隆的长途车票,42元。7:00开车,全程7小时左右,中午司机停车吃饭(有小饭馆、路边有烤土豆、牦牛肉、方便面等)。途经巴郎山口(海拔4523m),翻过垭口后约一个小时,15:00点左右到日隆镇(海拔3200m)。向导卢忠荣家就在下车的地方对面,安顿好后确定第二天的行程,准备装备。
注意:1、平时开往小金的车上人不多,比较舒服。
2、上车后最好同司机说好到日隆镇叫一下,因为在翻过巴郎山口时氧气含量低,很容易睡着。
3、登山装备要在当天晚上准备好,带2-3天的食品,其它不用的东西可以免费寄存在卢三哥家。
4、食宿一天25元,包括早、晚两顿饭。向导费80元/天,马匹130元/天,一匹马可以驮3个包。三哥家的住宿条件比较一般,可以说是啥也没有,热水器也没安好,但伙食还可以。我们打听的当地的嘉绒山庄(在三哥家后面,0837-2791566)是40元/人,自称24小时热水,但没有实地考察。

D4: 4:30起床,吃早饭。5:00出发,人员轻装进海子沟。此段路线较长,且上升海拔约1200m,因此身上所带装备尽量精简,只带当天的水、食品、药品、头灯及冲锋衣裤。全程7小时左右到达二峰营地(海拔4300m),营地有充足的水源可以饮用。
注意:1、马匹和装备由向导带上山,人员走逃票路线进海子沟(一般情况下,卢三哥会安排他的孩子带路),在朝山坪会合。
2、由于是在雨季,山上随时会下雨,一定要带防雨用具(冲锋衣裤、一次性雨衣),且驮在马上的装备也要分别用塑料袋打好。海子沟的地比较泥泞,最好带雪套(防止泥浆灌入鞋内)。
3、大本营地表非常硬,打地钉很困难。如果当天状态好也可走到C1,4500m左右。
4、到营地后一般会有些头疼,尽量吃点晚饭,深呼吸,吃抗高原反应的药,第二天情况会有些好转。

D5: 7:00起吃早饭, 7:30出发,延溪流向上一小时左右,就到二峰山脚下,接着有一大段碎石坡,队伍不要过于紧密,小心落石,翻过垭口就是雪坡,一般积雪不多可以不穿冰爪。距峰顶还有海拔100米左右有一段雪坡较长且陡,此处必须要用冰爪(12齿),特殊情况下还需冰镐,此后便是四姑娘山二峰峰顶。于15:00—17:00之间返回营地。
注意:1、尽量早点起,可以在营地周围走走,头痛情况会减轻一些。
2、碎石坡路线复杂,石块松动严重,随时有滑坡危险,在雨雪天气更甚,人员组队情况一定要合理,队员之间不要走的过于紧密,以防发生危险。
3、四姑娘山只有二峰与四峰终年积雪,所以一定要带冰爪、冰镐、雪套。
4、地图标记四姑娘山二峰海拔5554m,当地人说实测只有5260m左右。四姑娘山大、二、三峰中二峰峰顶景色最好,但大部分时间有雾,登顶后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5、如果队员体力好,可能会在14:00左右撤回营地,这时可直接拔营撤回日隆镇,能节省一天时间。(但不能去花海子了)
6、对卢三哥要有绝对信任,毕竟他才是最了解四姑娘山的人。

D6:8:00起吃早饭然后下撤,从营地直接下到海子沟内,游览海子沟,延旅游路线返回日隆。
注意:1、这一天的行程比较轻松,虽然路线长但时间富裕,不过雨季路不太好走,都是泥。
2、从营地沿山谷可以直接下到花海子。从营地往回走一点,沿山脊的草坡可直接下到大海子,游览海子沟。
3、向导和马匹带装备回日隆,队员沿游览路线返回日隆镇, 18:00之后海子沟售票处就下班了,不过最好再晚一点出来安全。在下山的途中有一条小路可直接绕过收票处下到长坪村(就是上山时的路线),返回日隆镇向导家。至此四姑娘山进山费、环境保护费、垃圾清运费、海子沟门票全部逃掉。

D7:视体力情况休整一天,洗洗衣服什么的,也可以包车进双桥沟进行休闲游,看美丽的四姑娘山。
注意:1、双桥沟是最长的一条沟,景色一般,雪山不少但距离都较远。有一段栈道还可以,但比长坪沟的短的多。
2、车费100元/人,在景区门口租车。

D8: 5:00让向导来接,逃票进长坪沟。走喇嘛寺——枯树滩——干海子——木骡子扎营,全程7小时左右。
注意:1、如果卢三哥愿意做向导,价钱同上。否则可找杨忠富,三嫂的舅舅,租马120元/天,租他的马就不用给向导费了,他跟着就是向导了。
2、如果不准备逃票,可以租车从长坪村到喇嘛寺(5km,每人10元),票价是每人35元。
3、从长坪村到喇嘛寺正在修柏油路,喇嘛寺至枯树滩都是栈道,很好走,从枯树滩起都是马道,雨季都是泥浆,徒步极为不便,可以买双雨鞋趟着走。
3、进长坪沟最少要走到木骡子,在这之前就是穿沟没有什么风景,木骡子是一片高山草垫,四周都是雪山,可清楚的看到四姑娘山的背面,山脚下有一条河,很美的地方。
4、在木骡子扎营要注意此地的牦牛,在这里放养的都是公牛,会把你的帐篷当作装盐巴的袋子,不停的用角拱,当地人说一般没事,但是如果帐篷里没人,它们会把帐篷踩烂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也会如此,所以我在牛棚睡了一晚。

D9:如果还有时间可以从这里继续向前,穿毕棚沟至理县返回成都,我当时直接返回日隆。不过据说夏季毕棚沟的景色并不很突出。

D10: 6:30起床吃早饭, 7:00——7:30有从小金至成都的车路过,大概14:30到达成都茶店子车站,在成都腐败一下去火车站乘1364次(卧铺270)返回北京。

D11:火车上。

D12: 5:40到达北京西站。

二、装备要求:
(一)个人装备
1 登山包、背包防雨罩
2 登山鞋,(防水)
3 冲锋衣,冲锋裤(防水),一次性雨衣
4 抓绒衣
5 保暖排汗内衣,最好是心逸或杜邦内衣
6 手套、鞋垫、袜子多双
7 防潮垫
8 头灯、备用电池
9 登山杖、雪套 ,冰抓
10 防紫外线雪镜、遮阳帽
11 防晒霜
12 个人餐具及特殊用品
13 大量塑料袋(作防水等用途)

(二)公共装备
1 帐篷 地席
2 炉具、燃料
3 对讲机。
4 冰镐
5 套锅
6 火种,指北针,小刀
三、药品
内用药:红景天,玛叮琳,板蓝根(每天都喝),日夜百服宁(防治感冒),芬必得(感觉治头痛比百服宁强),诺氟沙星(抗菌消炎),泻立停,施尔康(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西洋参含片

外用药 :急救包(各种外伤处理纱布、脱脂棉、胶布、绷带及创可贴等),云南白药喷剂,云南白药

四、向导及联系方法
卢三哥:四姑娘山很著名的向导大峰、二峰、三峰、三条沟穿越都可以找他。0837-2791803
三嫂:卢三哥的老婆,为人实在,食宿找她、三哥不在的话找她逃票、租马、带上山没什么问题。
张二姐:三嫂的姐姐,相当于总后勤,一般都在明珠山庄,有什么难处找她基本都能解决,明珠山庄可以洗澡。0837-2791802
张二哥:三嫂的弟弟,大峰、二峰找他做向导也没问题。
杨忠富:他们的舅舅,穿沟找他比较便宜。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02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转贴自http://www.eastalps.com/hwyd-chy.htm

徒  步  穿  越


四姑娘山景区拥有众多的河流、湖泊、草地、原始森林、山峰等自然资源。而且,景区“三沟一山”的景点布局也为开展徒步穿越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四姑娘山开展的穿越活动,可供选择的线路和内容均是丰富多彩,不仅能让你体验到深山穿越的探险刺激,也能让你充分领略四姑娘山景区绚丽的自然美景。目前,除却可对一般团队开展的一天徒步游览长坪沟及海子沟外,在今年我户外活动中心拟推出二条长线穿越路线,具体如下:



穿越路线一:双桥沟——毕棚沟——长坪沟
D1、 双桥沟红杉林—鹿耳冲塘(海拔3800—3900,徒步5小时。全天穿越原始森林,难度较小,体力消耗不大)
D2、 鹿耳冲塘—燕子岩窝(海拔3800,徒步全天行走沙石地,上升高度大,体力消耗较大,路途翻越4700米的山口到达毕棚沟。需徒步7—8小时)
D3、 燕子岩窝—长坪沟(毕棚沟方向)半山:徒步森林和流沙石地。如队员体力好可直接翻越毕棚沟和长坪沟山口(4600米)到达长坪沟方向半山海拔3800米左右宿营。
D4、 长坪沟(毕棚沟方向)半山—长坪沟沟底。(翻越4600米山口)
D5、 长坪沟沟底—高岩窝:徒步六小时,全程为下山,体力消耗较小。
D6、 高岩窝—日隆:全程为下山,穿越原始森林。

穿越线路二:双桥沟——长坪沟
D1、双桥沟撵鱼坝—大沟—大沟沟尾。宿营(海拔4050米)全天徒步原始森林,上升高度大,体力消耗大,全长10公里,徒步7小时
D2、大沟沟尾—大沟尾子山垭口(海拔4690米)—长坪沟尾,宿营(海拔3865米)全程在斜坡和雪地里行进,上升的坡度比较大。徒步9小时
D3、长坪沟尾—喇嘛寺,全天下山体力消耗较小。全长22公里,徒步5小时。

穿越线路三:长坪沟——毕棚沟
D1、喇嘛寺—木骡子—卡子沟口。全长24公里,徒步需6-7小时。穿越长坪沟茫茫原始森林。难度小。体能消耗比较大。
D2、卡子沟口—杉树林—沟尾垭口(海拔4460米)。需7-8小时。上升的坡度比较大,穿越莽林以及乱石岗,难度比较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体能消耗相当的大。
D3、沟尾垭口—翻越垭口—毕棚沟底。宿营。这段行程中是坡度比较大(60—80度)山路,相当的危险。
D4、毕棚沟尾—扑头镇。经过艰辛的行程后的放松。领略米亚罗景区的风景。比较轻松。耗时4-5小时。
提示:以上三条线路的难度都比较大,需要专业的户外装备和一定的专业的技术,以及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初级发烧友建议不要尝试。

穿越注意事项:

1、 穿越活动者需爱护景区的环境,生活垃圾应收集并带出景区,不得在景区内随意丢弃,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进山前交100元/人的垃圾处理押金,返回时经检查后退还)
2、 四姑娘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有的动植物资源均受保护,不得攀折花木及进行狩猎。(违者按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定处理)
3、 所有的穿越露营者均需交纳资源管理费,费用为12元/人*天(进沟前交100元/人的押金)
4、 穿越活动者在露营过程中不得使用明火,且景区内不得吸烟。只能使用炉罐用火,以防火灾。如果没有此类器材,可到景区的户外活动中心租赁或购买。
5、 穿越活动由于在深山中进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参与者应有团队意识,避免单独行动。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04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露    营
http://www.eastalps.com/hwydly.htm

四姑娘山良好的山体状况,多样的高山植被,丰富的高原草甸,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野外露营提供了绝佳的场所。而露营也为你提供了最佳的与四姑娘山亲近的方式,真正体验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目前,在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都可以开展露营活动。

(一)双桥沟:
九架海露营。
这条线路的用时短,风景独特。基本的行程如下:
D1 从双桥沟口(票价40元/人)入景区,游览双桥沟景区后,在盆景滩徒步到九架海,选择露营地点。
D2 游览九架海.返回.
九架海由九架山和山下九个形态各异的高山湖泊及草原组成。能观看到雄伟的九架山,珍珠串般的美丽湖泊,飞翔的高原雄鹰,安详的成群牛羊,碧蓝清澈的天空,漫天闪烁的星斗。宁谧的大自然的坦然陈设,让你觉得在天堂漫步。浪漫的环境,浪漫的情调,浪漫的体验,浪漫的你。

提示:到九架海目前尚无路,只有羊道可寻,行进的难度比较大,海拔的上升也比较的快,需要很好的体能,建议初级爱好者不要轻易的尝试。另外,九架海景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尚未开发,不可轻易向纵深方向行进,以免意外的情况发生。
除此之外,在双桥沟的猎人峰(又称大草坪),是双桥沟内山峰景点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比较适合进行露营的地方,比较适合于菜鸟级别的爱好者。没有危险性,属于完全的休闲与娱乐。

(二)长坪沟:
此线路用时稍长,野趣盎然,基本行程如下:
D1 从沟口乘车到喇嘛寺,喇嘛寺徒步到木骡子,露营.
D2 木骡子徒步到羊满台,露营.
D3 羊满台徒步返回日隆.
此线路贯穿整个长坪沟,能观看到长坪沟大部分的自然美景.喇嘛寺是一座藏传佛教中黄教(格鲁派)的寺院遗址,为四姑娘山景区内仅有的实物文化景点.相传是宗喀巴大师的得意弟子查科阿旺扎巴所建,鼎盛时期曾有上千僧侣.后在文革时期被毁.
从喇嘛寺到木骡子,是莽莽的原始森林.其中,著名的景点有枯树滩、唐柏古道、上下干海子、擂鼓石,两河口,红石阵等.皆在原始森林之中.融奇险幽秀于一身,让你目不暇接。
从木骡子到羊满台,是长坪沟内自然风光最美妙的一段。雪峰、草甸、溪流、牛羊、森林、蓝天、白云、美不胜收。在羊满台的夜晚,在繁星漫天的浪漫中,在脱离了都市的烦嚣后,你寻找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心灵的澄净。
提示:长坪沟的自然美景是深藏的。越往沟内最深处行进,你的所得就最多。
另外,在喇嘛寺到木骡子的路途中,在上下干海子两个地方,是攀登四姑娘山的三峰、四峰的营地所在地,在那里,也是露营地的选择点。营地的选择可视出行的时间和体力状况调整。

(三)海子沟:
此线路为四姑娘山景区内最佳的露营线路,基本行程如下:
D1 从日隆徒步至老牛园子,露营.
D2 从老牛园子到大海子,游览大海子、花海子,露营
D3 从大海子返回日隆。
海子沟是四姑娘山景区内自然风光最为旖旎的一条沟。风光最美在沟的最深处。此线路所到的花海子离沟口20公里。所有的行进路线均在海子沟的山脊上,故能领略到非凡的自然美景。主要的景点有:锅庄坪,打尖坪,老牛园子,大海子,花海子等。
其中,在锅庄坪上看四姑娘山的全景为一绝。而锅庄坪是嘉绒藏区人民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朝拜“四姑娘山神”的地方。每年的五六月,该地的山花灿烂,蔚为壮观。
老牛园子是攀登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的最佳宿营地,惯称大本营。
大海子和花海子毗邻。海拔3800余米,湖水碧波荡漾,湖岸丛林环绕,湖中群鱼嬉戏,湖边牛马成群,一幅悠然的高原的“田园”风光。在那里,你会怀疑自己身处世外桃源,你会有超凡脱俗的感悟。
海子沟的风光在与山与水的完美结合,从花海子往内,还有娃娃海,黑海,八角海,犀牛海,双海子等形态各异的高山湖泊。均有惊世骇俗的美艳,也是选择露营的地点。
提示:海子沟的路在山脊上,行进中应注意安全。
   海子沟内各海子里的鱼是保护鱼种,在露营时禁止捕杀。

露营注意事项:
1、 露营者需爱护景区的环境,生活垃圾应收集并带出景区,不得在景区内随意丢弃,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进山前交100元/人的垃圾处理押金,返回时经检查后退还)
2、 四姑娘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有的动植物资源均受保护,不得攀折花木及进行狩猎。(违者按自然保护区相关规定处理)
3、 所有的露营者均需交纳资源管理费,费用为12元/人*天(进沟前交100元/人的押金)
4、 露营者在露营过程中不得使用明火,严禁吸烟。只能使用炉罐用火,以防火灾。如果没有此类器材,可到景区的户外活动中心租赁或购买。
以上露营线路现在景区均已对外推广及开展,另外,还有其他的露营线路在开发之中。景区的户外活动中心是专业从事户外运动项目的部门,可以为有露营需求的朋友提供技术指导及租赁露营器材。
户外活动中心对外租赁露营器材价格如下:
帐篷:30—80元/顶.天(单人租赁为50元/顶.天)
睡袋:30—60元/个
睡垫:20元/个
炉具:50元/套
一次性液化罐:35元/个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28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穿越阳光与冰雪 1
领队:张大叔 向导:老邓
参加人员:大熊、小李、摆摆、陈凯、水蒸汽
徒步线路:双桥沟撵鱼坝一大沟一大沟尾子山垭口一长坪沟尾一羊满台一木骡子一喇嘛寺
水蒸汽/文 陈凯鱼摆摆熊伟/图

6月11日 从阳光中进入

   11:00撵鱼坝(海拔3485米)——大沟沟口——原始森林——13:00高山草甸(海拔3795米)——乱石坡——15:30营地、大沟尾子(海拔4050米) 全程1O公里今天是个好天气。下了近一个月的雨居然停了,太阳光从山坳里升起来,云儿被撕成丝丝絮状,在天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素净的天空中只剩下耀眼的蓝色和渐渐淡去的启明星。
   双桥沟撵鱼坝是新建的漂流基地,也是这次穿越的起点。在这里同向导老邓会合后,我们背上各自的行头,正式出发咯!穿过开满亮黄色野花的撵鱼坝,来到海拔3485米大沟口子,这个坡度为45度的草坡当即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刚走不到1O分钟便开始气喘吁吁,胸闷脑涨。“走之字形”,“调整呼吸”,“重心前倾”,听着领队张大叔的提醒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慢慢地适应了。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33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穿越阳光与冰雪 2

6月1 2日 暴雪中的营地
可是漫山的杜鹃花已经凋谢,脚步随着心情的失落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每走20米便想停下来休息,最后终于磨蹭到了那片相对平整的草地。我扔下背包躺在草上静静地喘气,周围的雪山仿佛触手可及,一抹粉色的云霞轻绕山巅,心安神宁,一阵舒爽,一天的劳顿和刚才的失望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晚餐是味道一般、营养丰富的火腿牛肉汤泡馒头,可能是大家肚子里的油水还足,所以没有吃完。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所有人都为这种极端的浪费行为忏悔不已。
   “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临睡前老邓做的天气预报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并睡得很踏实。

半夜,迷迷糊糊地听见外面响个不停,以为是牦牛来了,刚拉开外帐拉链,一大块雪掉进我脖子里,冷得我一个激灵。外面雪花如筛般密密撒下,大雪足有1尺厚,压得帐篷东倒西歪,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十分兴奋,钻出帐篷来四下走动,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四脚朝天,那个造型连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忽然想起在海拔41OO米的暴雪里给朋友们发短信,将在凌晨4点酣睡的他们吵醒,一同分享我此刻的兴奋。可惜没有信号,只得强迫自己睡下!
   天亮了,雪积得更厚了,杜鹃和裸露的岩石已经不见踪影,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超过五米,雪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偌大的山坳里没一点生气,我早已没有了昨晚的兴奋,只剩下茫然和无助。三面的雪山不时发生雪崩,虽然不会危及到我们的安全,但想想就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不断地发出这种可怕的声音,还是让人不寒而栗。比身体更冷的是心,不知道这场雪要下到什么时候。经过大家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原地停留一天,如果明天雪还在下,只得原路返回。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34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为了熬过这一天,我们四处找来干柴升起火堆。要在这冰天雪地里升火真是一件超难的工作,简直足一场肺活量与大雪的拉锯战。经过几位男同胞的轮番上阵,终于将火苗从雪水里吹了起来,代价就是对着滚滚浓烟泪流满面。 随着火苗的升起,大伙的心情也好了起来。我想起了老邓昨晚的天气预报,就揶揄地问他:“老邓,以你的经验,这场雪什么时候会停啊?’’
   老邓同志也是很有革命警惕性的,生怕说错了话给大伙带来心理上的负担:“这个嘛,现在还不好说,今年的天气变化太怪了!’’他满脸的严肃引得大家一阵哄笑,最后一致得出结论:今年的天气确实奇怪,连老邓都说不清了。

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身上,马上化成了水,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只得围着火堆不停地烤着前胸后背,浑身烟雾腾腾,好像有种得道成仙的感觉。
   由于不知道以后几天的情况,而且今天没有行程,伙食团长张大叔只得压缩大家的口粮,早饭和午饭合成了一顿:每个人几片饼干。这种环境下,食物成了唯一的话题,每个人都发挥着最大的想象力,大打精神牙祭,肚子却越来越饿。最后,大熊想了一个损招:如果谁不幸说错了话,就会被扣除晚饭。这下子场面更加热闹了,大家都设下语言圈套引别人上钩,最终无一人幸免,真是个皆大欢喜结局——所有人都有得吃了!
看着我们嘻嘻哈哈大笑,老天也受了感染,雪停了,并拨开厚厚的云层挤出一隙蓝色,好像情人的眼睛在空中多情地注视着,让人悸动。明天又能继续我们的行程了。
   晚餐是每人一袋80克的快餐米。真怀念昨晚倒掉的那半锅糊糊啊……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38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6月13日 融化在雪山里的的十个小时


8:00营地(海拔4050米)——9:1 O一号台地(海拔4230米)——9:40二号台地(海拔4320米)——1 O:40浮雪区(海拔4450米)——1 2:20雪塘(海拔4580米)——1 3:50大沟尾子山垭口(海拔4690米)——1 8:00营地,长坪沟底(海拔3865米)
   清晨8点,解决掉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煮鸡蛋后,我们准时从营地出发,今天必须翻过大沟尾子山。雪化了一些,但根本看不出有路,全靠老邓在最前方用他的双脚为我们踩出一条路来,让后来者省了不少的劲。沿途偶尔能看到一串动物的脚印,张大叔说那是雪猪留下来的。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39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雪越来越深,能见度也越来越低,老邓开路的难度更大了,小李主动要求和老邓交替着踩线以减轻他的负担。在海拔4450米的地方,积雪已经深达大腿处,泡沫般的浮雪下面透出幽幽蓝光,那是冰川的色彩。这是一段雪崩区,大家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尽量不发出一点声响。
   到了雪塘就可以看到垭口了,可是60度的陡坡上根本没有路,何况在齐腰深的积雪里行走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每跨出一步都相当于在做全身运动,要爬上去真的让人望而生畏。老邓那句经典语言:“大家小心点啊,滑下去就可惜了哟!”让我过度紧张的心情放轻松了许多。一路上我们手脚并用,在这短短的2OO米路程上竞花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海拔4690米的垭口。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40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原以为到了垭口就完成了整个行程的一大半,站在这里才知道对我这个有恐高症的人来说,更艰难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所谓垭口只不过是一个冰川的切口,要下去的那一面垂直悬空,只有一个近50公分宽的石缝刚够一个人攀附着穿过,往下则全是七、八十度的斜坡,看得我一阵心惊胆颤。垭口上的这顿午饭让饥肠辘辘的我食不知味。
   一直押后的张大叔换到我的前面,他一手抠住岩石,一只脚踏着一块凸出的岩石上,侧着身子把我接下了垭口。垭口的另一面是阴山,积雪更厚更松,一脚踩下去,整个人的二分之一都陷进雪堆里不见了。雾气从的四周的山谷涌上来白茫茫的一片,前面的人变成了一个个小黑点。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42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雪水开始浸透衣服、鞋子,体温迅速下降,四肢已经不受大脑控制了,我不断地滑倒在雪地里,张大叔紧紧地抓住我,以防滑下山谷。往下走,我滑倒的频率越来越高,最后索性坐在雪地里往下滑,倒是快了不少。在与雪面及石块的高速磨擦下,屁股受尽了折磨,却始终看不到终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茫茫的雪与雾的空间。
   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看见了谷底葱绿的树木,那一刻,我好像又回到了人间,心中突然升起一股对凡尘俗世热烈的爱恋。来到谷底,老邓已经燃起了一堆篝火,我瘫坐在火堆旁边,浑身打着哆嗦,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当身体慢慢缓过劲来的时候,树林里弥漫着晚饭的香味。这顿饭真是人间美味啊,没想到方便粉丝也能吃出这么鲜美的味道来,大家咂巴着嘴分食了最后一滴汤。我心想以后绝对不会为了计算什么卡路里而挑食了。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44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6月1 4日 眼睛比双脚更忙碌
8:30营地(长坪沟底)——羊满台—一水打坝——1 4:OO 木骡子——两河口—_上干海子——下干海子
   ——1 8:30 喇嘛寺(全程22公里)

没有路,只能沿着长坪河向下行走,时而过原木搭成的独木桥,时而穿荆棘丛生的灌木林,因为雨水的浸泡,道路相当湿滑。摆摆在过一个小桥的时候不慎掉入了河水中,刺骨的雪水将她的裤子全部浸湿透了,她却在寒冷中坚持了一天。
   河谷渐渐地开阔起来,河水在滩地漫开,淹没了青草,只露出团团小的草垛,行走其间,好像在练习梅花桩。跳行中走过羊满台,没看见牛羊,却看到满地的牛粪和亮黄的野花,真是“雪峰与云雾相依,牛粪与鲜花共存”。碧绿的河水流过赤色的鹅卵石,马蹄草巨大的叶子低垂在水面上,河边低矮的灌木盛开着紫色的花儿,纯净的小河在这里竟然也变得妖艳惑人起来。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45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从此开始,沿途美景如画。翠绿的草地上点点白雪映衬着各色的野花,硕大的黄花像极了郁金香,摆摆称之为高山郁金香;粉色的花儿独开在岩石下,完全没有一点野花的随便,好像花圃里园丁种植的那么娇美,只是不知到了城市里它是否还能开得如此自由。
   河水在水打坝变得平缓起来,在平坦的河道上划出一个漂亮的S型,明镜似的聚在山坳里,她似乎心醉流连于这里的美景不想离去,故意不紧不慢地流过,延长自己在雪山环抱的仙景里逗留的时间。河床被分成两大块绿洲,几只白鹭自在地飞起降落,与只知埋头苦干的牦牛各得其乐。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53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从米亚罗到四姑娘山

领队: Musa    参加人员:老胡、Hei dy、菜紫花.
徒步线路:理县扑头镇一毕棚沟一沟尾垭口一杉树林一卡子沟一木骡子一喇嘛寺
菜紫花/文·图

从成都西门车站乘车五个小时到达了理县杂谷脑镇,在车站对面的小饭馆里点了三菜一汤作为旅途疲惫的犒劳。普通的茴香茄子、干烧香菌~萝卜汤被当地的藏族同胞做得好吃的不摆了。
汽车沿着岷江的支流杂谷河经过扑头镇进入了毕棚沟景区。毕棚沟在普通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专业地图一般叫309林场,它实际是岷江水系梭罗河的一个分支,属米亚罗景区的一部分,直到如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进山的沿途是嘉绒地区典型的石屋建筑和美丽的山水画卷,可进山的时候却是雨季,一点也不写意。车行到一半,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大家不禁开始担心几天的穿越行程。雨越下越大,缓缓的山坡已经让汽车不堪前行,终于在一个陡坡下我们告别“交通腐败”,开始了几天的艰难徒步穿越

 

从成都西门车站乘车五个小时到达了理县杂谷脑镇,在车站对面的小饭馆里点了三菜一汤作为旅途疲惫的犒劳。普通的茴香茄子、干烧香菌~萝卜汤被当地的藏族同胞做得好吃的不摆了。
汽车沿着岷江的支流杂谷河经过扑头镇进入了毕棚沟景区。毕棚沟在普通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专业地图一般叫309林场,它实际是岷江水系梭罗河的一个分支,属米亚罗景区的一部分,直到如今仍是一块处女地。
 


--------------------------------------------------------------------------------

从米亚罗到四姑娘山


--------------------------------------------------------------------------------

领队: Musa    参加人员:老胡、Hei dy、菜紫花.
徒步线路:理县扑头镇一毕棚沟一沟尾垭口一杉树林一卡子沟一木骡子一喇嘛寺
菜紫花/文·图

   进山的沿途是嘉绒地区典型的石屋建筑和美丽的山水画卷,可进山的时候却是雨季,一点也不写意。车行到一半,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大家不禁开始担心几天的穿越行程。雨越下越大,缓缓的山坡已经让汽车不堪前行,终于在一个陡坡下我们告别“交通腐败”,开始了几天的艰难徒步穿越。


雨夜 火种.

   第一天露营地选在了海拔2850米的溪流边的沙滩上。大石头搬开,铲子铲平地面,两个男生生火,我和Heidy在树桠上采来“素蝴蝶"和“松萝”准备加到红烧扣肉罐头里,可是老天爷不长眼,刚升起的火三下两下就被浇熄了,只得悻悻回到各自的帐篷嚼压缩饼干。
   第二天雨停收拾好行装已是正午。刚背上包就开始感觉腿发软、脚打滑,喘气不停,还不能让大家看出来,只有不停掏出相机拍照借以掩饰自己的娇气。老胡拿出军用指南针朝着太阳的方向看了看,决定从西边的原始森林进入。地上一尺多深的苔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树桠和枯木,偶尔看见几个蘑菇长在不起眼的地方,走在林中树干上到处都是昨天才认识的“素蝴蝶’’、 “松萝”和橙色的苔癣。
   花了一、两个小时越过无数叫不上名的植物和参天的松树,终于走出森林沿着低矮的草地和溪流前进,可直觉告诉我方位不太正确,好在在前面的溪流较缓,马上渡河还可以纠正错误。男生把背包运过去,我和Heidy换上短裤拄着手杖在冰凉的雪水中摇摇晃晃地涉险过河。接下来又是一片望不到头的更加茂密的原始森林,天空又淅淅沥沥地飘雨了,时间紧迫,如不马上走出森林麻烦可就大了。顾不得树枝挂头发了,掩头遮面飞快向前蹿,半小时后终于看见了开阔地:山谷中一条小溪像哈达一样从群山里伸出手来迎接我们,草地上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儿朝着我微笑,还有像野生荷花一样的植物在水边亭亭玉立,沙滩平整而安宁,山坡上到处都有平整的开阔地。兴奋得我们放松了心情,越过小溪时纷纷落水,全部变成了落汤鸡。


终于可以安营扎寨生火作饭了,可是我们带的打火机却找不到了,大家可都指望着今晚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晚饭啊!正在发愁呢,老胡慢悠悠的拿出自己的“丛林一号’’佩刀,揪开刀柄上救生筒,里面有一根两英寸的金属棒,然后去磨擦“莱斯曼”的挫刀,嘿!火种来了!这下好了,今晚的大餐就是松萝紫菜汤……

好奇的野牦牛

   昨夜的大雨下到第二天中午,由Musa和老胡烧火准备热牛奶,我和Heidy负责把潮湿的衣裤放到岩石上晒。高兴之余,Musa还操着大嗓门引吭高歌,我和Heidy终于可以拿出镜子给自己梳梳头了……
为了明天能翻越四千六百多米的山垭,必须把多余的食物和垃圾埋掉,只剩两天的口粮,然后做上记号,下次来的话这些可是战备物资哦。干完活,我突然发现对面的草地上一大群牦牛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我……我……躲躲吧?转身想溜到石头后面,可牦牛们在一头公牛的带领下飞快地奔跑过来,渡河时踏出的水花一丈多高,轰轰地几头牛转眼就到了跟前,这时候才发现人类的高声尖叫多么地无力和苍白,我跌跌撞撞钻进营地,胆大的老胡拿出一件衣服不停晃动,牦牛才慢慢地退回对岸。原来是我们随身带的盐惹的祸

高山上缺盐,动物老远就闻到气味了!我跑到溪流旁撒了几袋榨菜,牦牛们也缓缓地再次渡河埋头吃着榨菜。几袋榨菜对这群庞然大物来说简直不经一嚼,很快它们又回来了,站在离营地不远的地方恋恋不舍地望着我们,眼睛里透着好奇和期盼……
   黄昏时分到达海拔3560米的时候终于远远地看到了要翻越的垭口。晚上在布满星星的夜空中升起了红红的篝火,美美地就着烤鞋子的臭味吃上了一顿鸡汁浓汤、烧烤火腿、牛奶等美味食品。

山中传来马铃声

   沿着溪流上行,坡度很陡海拔高度上升得也快,大家气喘吁吁地走出沟谷向垭口前进,突然前路上出现了两条大的裂缝——泥石流形成的巨石沟!四人硬着头皮在一个个石头上摸爬滚打,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翻过第一个石沟,却看到Musa在巨石上正笑嘻嘻地看着我们三人的狼狈样。我疾步赶到巨石下仰面朝天倒在角落里,在冷冽的山风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忽听Heidy说:“你听!”凛冽的山风刮来隐隐约约的天籁般的声音,啊!哪来的铃声?一匹白马和一个黑衣女人从垭口慢慢地行来,大家都兴奋地跳跃起来了!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的晴空万里转眼变成了阴云密布,山风起劲地刮,零零散散的小雨点敲打着我们,得赶快翻过山去!大家迅速地背上包,分散开从不同的位置登山,这是最艰苦的路程!找到支撑点手脚并用一步一步向上移,难度大的地方就把身体趴在地上挪,反正现在是退不回去了,怎么也得前进才行,无奈之下用背包压靠着山体,仰面朝天,脚后跟踩住凸点,双手把握着平衡,一点一点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18:30,最艰险的路终于过去,但我们仍只能在这山梁上扎营了!

速降 滑草

   第二天9:30出发进行最后的冲刺。一鼓作气下Musa首先于ll:50登上海拔4644米的垭口,Heidy和我也先后到达。站在山上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的老鹰岩和鸡冠岩,全身每一个毛孔每个细胞都透着兴奋和愉悦,幸福和快乐原来就这么简单。
   在垭口的玛尼堆前留影后我们开始向四姑娘山景区的卡子沟下撤。卡子沟处在山的阳面,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小花,涓涓溪流还是大渡河水系的源头之一。
   17:OO,天空又零零散散地下起雨,山岩上连一块大点儿的平地也没有!而空中盘旋着两只老鹰正兴奋的鸣叫!为了不变成老鹰的美食,我们踩着石头和树枝寻找最后的生路,终于翻过卡子沟的山腰来到山另一面的长坪沟杉树林!
杉树林左边的草坡下是平坦的草地、沙滩和溪流,有办法了!把背包扔到杉树林中,由Musa在树林中接应继续扔包,直到把包滚到平地上。老胡在这时居然有闲心摘起野菜准备晚上煮野菜扣肉吃呢!我则是懒人懒办法,干脆坐在地上双手撑地,搞起了人工滑草。左前方的四姑娘山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在眼前,暗红色的冰川和蓝色冰川在山上显得异常秀美、神秘,这个角度的四姑娘山风光应该只是属于勇敢者的!
穿越成功了!吃完热气腾腾的咖啡上路,大家开始唱着歌骑着马舒畅地欣赏沿途美景:眺望远处白皑皑的雪山,冰川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清澈的小溪中哗哗雪水不停向前奔流,淡绿色的草甸上无数小花静静绽放,偶尔几只悠然吃草的牦牛漫不经心的瞄上我们一眼……无数的艰辛都值得!历经千辛万苦寻来的就是这种美丽的感觉!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过的世外桃源啊,今天我终于在你的怀抱中,只需要铭记着你的祥和、温柔和宁静就行了……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2-19 23:57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http://www.eastalps.com/hwyd-cy-03.htm
四姑娘山米亚罗神秘

穿越之旅(一)

2003-9-16 11:09:53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乡,距成都市235公里,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它们从北到南,在3.5公里范围内一字排开,从么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其中么姑娘为四川省第二高峰,与"蜀山之王"贡嘎山(7556米)遥遥相对,素有"蜀山之后"、"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人们常说的"四姑娘"多数时候也指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

  四姑娘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三沟一山"构成,即双桥沟、海子沟、长坪沟和四姑娘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长坪沟峡谷平缓悠长,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沟内16公里处,沟内有喇嘛寺、唐柏古道、枯树滩、干海子及飞瀑流泉奇石之景。

  米亚罗位于阿坝州理县境内,距成都263公里,以中国最大的红叶景区出名。米亚罗景区群山连绵,江河纵横,四季风光宜人。景区全长127公里,海拔1700米-3400米之间,红叶面积达3600多平方公里,比北京香山红叶景区大180余倍。理县薛城镇至米亚罗镇之间是红叶景观最集中的地段,国道317线横贯其间。

  景区内的毕棚沟距理县县城杂谷脑镇36公里,全长45公里,幅员面积1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5000米之间,融高原、湿地、峡谷风光于一体。古冰川、湖泊、泉水、瀑布、原始森木、奇山异峰、红叶、沼泽构成毕棚沟"原始天地"的"八绝"。境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冰川纵横,瀑布飞挂,山势险峻。这里植被茂密,生物种类繁多,1998年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0年春节期间,因为拍照片,我独自一人背包在四川泡了一个多月,发现了不少风光绝美却是人烟罕至的地方。在四姑娘山,当地藏民告知,长坪沟内有两条神秘刺激的探险路线。进沟口十余公里是两河口,顾名思义,这儿是两条溪流汇聚之处。往左边溪流方向前行有隐蔽的小道,中间要攀爬危险的岩壁,走上整整一天的时间,能够到达双桥沟的尽头――红杉林。沿右边溪流继续向上为长坪沟的延续,一直往北上行,其间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高山,全程100多公里,快行三天的时间,能够到达另一个著名的风景区――理县米亚罗景区的毕棚沟。这两条探险路线只有当地一两位藏民为采集珍贵的药材曾经走过,充满危险,但沿途却是难以形容的美丽。当时就让我心驰神往,回到北京之后,更是朝思梦想,再也无法安心。

  五一前,我终于做好出行的详细计划。临行前,将计划发到了常去的户外运动论坛,谁知道竟然一下子涌来了八十多人请求加入我的穿越。但因行程实在过于艰险,我狠心拒掉绝大多数,最后只有十人编入了穿越队伍。仍有三十多人要跟着前往四姑娘山,说是穿越不成,游览也好。最后这些人合在一块儿,号称"腐败组",自然穿越的十人也就被叫成了"自虐组"。

  我们终于上路了,"布鲁狼"、"西南方"和我,几个组织者终于长吁一口气,以为万事大吉了,谁知道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中午时分,在距离著名的巴朗山垭口还有六十多公里,山路刚刚变陡的时候,我们这辆看起来光鲜的大车就喘着粗气停了下来,车开锅了,一帮人只有全体下车步行。此后的情形就可想而知,大车和我们都是走走停停,到最后干脆是只要上一个人就开锅。众人只有上演一出混乱大逃亡的闹剧,一路或是拦车或是步行前往四姑娘山。可怜的我,和十个女孩子挤在一辆面包车上,临近海拔4500米的巴朗山垭口,车无力上行,我只有牺牲自己,跳下车狂推这辆载着十一人的小面,郁闷之极!

  经历这番接二连三的折磨,本来预定中午抵达四姑娘山,结果直到晚上9:00pm众人才陆续汇齐。匆匆在长坪沟口的饭馆吃过晚饭,少数几人当夜留此住宿,其余一行三十余人背包连夜进了沟。

  一路月光如水,远方遥遥可见的么姑娘峰在月光下泛着清辉,显得异样神秘,敬畏之心便油然而起。今晚预定扎营地点为距离沟口8公里的二道坪,但可能因为高海拔负重行军且白天过于疲累的缘故,众人刚开始还有小声交谈,以后干脆都沉默不语,低头赶路。走到后来,我这个以自虐出名的骡子也觉得快吃不消了,所以当看见喇嘛寺的破败砖墙时,我毫不犹豫宣布今晚扎营于此,众人此刻连欢呼的力气都已经没了。
 
四姑娘山米亚罗神秘

穿越之旅(二)

5月3日7:00am,自虐组十人陆续钻出帐篷,点燃气炉烧水做早饭。我则抓紧时间在喇嘛寺周围拍些照片。喇嘛寺建在山麓一块平坦的坝子上,方圆数百平方米,多数建筑都已经残破不堪。这儿在70年代以前是当地最大的一座喇嘛庙,每逢跳锅庄等节日,前往藏民络绎不绝。可惜寺庙毁于文革,今天只能从眼前的断壁残垣想象当年的盛况。

   8:00am,自虐组准时出发。此刻,腐败组的大队人马仍然处于香甜梦乡,估计昨天的黑夜狂奔已经拖垮了不少人。后来听说腐败组又分成了若干小组,有腐败一组,二组,还有号称超级腐败组的,就是这个超级腐败组,仅到了上干海子即行返回。只能腐败透顶来形容,也太对不住我为他们省下的35元每人的门票和60元一顶帐篷的杂费。

   因今天计划全天狂奔,争取天黑前赶到长坪沟尽头,将昨天损失的时间追回来,还没有上路,每个人都已经明白,今天将是一个"恐怖之日"。长坪沟尽头的叉子沟距离喇嘛寺30余公里。喇嘛寺海拔3400米,叉子沟海拔3798米,单从高度而言,上升幅度并不大,但高原地带又该另当别论,且每个人的背包里又塞满了帐篷、睡袋、防潮垫、炉头、燃料、冰爪、四天的食物等等各种必需的物品,更有甚者如我,连Eos5相机、Sigma专业镜头、Manfrotto三脚架之类的腐败物资都给背上了,自然走得极为辛苦。晕天暗地之际,难免要问自己"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折磨自己?"。幸好一路上风景甚美,这才能让我们稍稍得到安慰,也让我能给自己一个过得去的回答。尤其过木骡子,到么姑娘峰的北面之后,长坪沟中已经是少见人烟,这儿也是游客们所能到达的最远点,风景愈加秀美,我停下拍照的次数也是愈加频繁,以至于快引起众人"公愤"。在木骡子,前一天约好的藏族向导小何赶上了我们,在前领路向着长坪沟的深处前行。

   沿途都是雪山冰川、沟谷流水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溯着溪流一直向北上行。4:30pm,到了地图上标注的洋万台沟,此地距离沟口近30公里,从此处沟谷转折向西北,转折处是一片高耸入云的雪山。我们寻着依稀的小路朝着叉子沟继续痛苦的行军。中途碰上了几个采药人,被告知前方叉子沟垭口积雪很厚,很难登上去,并劝说我们退回去。此地高山盛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这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收入。

   还没见到垭口,我们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回。稍事休息后,继续赶路。7:00pm,经过整整11个小时的徒步,我们终于到了长坪沟的尽头――叉子沟口。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景致就如世外桃源一般。三面雪山环绕,中间溪水潺潺,两岸山林青翠,牦牛三三两两散布其间,还有黄昏飞鸟的影子。众人皆沉醉其中,一天的疲累和痛苦在这个时刻仿佛也得到了补偿,不再有人问自己"为何来自虐?"。

   风雪之夜,帐篷中度过的生日

  昨夜入夜之后就一直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昨日的全天狂奔的确过于自虐,本来计划是今早8:00就出发,结果众人一直瘫在帐篷里不肯挪身,最后出发时时针已经指向10:15am。

   叉子沟名为沟谷,实则一极陡的山坡,此刻雨后初晴,沟谷多数地段仍然是云遮雾罩,山坡上部便隐没在无边的云雾之中。一道水流极大的瀑布便从云雾中冲出,在山坡上留下深深的沟槽,流水顺着沟槽一直汇入沟谷溪流。瀑布左侧,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路,若非向导带路,相信我们也不会留意到。自虐组一行十人,沿着几乎陡直上升的小路,开始了一天的艰苦登山。背着硕大的登山包爬这样的坡,除了"自虐",我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众人皆是痛苦不堪,此后一路无语。当然,景致的美丽与痛苦的程度是呈正比的,累得死去活来之际,眼里见到的景色也是让人惊艳不已,山下沟谷流水曲折回环,身后远方的雪山大美无言,天空云彩风云变幻、波澜壮阔。 就在这半是痛苦半是享受的处境中,下午2:00pm,我们上到了4200米的位置。这是这个时节的雪线高度,从此处往上,就是一片莽莽的冰雪世界。

   在一处凸出的雪地,众人都换上了冲锋衣裤、雪套等登山装备。稳妥起见,向导小何和吴大畏二人先行上前探路,我带着其余六人随后跟上。李一丹和布鲁狼二人则因将装备借给了向导暂时留守原地。前行的路途积雪极厚,每一步都是没过膝盖,甚至没到大腿。一米五的雪杖试探着点下去,只差将手伸进雪里也是无法探底,从旁侧大片的雪窝来看,只怕两三米厚的雪层还不止。这样的雪地行军无疑极其耗费体力,尤其行不多远,坡度也变得陡起来。远远看见小何和吴大畏二人受阻于一处陡峭的雪坡,一次次努力,一次次从雪坡滑下。再抬头看天,阴云已经迅速翻涌过来,刚才还清晰可见的雪山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想起当地人说过山上一过下午两点就会变天的话,心里升起了不祥的预感。阴云顺着山谷扑将下来,卷起漫天风雪,小何和吴大畏二人随即没入风雪之中,紧接着是我们自己,两三米开外就已经看不见任何人影。风雪之中,远远传来留守人员惶急的喊话。显然多数人此前都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暴风雪场面,不免惶恐,队伍前后相互大声的喊叫,却是谁也无法听清彼此到底在叫什么。我依稀记得不远有巨石可避风,乘着风雪减小的间隙,将队伍收拢在大石背后。众人都是惊魂未定。这种情况下,显然强行穿越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大家做了简单讨论,决定六人留守,当夜扎营于此。余下四人,或因装备,或因体力,跟着同样缺乏登山装备的向导就此下撤。感谢下撤的兄弟们,将我再也无力背负的物品背了下去,很难想象背着三脚架完成此后几天的艰苦穿越。

   当夜风雪极大,躺在帐篷里,听着帐篷外呼啸的风声,不免庆幸有这样一块巨石可避风雪。饶是如此,半夜仍需得不停敲打帐篷壁,避免大雪堆积压垮我们的帐篷。

   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就在这样的风雪之夜,在伙伴们的祝福声中,我度过了这个特别的生日!


四姑娘山米亚罗神秘

穿越之旅(三)


毕棚沟如仙境般展现眼前
  早上起来,发现帐篷门只差被大雪封住,靠着巨石搁放的背包也被埋得只剩一角。手忙脚乱收拾完营地,5月5日8:00am,众人又开始了比前几日更为痛苦的雪地爬升。因为昨夜的风雪,坡面上积雪极厚,坡度也大。可怜的吴大畏和布鲁狼,因为身大力沉,体轻的李一丹踩下去只到膝盖,这两人却是非到大腿不可,甚至到腰间,便一直以游泳的姿势在雪坡上苦苦挣扎。以至于最后有这样的总结,"游泳是登山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余众人多以跪膝爬行的姿势向上攀登,沉重的背包每每将整个身子压入雪中。 中午12:00是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我们先后登到了海拔4644米的垭口。昨夜营地海拔4200米,不到300米的高差,花去了我们整整四个钟头,可以想象一路的艰辛!

   垭口是阿坝州小金县与理县的分界线,一过垭口,便进入了米亚罗景区的范围。遥远的浮云之下,隐隐绰绰的沟谷山林流水,便是想象中的毕棚沟,因为距离遥遥,云雾缥缈,无法看清,只能去想象它的美丽。垭口风很大,我们不敢多做停留,很快结组下山。此后的下山路并不轻松,因毕棚沟在雪山北面,积雪更厚。不时有人陷入齐腰深的雪坑,无力自拔,只得由后人挖将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U型山谷,谷地中的积雪据当地人言有一楼高,这边人家修的可都是高大的石碉楼,我们不敢造次,小心地沿着雪坡斜切下降,避免陷入未知的大雪塘。

   2:00pm,下降到一处平缓台阶地,中间有一处凹陷的石坑,又累又饿的众人都赶了过去挤着吃了点面包和果酱,这就算是我们的中饭了。很快又要出发,我在队伍前面带路,走过十来米的平地,雪坡突然转为70度的陡坡,站在陡坡尽头,此时阳光正好,北面山下的毕棚沟如同仙境般展现在眼前,依稀可见谷底曲折的溪流,青翠的杉林,两侧是巍峨矗立的雪山,云雾如丝带漂浮在山腰,狭长的沟谷一直延伸到天尽头。看到这样的天地,我的心被深深震撼,却是默默无言。

   我们不敢直线下降,还是走一条很大的弧线斜切下山。海拔愈降,积雪也变得愈加潮湿,每一步仍然是没过膝盖甚至更深,雪水便一点点地顺着雪套与冲锋裤间的缝隙流进鞋里,这时候,纵然人人都是gore-tex防水鞋也无济于事。下午4:00pm,在每个人的防水鞋都变成水桶之后,终于下到毕棚沟源头。源头所见让我想不出用什么词来形容,只能不停地按动快门,将这一切都记录在胶卷上,或许这就是我爱上摄影的原因,在你无法言语的时刻至少还能用它记下这美妙的一刻。

   当夜,我们在一个四面环水的石滩用枯枝升起篝火,不是烤肉,而是烤鞋。可惜没用镜头记录下这可笑的一幕:六人挨着篝火围坐一圈,一人手里举着一双登山鞋做烤肉状。其中几人更是面目狰狞,这就是过雪山没有涂防晒霜的下场!

在天堂的狂奔

  除了乔小牧,这个远道从上海赶来自虐的女孩子,早早钻出帐篷看到了绝美的日出金山美景,但她在前日已经委托下撤人员将她的eos5相机带走了,其余人在日上三竿前都处于昏迷状态。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谁也没有拍下这壮观的美景,所以乔小牧说她自己边看日出边抽自己的脸,所以究竟日出金山美到什么样的程度只能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想象。我相信极美极美!

   8:30am之后,我们拔营顺着毕棚沟清澈的溪水一路下行。溪流为冰雪融水汇聚而成,清可鉴人,却是冰凉透骨,中途几次脱鞋过河,泡在水里的脚便感觉不再属于自己。相较长坪沟而言,毕棚沟因人烟罕至而显得更为原始自然。中间溪水奔流,两岸山林葱郁,雪山夹峙,瀑布声不绝于耳。眼中所见便如天堂一般。我的心矛盾之极,一面想着长住此间,一面又因即将粮绝不得已狂奔,一步步远离这天堂。

   中午时分,已能看见砍伐痕迹。毕棚沟在80年代以前属于309林场,当时林业是阿坝藏族自治州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相应滥砍滥伐的情况异常严重,以至于在这样的深山老林,我们都能随处见到被伐倒的参天古木,让人痛惜不已。这些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大树,被人砍倒之后,因为路途遥远,搬运不便,几十年来便一直倒伏于此,树上长满了湿滑的青苔。幸好此后禁止伐木,309林场也改叫303林场,改伐木为种树了。

   4:00pm,经历了近八个小时的狂奔,眼睛一直在天堂,可是胃却在地狱煎熬。由于分组时的疏忽,我们这队穿越组背了无数炉具燃料,却只带了压缩饼干,下撤组则是恰恰相反。两组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幸好我的运气一向不错,呵呵,在每个人都开始晕天暗地的时候,前方土公路边出现了一辆卡车!"算你们运气",司机这样告诉我们,因为林场来了领导视察,于是大家出来种树,开车深入到此。不然我们将需要继续狂奔30公里才能到林场。就这样,我们挤在这辆颠簸得不能再颠簸的卡车上赶到了林场,并继续搭这辆车出林场到了理县县城杂谷脑镇。此后连夜包车在5月7日凌晨2点回到了成都。 (完)
 




作者: truecolor    时间: 2004-3-4 02:00     标题: 四姑娘山系列

很不错!






欢迎光临 『风行户外论坛』 (http://www.szfx.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