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打印本页]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46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下面的游记是转贴的。图片则是在网上下载的,也不知道是谁拍的。

冬日庐山  
叮当
转眼又快到元旦,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将来,庐山又要下雪了吧,银妆素裹,冰清玉洁。我太懒,已过近一年才交作业,沉淀的记忆却也鲜活。

因为国庆没有出行,心里一直躁动不安,盘算着元旦一定要出去走走。在网上看到庐山的雪景,立即被打动,算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就决定去那里了。
阿丙和皮儿也一起去。我们三人有好几年不曾一起出门了。阿丙中午从泉州赶到厦门和我碰头,皮儿自己从福州出发,到九江再和我们会合。

买的是硬卧,中午的火车,下午的班上不成了。阿丙买了一大堆零食,一路上吃个不停。头有些疼,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晚上早早睡下。夜深,火车全速前进,轰隆隆的声音极有节奏,身体随着那节奏轻轻摆动,迷迷糊糊地半睡半醒。有人在车厢里小声说话,还有人抽烟。
距离上一次火车旅行,已经五个月。感觉却象是五年前的记忆,闷热的车厢,两个人在硬坐车厢里过夜,头挨着头打盹,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和头发。过重的行李,赶时间拖着在地上奔跑,几乎断掉的手臂。
相比之下,这次的火车很干净,也不拥挤,因为是卧铺,秩序良好。

到达九江是早上。买好三号中午回厦门的硬卧,心里很踏实。卖票的女子大概心情不错,九江到厦门的这趟车一共六张卧铺,她给了我们两张下铺。
冬天的九江,空气干燥寒冷,城市笼罩在一片片灰蒙蒙中,衣着臃肿的人们匆忙地赶路,公交车却悠闲,不紧不慢地行驶。

坐了巴士去汽车站,皮儿在那里等我们,她比我们早到。询问了车站,发现最早上庐山的班车要中午才有。不想包车,决定先在九江逛逛,毕竟那里是皮儿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那一年的抗洪抢险,皮儿被派做前线记者,在九江大堤上度过了难忘了一段日子。让我羡慕不已。
九江是个典型的内地城市,我们找休息的地方,居然有一家西餐厅,在街道的拐角处。里面的装饰也还雅致,木桌上铺着绣花的素色桌布。只是菜好咸。
然后坐车到九江的长江大桥下,皮儿故地重游,自有不少感慨。江边一座小小的寺庙,进去稍微参观。遇到几只恶犬,提心吊胆地匆匆出来。

公路绕山而上,通常是180度的急弯。不少地方的积雪尚未融化,车轮压过吱嘎地响。松树上满是冰凌,在阳光下那么晶莹,仿佛进入童话王国。路面上残存着些冰渍,司机照常飞快地行驶,转弯时常常把整车的人都甩出去。我有点晕车。
很快到达山顶。牯岭是建在山顶的一个小镇,镇中心的街心花园中有个标志性雕塑,一只牛。以此为中心辐射出去许多景点。
街道依山而建,多数楼房都要经过长长的台阶方可达到。我们小心翼翼走在冰封的台阶上,寻找合适的旅店。虽然冬季,牯岭镇的房价依然贵得惊人。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匡成酒店住下。三人间一晚180,带卫生间有暖气的房间。

天色还早,决定到附近的花径去看看。花径离镇子只2公里,在如琴湖畔。如琴湖,顾名思义,形如提琴。而花径之名来源于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
我们沿着石板小路前行。冬天没有桃花,花径完全被白雪覆盖,夕阳懒洋洋地洒着光芒,映红了如琴湖的水。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岛上多鸟,不能逐一叫出名,只认得两只孔雀,骄傲地开了屏。
从另一侧的山路走回镇子。天色完全黑了。到一家小饭馆点了几道菜。影象最深的是石鱼炒蛋,当地的一道特色菜。牯岭的菜不便宜,因为据说很多东西要从山下运上来。
饭后在街上闲逛。晚上气温更低,心想幸亏要了有暖气的房间。街上人很少,多数店铺都已打烊。偶尔见到几个游人,听口音也是江西本地人。
经过庐山电影院。那里每天晚上播放电影《庐山恋》,据说已经放坏了若干拷贝,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镇子里每个十字路口都有醒目的路标,提示各个方向的地名。让人不至于迷路。昏暗的灯光,三个人手勾着手,好象回好了很多年以前。那时候,我们很年轻。
回到旅店,洗澡,看电视,查地图商量第二天的行程。吵闹中渐渐睡去。

计划5点多起床,闹钟响了以后拉开窗帘,黑糊糊的一片。转身又睡,再醒来已经6点多,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吃了前一天晚上买的点心,带着些吃的喝的出发。
路过街心花园的那头牛,皮儿给我拍了张照片。那天是我的生日,28岁的生日,我是属牛的,那雕塑正好应景。只是天色还暗,效果不是很好。
一路翻看地图,计划先爬山到一个水库,然后再翻山徒步到三叠泉以及五老峰。问过多个行人,走了一段弯路,我们终于找到正确的山路。路的右侧原本是溪流,大小不一的石头步满河床,山上气温低,雪几乎还没溶化,还有巨大的冰凌。我们一见就欢呼着奔过去,玩雪,变换姿势拍照,折腾了好一会儿才继续上路。
因为那雪和冰,没睡够的三个人清醒了,唧唧喳喳地又说又笑起来。我们开始说西藏,说到那里的卫生间。干脆自己做个罩子带着吧,就象饭桌上的那种,不过顶上要开个口,好让头露出来,以便看看周围的动静。三个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出这结果,满意地哈哈大笑。

雪后的晴朗天气,大月山水库的水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微微的波鳞。枯水期,绿莹莹的水浅浅的,有的地方露出累积多年的淤泥。远远近近的树,都是松树。站在山顶远眺,对面山峦起伏,朝阳犹如一个火球,散发出暖洋洋的光芒。脚下是深不见底的山谷。
山顶只有我们三人。皮儿说,今天是你的生日阿呆,我们对着山谷祝你生日快乐吧。
三个女子并排站立,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叫: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清脆的回音荡漾在空气里,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有生以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没有鲜花,没有蛋糕,没有DOVE。却让我不会忘怀的一个生日。

接着赶路。欲经过水库边的一条小路上山,可是才走几步,小路尽头的院子里突然蹿出三只恶犬,冲着我们汪汪大叫,跃跃欲试地准备进攻。
我吓坏了,从小就怕狗,有过几次被狗咬的教训,忍不住后退几步。他们俩胆子大些,却也敢盲目往前。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阿丙冲着院子大叫,有人在吗?连续叫了十多声,也不见人的影子。
我们试图寻找别的上山途径,在水库周边侦察许久,发现那个院子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我们要想去三叠泉,一定要冲破三只恶犬的封锁线。
那三只狗得寸进尺,见我们退缩,居然一步一步向我们压过来,边踱步边嚣张地狂吠。院子里终于有人出来了,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我们拼命对她大叫,可是她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
相持足足半小时以后,皮儿终于受不了了。她的胆量让我佩服不已。皮儿在最前,阿丙其次,我在最后,慢慢向院子靠拢。狗们明显欺软怕硬,一步一步后退了。院子里出来了一位大嫂,叱呵几只狗,热情邀请我们进屋。
我胆战心惊得跟在后面进了院子,狼狈地左顾右盼,担心被狗偷袭。

大嫂的丈夫做向导,带我们越过那座山。山路被雪遮掩,依稀可辨,加上多条岔道,若没有人带路,我们很可能迷路。向导在前面走得很快,有点陡峭的坡,冻结成冰的雪覆盖起上,得小心地迈步。
到了山顶,给我们指明下山的方向,向导先回家了。太阳完全出来了,这一面是阳坡,积雪差不多都溶化。我们沿着一条干涸的水渠下山,路面上厚厚的落叶,枯黄的枫树叶子,堆满水渠边的小径,踏上去扑哧扑哧的声音。两旁是灌木,和芦苇,还有一些爬藤,很多地方遮盖了路面,看得出来很久没有人来过。路况时好时坏,有时是平坦的土路,有时候是尖锐的石头,脚底开始疼。
走得热了,三人都脱了外套。无言地赶路,感觉下山比上山更难更久,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嘀咕着是否走错了路,仔细回想向导的话,确定的确没有偏离水渠。
终于看到一排平房,掩隐在茂密的树林里。砖房,一排的小木窗户,木门。轻松地靠近,快到门口突然发现屋前躺着一只狗。这只狗比前面遇到的恶犬更可怕,不声不响地等我们上钩呢。依然后退几步,不过有了前面的经验,胆子也大多了,一边看着它一边走到最近的房间前敲门。
请了热心的男子做向导。得知我们是从大月山水库翻山过来的,向导大吃一惊,就你们三个女的?他说,那条路好久没人走过了,因为前几年有游客在那里被害,扔到水渠里,那条山路人们都不敢再走。
一听这话三个人都吓坏了,回想走在那条路上的情景,很是后怕。尤其是我,这条路线是我提议的。还好平安无事。

再走了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向导所住的村子。山里的小村庄,有大片整齐的茶园,绿油油的灌木长势喜人。一个小巧富庶的村子。
从村子到三叠泉的路是旅游公路,铺着石板,走起来颇轻松。只是气温越来越高,丝毫感觉不到那是冬天的庐山。

三叠泉是庐山很晚才被发现的景点,也是最有特色的地方,必须先登到峰顶,再沿着陡峭的山体深如山谷底部方可达到,这也是早年三叠泉不为人知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今这条艰难的路已有台阶可循,难度减少了很多,但来回六千级的台阶还是令很多人忘而却步。
爬到山顶也还容易,进入谷底就不那么简单了。台阶建得很窄,很多地方连半只脚也容不下,只能侧身横放双脚,倾斜的坡度大概在七八十之间,而且长长的一眼看过去头发晕眼发花,必须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时间久了有眩晕的感觉,双腿也因为紧张而僵硬。
路边有许多竹轿,轿夫们坐着在休息,冬天的游客不多,见了我们几个女子,他们纷纷上来招揽生意。听我们说不用,他们都笑,现在不用,一会你们就知道厉害了。我们不再言语继续赶路。
据说庐山的轿夫因为常年负重上下山,寿命会因此缩短。心里有点儿难受,真不明白开发旅游对他们来说是好还是坏,如果不做轿夫,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做另外一份工作会更苦还是轻松?收入是否也可以养家糊口?
很多名山都有轿夫,抬着那些体力不支或者懒惰的人上下山。庐山的轿夫也有很长历史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坐在地上抽烟,聊天,等着要坐轿的人,很满足的样子。
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幸福也许是很简单的事。

终于到了。冬天是庐山的枯水期,著名的三叠泉水量非常小,只有几股细流在山崖上缓缓流动。我们简单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互相捶腿捶背放松一下。
泉水底下有个圆形的水池,盛着山崖上流下来的泉水,因为天冷结了冰,有的冰融化了一部分,在水里漂浮。我好奇地去摸了一下,刺骨的寒意立即从手指流向全身。
山谷里很潮湿,从早上出门到那时已经差不多6小时,只吃了几块DOVE,我们都饿坏了。幸亏有家小店,只有盒装的方便面,那时候觉得真是人间美味,一人泡了一盒,坐在长条凳上捧在手里,门外烟雾蒙蒙,把自己埋在热气腾腾的面汤里,好温暖。
返回的路需要很好的体力,阿丙和皮儿也坚持着自己走到了山顶。我们都热得脱了好几件衣服,喝光了所有的水。山口的风很大,阳光也好,我们在那里稍做休息,大声地笑,引来其他游人的眼光。

然后准备上五老峰。这个名字和我们学校后面的山一样,感到很亲切,不过登山的难度却是大多了。
也多是台阶上山,一眼望不到头的石板台阶,三个人都怕了,走一段歇一会,慢慢地磨。山上都是松数,景致大概和黄山有些相似,每座山峰分别以云海,雾海,迎客松,五老洞和怪石见长。整个山脉里只有我们几个人,冬天里松数已经掉了松针,满地的枯黄松针,踩上去软绵绵的很舒服,松果挂在树上,偶尔掉几个在地上,可惜见不着松鼠。
很喜欢第五锋的待晴厅,一个立在山口的古老亭子,等待晴朗的日子,多好的名字。

下到山脚又累又饿,再没有力气走到计划中的含蕃口,在唯一的小店买了堆零食,租辆车上路。那段路大概走的人很少,路面还积着厚厚的冰,车子在盘山路上一直打滑,我们都提心吊胆的。
上到山顶,已经是傍晚,风刮在脸上生疼,雾气很重,能见度度很低,草草眺望了下远方就下山了。

晚饭吃的是鱼头火锅,还有别的几个菜,在冬天的庐山,这算是很丰盛了。
然后我和阿丙去洗头发,皮儿先回住处。
后来我一个人到街上找网吧。庐山上的网吧不多,找到一家却人满,告诉我别处还有一家。按所说的去找,天色很黑,没有路灯,偶尔几个行人,花费了半个小时也无所得,只得放弃。
经过街心花园,那里居然有人在搭帐篷,一个男孩正在那里支外帐。这次出门原本是想在山上露营的,不过阿丙和皮儿都不习惯,没有经验,所以我一见到有人搭帐篷就特别兴奋。走过去和那个男孩说话,他们是从庐山的另一侧徒步上山来的,走了两天。
说着话他的同伴回来了,3男2女。
他们带的家当很齐全,作饭吃了准备宿营。帐篷搭好了以后周周和孔孔邀请我到里面做客。我们在帐篷里完跑得快,不知道怎么的他们俩一直输,我乐得嘴都和不拢。突然我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不会输,我大声喊出来。他们俩呆了一下,然后笑了,一起对我唱起生日祝福的歌。那是一首很好听的歌,不是通常唱的生日快乐歌,后来我问起,孔孔居然说不记得那歌了。

时隔一年,今天又是我的生日,一年前的那个夜晚在帐篷里打牌听歌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偶然的相遇,真挚的祝福,那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生日祝福歌。庐山之行意外的收获。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48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的四季
------------------------------------------------------------------------



春天,冰裹桃红,雾绕青峰,若梦若幻;

夏天,千山滴翠,万木浓荫,云舒云卷;

秋天,桂子飘香,枫叶流丹,疏峰吐月;

冬天,苍松傲雪,寒梅破冰,银装素裹。

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八个字道出庐山的精髓和品位。



庐山的气候
------------------------------------------------------------------------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气候状况受到大范围气候状况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以牯岭为参照系,年平均气温为11.5℃,比同纬度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低5~6℃,与北京年平均气温11.6℃几乎相等,这相当于牯岭纬度向北推移10°。盛夏时,长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阳湖盆地一片热浪,而庐山虽处于这片夏热中心,却与"长江火炉"形成鲜明对照。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这与自由大气气温垂直递减(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气状况下,夏日午后最热的时刻,牯岭气温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故而有"清凉世界"的美誉。有趣的是,牯岭的英译文Kuling便是从英语Cooling(清凉)一词演变而来的。

  庐山是一座中山,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却具有山地气候特色,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牯岭的四季,同山下九江、星子相比,夏季短85天,7月进初夏,季节开始落后一个半月,"走走过场"便悄然而去了;冬季早早"叩响山门",提前一个月来临,延后一个月迟迟不愿结束,冬季几乎比山下长两个月;春季姗姗来迟,三月桃花四月开,明媚的春光常常伴随着云雾,使春光神"半抱琵琶半掩面";天高云淡的秋季,云雾偏少,显现庐山真面目的机会增多,和九江,星子相比,秋季的来去都提前一个月左右,而秋季的长短差别不明显。

  冬日的庐山,仿佛是耸立在江湖间的一座琼岛。牯岭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0.1℃,极端最低气温,也曾在水银柱-16.8℃的刻度上停留过。

  清凉美丽的世界,如同一个清秀美丽,文雅的少女,在等待着您!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49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特色食品


 
庐山石耳
   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   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并对“石耳气味甘、平、无毒,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明目益精。”的药用功能,作出详尽记载。 由于石耳其性清热解毒,可治吐血红崩,热结小便痛,白浊、白带、痢疾、毒蛇咬伤、火烫、牙痛、便秘等证,亦有降血压作用,吸引广大游客纷纷购买。

庐山石鸡
   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脑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   庐山石鸡昼藏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鸡由于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系肴中佳品,庐山各大旅游馆店中以石鸡为原料的菜肴比比皆是,其中“黄焖石鸡”就是庐山名菜之一。

庐山石鱼
   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   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   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   石鱼除庐山有外,在九江、宜春、赣州、吉安等地的山区都有发现,但以庐山石鱼质佳。“石鱼炒蛋”为庐山特产名菜之一。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香——爽而持久,味——醇厚而含甘,历来被饮者视为珍品。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具有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 ——朱德同志有诗云:“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0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
note(网名:note) 2003-08-20


 庐山雪景以圣诞节、元旦、春节时节为佳。此时的庐山被白雪、冰凌、雾淞妆扮得分外绞结,玉树琼花,满目银光,宛如玉洁冰清的童话世界。
  雾凇,也称冰挂,庐山冬日,每当云雾四起,气温又降至0ºC以下时,雾中水滴与冰晶便凝结在雾中的一切物体上,并不断增大,一时间,山峰、森林等物体便银光闪闪、茸茸松松,形成庐山特有的银色世界。
  庐山隆冬时节,每当淅淅沥沥的雨滴,不断在朔风里飘洒在树技、野草等物体之上,旋即成冰,形成越裹越厚、光滑明亮的冰壳,转眼间,处处玉树银花,这便是庐山雨凇。届时,庐山一派冰晶玉洁的北国风光。

  ·仙人洞·

  仙人洞为庐山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览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美庐·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
  “美庐”,曾是一处“禁苑”,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演化出的历史轨迹,与世纪风云紧密联系。无数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无疑予人视觉上心理上一种潜在的诱惑,无疑令人浮想翩跹。它日夜被包裹在漂浮的烟云中,令人神往,又令人困惑。如今,“美庐”敞开它的真面目,以它独有的风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游人。 ---(完)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1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气候特征


   庐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形独特、垂直高度相差悬殊,又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山上山下气候差异很大。一年中,具有四季分明,热量适中,季节偏晚,雨量充沛,风大雪多,冬长夏短等特点。
   春季温和,姗姗来迟,一般在四月下旬始春,也有一些年份早到上、中旬的,过早的始春,有时也会遇到春寒料峭、霜雪欺人的天气。春季的庐山不冷不热,日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妖娆的桃花,欺雪的棠梨花,幽香的兰花,火红的映山红相继开放。此时正值雨季,雨量可达全年平均总量的40%。天气多变,大有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天三变的姿态。时常有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之感。“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是指山上的春夏要比山下迟两个月,这有些夸张,按平均气温的统计比较,平均要双山下迟33天。
   夏季荫凉,匆匆而过。从7月上旬开始进入初夏,此时的庐山到处郁郁葱葱一片深绿,娇艳的大丽花、多姿的唐菖莆、一串红、美人蕉组成了万绿丛中的繁花点点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早晚气温只有20.0℃左右,午后最高气温很少过30.0℃,日平均气温在22.0℃左右。阴雨显著减少,夏季的降水量只占年降水总量的22%。多为雷阵雨,盛夏由东南方来的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凝成低云,千姿百态,遮避骄阳,暑气尽消,只是时间短促,一般到八月下旬就宣告结束。
秋季温凉,天高雨稀,从八月下旬开始进入秋季,也和多数地方一样,具有秋高气爽的特征,日照充沛,降水较少,其量占年总量的14%。常有秋旱出现,显现庐山真面貌的机会也最多。桂花飘香,百菊斗艳,猕猴桃、锥粟累满枝头。日平均气温由20.0℃逐渐降到10.0℃左右,气温日较差也逐渐增大。早晚景意甚浓。少数年份也会有秋雨绵绵状况。
冬季漫漫,素裹银妆,一般在10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开始降到10℃以下,时间长达五个半月,其中有四个多月的月平均气温低于5℃,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超过二个半月。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总量的23%。且多固体降水,最早初雪日是10月2日,最晚的终雪日是5月1日,积雪常达10cm以上。冬季雪压青松,天晴后一片璀灿夺目的琉璃大地,玉兰俏立,枝头红梅吐蕊,显得分外妖娆。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2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五老峰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3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黄龙潭冰瀑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4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基督教小礼拜堂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6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冰挂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7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冰松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8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雪景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8:59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冬日三叠泉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9:02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庐山地图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3 19:03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琴湖雪景
作者: 淡如菊    时间: 2004-1-14 01:21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组织一下吧!
作者: 沙漠之狐    时间: 2004-1-14 06:34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组织一下吧!!!江少!!看到你就想到你那美味的面条呢!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6 18:06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过年交通很成问题,不好组织啊。
我也很想去,在庐山下呆了好几年,却一直没上去,郁闷:(
作者: 沙漠之狐    时间: 2004-1-16 19:02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一起吧!!我能买到票!!你去不去?火车票310…汽车也是差不多…
这是年初一的价格!
作者: 江少    时间: 2004-1-16 20:16     标题: 冬日到庐山去看雪

下面引用由沙漠之狐2004/01/16 11:02am 发表的内容:
一起吧!!我能买到票!!你去不去?火车票310…汽车也是差不多…
这是年初一的价格!
我去不了。请看悄悄话。




欢迎光临 『风行户外论坛』 (http://www.szfx.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