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时也不知写些什么东西,总觉得该为这次出行总结性地写点什么东西,甚至标题都没想好。不知是昨的,一时头脑发热,就有了下面的一些文字,电脑上敲出来之后总感觉象是从哪里抄来一样的,呵呵。。。大家将就看看吧。
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么样的?
也许
永无尽头
我想
如果一直走下去
总有到头的一天吧
于是
我开始将脚步留在路上
有过泪水
有过笑容
有过痛苦
有过欢笑
有过孤独
有过喧哗
有过艰辛
有过成功
无论前方的风景如何
我无悔
只因我走过
旅程的开始总是缘于对远方的渴望,我渴望能走过所有我想走的地方,也许这一辈子我永远无法实玩这个目标。所以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下去。
十年前我到机场时每天停场的飞机不超十架.现在的飞机把新旧停机坪都停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13:36编辑过]
每次的旅程我都会在出发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唯有这一次。定机票前心还有点放不下。由于种种原因户口弄丢了。没有证件。而且一直在想这个季节进藏会不会有点遗憾?更可怕的定了机票后。身体一直不错的我突然莫名其妙地感引上了感冒,出发前几天把药当饭吃,直到出发前还没见全愈。我不知这是不是上天给我的暗示,也许这是一段引发无数回忆的旅程,也许是在劝阻我放弃此行的计划。我甚至有了放弃出行的念头。但最终强烈的出行愿望还是占胜了我心中所有的反对意见。
11月5日,极其平常的一天,背起行囊的我,仍旧一个人踏上旅程。
对于我而言,这是我最无计划的一次行程,由于公司的工作和证件的原因,放弃了原本定好的今年的新疆行。十一去了趟福建回来后,发现今年又要过去了,假期马上就要到期了,东挑西捡的我终于再次选择了西藏。并且定在十一月初。这个季节注定无法约到一帮朋友从深圳出发的。于是在MF的个人收藏夹里打出了一大堆资料。足足有七十页。(在此谢过所有的前辈了)
在机场和二个还在机场上班的朋友吃了中饭,然后到机场派出所办了个一次性的身份证,要三十六大元。(好贵。。。早知找人办好了,哎。。。有早知无黑衣)于是顺利进了候机厅。登上ZH9835航班离开深圳,再次前往那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或许正如我们主管所说的:你这不是去旅行,你这是去流浪嘛。听我说又去西藏,又是再次惊讶。是的,我喜欢这种背着包一个人流浪的感觉,或许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同样也会经历很多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这些感受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飞机遇到巨大的气流,反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俯瞰秦岭山脉。连绵的山脉是如此的无穷无尽,层次分明,高低有序,非常之壮观。相反,渭中平原的一马平川则让我感受到造物主给人类制造险阻的同时也给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3:19:13编辑过]
请正确选择要上传的文件。[ 重新上传 ]
怎么传不了?
[em13]
不是吧,200K以下才能传上去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23:10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21:58编辑过]
又看到西安了,我对西安的感情比深圳深,那是我的第二故乡:)西安的5年生活,我想我真是无法忘记!羡慕魔戒,有这样的旅程。。。
打断一下,继续听故事~~~~
渭河发源于甘肃南部的山区,最后流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最终飞机把我带到第一站——西安。中途遇到很大的气流,以致飞机一再降低高度,并延误了十多分钟才到西安。这个时候我仍在想。。。是否上天要阻止我出行???
为了彻底把感冒治好,我决定在西安呆上二天。同时也希望能在西宁能遇上同行者,与出行前联系好的翁姐,一同游完青海湖后进藏。
关于西安,在我脑海里最深的就是华山和兵马俑了,别的嘛,就是小吃了。
走在西安的街头上,有一种很徘徊的感觉。离开了熟悉的城市,走在陌生的地方,一切都要全靠自己了。
要找住宿的时候才发现,原本没有在西安停留的打算,所做的功课里没有在西安吃住的行程,只是在网上看过一些西安的情况。这时候,我顿时傻眼了。只好在街边找了个网吧上上网,想找个青年旅馆。搜索了半天也没找到,算了,还是到外面找找看吧。一般的小旅馆又不想住,只好背着大包在行人奇怪的目光注视下,在西安的大街小巷上走来走去,终于走到了治金宾馆门前,看看价格和条件还不错,就挑了个合适的房间住了下来。哎。。。总算定下来,可以安心地住上二个晚上了。
接下来的节目就是去街上找吃的。网上传言西安最出名的是老孙家泡馍。俺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问了路线后,径直座上一块钱的公交到了老孙家饭店。老板:来个羊肉泡馍。可怜俺从没见过传言蛮好的泡漠是什么样的,上来之后看着就有点失望,品尝了一下,味道不咋的(可能是吃不习惯这种风味的东西吧),吃一小半就放弃了。转而去逛钟楼边上的小吃街算了。琅琳满目的小吃使我胃口大开,呵呵。。。现在还回味啊!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
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100 多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49:44编辑过]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现址位于西安市中心,东西南北
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楼体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47:58编辑过]
华山——这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小时候看过的华山剿匪记的故事至今在我的脑海里有很深的印象,一再考虑后的我终于也不能抵挡它的诱惑。虽然有朋友一直劝我,华山是个不去也罢的地方。
一大早爬起来,只为赶上最早的一班游1前往华山,然后搭上最晚的一班车回西安。
山下的玉泉院里留下我真诚的祈祷,也是我攀登华山的起点。刚爬了一段就有点后悔的感觉。似乎有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呵呵。。。人老了。。。加上少运动。。。哎。。。。)。一路上风景独好,只遇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人,非常符合我看景不看人的想法。幽静的山谷和一路的风景给了我极大的力量。
西岳的险拔峻秀果然名不虚传,还没到北峰就可领略到华山的险,千尽幢、百尺峡、一线天、绝壁、高耸的山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华山一条路”变绝非夸大之辞。华山的秀丽景色从玉泉院的山路开始,一路上庙宇道观、风光幽静,鸟语花香,流水不断,令人心旷神怡。但上了北峰后景色就差很多了,反而险峻的风光更多了。
每次爬山最佩服的就是遇见挑夫那种感觉。悠然自得地挑着重担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还能不时发出响亮的歌声。四十斤的重担挑上去了,只有二十大元,一天只能挑一次。哎。。要是换成我啊。再加个十倍的价钱我可能都受不了。
花了二个多少时才爬上了北峰。上了北峰后,人山人海的情况就出现了。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座缆车上来的。西装皮鞋,甚是威风,一窝峰地拥到峰顶处照相。让我想留张北峰的照片都要等半天。
北峰上去的路更能体现华山的险了,唯一的一条路就修在陡峭苍龙岭的山脊上。两边是陡峭的山谷。左看看右看看。。。心里那个寒啊!不过两边都有粗粗的铁链,如果感觉脚有点颤抖的大可放心地抓着铁链上下,其实安全得很。
其实只要上到了北峰,其余的东、南、西、中峰都不会太难爬了。爬上苍龙岭,穿过金锁关。很快就可以到西峰的了。从西峰下来往南峰爬(华山之巅)也蛮快的。
西峰的感觉不如南峰的好,但也能很清楚地看渭中平原。南峰毕竟是最高峰,附近的群山和其余各峰都在脚下的感觉令你有一种一览众山小,唯我独尊的感觉。渭河平原一览无遗地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觉得心顿时开阔了很多很多。
由于怕回去晚了没车,山顶下发车的最晚时间是1715分吧。而且听说风景也差不多,于是,放弃了东峰和中峰。
由于时间紧,原本计划走到北峰后座缆车下山的。到北峰后感觉体力还可以,于是决定走下山去,嘿嘿。。。还可以省下五十五大元。下山的路虽然也是非常险陡(别人说就是当年剿匪时智取华山的路),但相比上山而言就轻松多了。因此一路上一个人蹦蹦跳跳的也走得快。五十分钟不到就下到了山脚。花了十块钱座上景点的车到大门口。正好赶上最后一趟游1还没走,于是立马买票上车,顺利返回西安市。
在快下到山底时,在一段并不陡的下坡路上,一个西装客手脚并用倒着向下爬,我看了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想说点什么,但一时又不知说些什么好。
晚上,西安街头的小吃让我流连忘返。腊汁夹馍、烤羊肉串。。。有人说在西安吃一个星期的小吃也不会重复,我觉得差不多吧,种类很多。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1:58:00编辑过]
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相传是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玉泉院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故名玉泉。相传此泉与山顶镇岳宫玉井相通。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相传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玉泉院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
玉泉院之镇山宝塔.
华陀(约141-203),字元化,谯(今安徽亳县)人,以行医闻名于世,擅长内、妇、儿等各科,而于外科最精。他首创酒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剂)应用于外科手术。他用麻沸散后为人剖腹治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有关麻醉后做手术的最早记载。他还根据人体生理和某些医理编成"五禽戏"的健身术,著 《枕中灸刺经》, 已佚。建安八年(203年)为曹操所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1 13:06:11编辑过]
陡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6 15:53:06编辑过]
“。。。。飞机遇到巨大的气流,反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俯瞰秦岭山脉。连绵的山脉是如此的无穷无尽,层次分明,高低有序,非常之壮观。相反,渭中平原的一马平川则让我感受到造物主给人类制造险阻的同时也给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前段时间我往返重庆和西安时,几次遇到楼主所描述的这情景和翻过秦岭后对渭中平原的感慨。
“。。。。飞机遇到巨大的气流,反而让我有更好的机会俯瞰秦岭山脉。连绵的山脉是如此的无穷无尽,层次分明,高低有序,非常之壮观。相反,渭中平原的一马平川则让我感受到造物主给人类制造险阻的同时也给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前段时间我往返重庆和西安时,几次遇到楼主所描述的这情景和翻过秦岭后对渭中平原的感慨。
呵呵.............
英雄所见略同.....
[em05][em05][em05][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08:49编辑过]
悬崖绝壁上的小城堡.
华 山 晨 曦
深山深处有人家.
百尺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30:50编辑过]
面对又陡又险的千尺幢.
我只能由衷地对挑夫说:真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33:26编辑过]
华山北峰
只能面对着这块石头,回想当初五大高手在此比武的情景了.
苍龙岭之一.
苍龙岭之二.
苍龙岭之三.
极尽险陡的华山峭壁.
金锁关.
连心锁.
青松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52:21编辑过]
青松之二.
极目远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55:23编辑过]
我怎么也没看出西峰像朵莲花.
可能是道行还不够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57:28编辑过]
2160米的华山之巅.
南天门.
从苍龙岭往下看,一个字形容--寒
下山的很多路段几乎是成垂直180度的.
没有铁链的话.再给我几个胆也不敢下去.
山路的风景.
第二天睡了个懒觉,起来之后收拾好东西,再吃个早餐。买好晚上去西宁的火车票,接着把大包寄存到火车站的行李寄存处。
随后轻轻松松地座上游五前往骊山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骊山嘛!个人意见。如果想到寺院里烧香的可以去逛一下,明圣宫据称是西北还是西安最大的道教寺院,也不知是真是假。我对这些兴趣不大,也就懒得研究。
可能最值得一提的倒是当年的兵谏亭,当年张、杨联合兵谏给历史留下了非同寻常的一页。但时至今日,也就只能在兵谏亭回忆当年的种种了。
满山的绿显得生机勃勃的。此外,曾发生的和传说中的故事倒是令人有点期待,不过,现在也只能是缅怀了。
骊山上的明圣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2:41:12编辑过]
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明圣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2:28:54编辑过]
宫前的石狮.
寺院的偏门.
修建得极好的寺院一角.
秦始皇(前259-前210),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赢姓,名政,39岁称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一秦朝。
兵马俑博物馆前面超大的停车场,以及三脚一个五步一对的导游,让我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受欢迎程度,或者说慕名前来的游客是可想而知的多。就算在十一月这个应当已不算旺季的季节里,依然人流涌涌。我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挡也挡不住的诱惑啊!
进入兵马俑后,先去看看360度的环幕影剧院是最好的选择。自然我也不例外,第一次看360度的电影总感觉有点怪怪的,整个影厅都是画面。但实际上效果很不错,虽然拍的关于兵马俑的历史的片子不怎么样,但大概了解一下兵马俑的内容对看兵马俑展厅有很大的帮助。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一点五公里处,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2:53:06编辑过]
一号坑是开挖最多兵俑的坑,布置得最好,能看到的东西也最多。一路上都在蹭导游,否则自己瞎逛的话,很多东西看了也不明白。一号坑在古代应当是步兵队伍,步兵队伍非常庞大。挖掘出来的绝大部份都是步兵,还包括少量箭手俑和战车,这是秦始皇的主力部队。兵俑的神态和造型各不相同,高、矮、胖、瘦,显示了当时极为出色的艺术造诣。只是由于目前的保护技术还不能达到全面开挖的要求,现在挖掘出来的兵俑都变成泥土色的了,兵马俑原本有的颜色都早已掉光了。由于保护技术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坑里还有很多在泥土下的兵马俑都不敢再挖,怕挖出来后会毁坏出土的兵马俑。因此能看到很多战壕一类的掩体,下面还埋藏着众多的兵马俑。
刚进一号坑的门口就让众多栩栩如生的兵马俑给震住了.
风行又一精典大片,观注中。
风行又一精典大片,观注中。
谢谢捧场!
部兵纵队
造型.神态各异的兵俑.
骑 俑.
最为壮观的一号坑.
换个角度看.
驾马车的叫什么俑啊?
应当是属于骑俑一类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6:44:03编辑过]
由于技术不能达到开发后的保护要求,这下面还隐藏着大量未挖掘的兵马俑.
栩栩如生的战马.
骑手和战马.
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军容严整,气势雄伟的大军又即将出发了.
尚未修复的兵俑.
二号坑相对来讲,发掘出来的东西就少了些。这里是一个多兵种的阵地,战车、骑兵和步兵都有。有点像现在的特种部队吧,兵将都显得威猛很多。
四马齐驱的战车.
战车遗迹.
破碎而无法修复的战车及车轱辘等....
三号坑就是一个指挥中心,里面就是一个小小的作战机关,里面的兵俑造型估计就是当时的将军和参谋一类的人物。
大部份的头都不见了.....
带色彩的兵俑头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13:50编辑过]
博物馆展出的铜车马和兵器让人非常惊讶。二千多年前就有了非常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到现在还依然栩栩如生。而且造得非常精致,有些功能在当今研究出来的时间还不是很长。
最著名的应当是青铜马车吧,造得非常精致,布局合理,各种焊接工艺,功能还特别齐全。再就是青铜武器,现在看上去仍然很是锋利,呵呵。。杀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极具诱惑力的标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26:00编辑过]
中级军吏俑.
将军俑-此俑的穿着与中级俑有着明显的不同.衣着上差别很大.连铠甲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蹭导游听来的.
鞍马骑兵俑.
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青铜宝剑.看起来有点像勾践用过的那把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24:55编辑过]
战 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32:10编辑过]
青铜制容器.
青铜工艺的精华--青铜马车.
晚上到西宁的火车相对是比较平静的一晚,由于十二点前只有普快到西宁。晚上九点五十八分开车,到西宁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不过,不赶时间的我倒也无所谓。
下车后到网上传言性价比最高的邮政宾馆住了下来。跟着去看了看进藏的火车票,晕。。。真贵,网上看到卧铺才300多块,售票员说要500多。算了,这么贵估计买卧铺的人不会太多。第二天再说吧,反正要明晚才走的。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迄今为止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和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以及正在建设的国家级西宁经济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总面积7649平方公里,2005年末常住人口209.50万,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02.94万人,由汉、回、土、藏、蒙、满、撒拉等36个民族组成,是黄河上游第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37:42编辑过]
火车站前万马奔腾的雕刻!
问清楚东关清真寺的地址后,跳上了公交车,直奔目的地。(西宁开公交车的还是女司机比较多,而且不知为什么,她们在车遇红灯,或靠站停下来后就会把火熄了,不知会不会是环保的原因)清真寺的建筑想必大家都熟悉,日和月组成的图微是清真寺的标志。在这座西北最大的清真寺,有幸听到了阿訇给我们讲解伊斯兰教的历史,要不我这个伊斯兰教的文盲可真的是瞎逛后却什么也不知道。阿訇的讲解非常详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此用得并不为过。
西宁东关清真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7:53:48编辑过]
清真寺内门.
标志之一.
标志之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 13:05:02编辑过]
晒晒太阳,聊聊天.多么遐意的人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 13:04:54编辑过]
真主,请你给我指一扇正确的门走进去吧!
飞 檐.
走 壁.
带着对青海湖的无限向往。租了武师傅的桑塔纳前往青海湖一日游。在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没能见到训练的世界冠军们。倒是在高原上见到绿绿的足球场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有“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铸造金牌的工厂”等美誉。
体育馆后面的高山.看起来就脚软.太高了.....
金银滩由于来得不是时候,鲜花满地的情景只能在前人的相片里寻找了。呵呵。。。这个季节只能称为金银草地了。
只能凭空想象,花开的季节里,这里是如何的灿烂.
在原子城我只留下一张照片,毕竟时间冲淡了很多当年的情景。原子城的标志只是给我们缅怀当年建造原子弹的历史,增加一些回忆罢了。
原子弹基地的回忆只有这个标志了.附近的建筑物都是民用的了.
青海湖蓝天一色的景色颇引人注目,湖边沙漠化的土地让没见过真正沙漠的我欣喜异常。雪山则在远处与蓝天接轨,显得极刺眼。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变幻莫测,不时变换的颜色更令青海湖增添了不少观赏性。湖边不时飞起的海鸟和游来游去的野鸭多不胜数。鱼雷基地也只是留下一个建筑物在湖中了。湖边草场满成群的牛羊更令同行的小妹欢呼雀跃,不停地对着它们按着快门。身为咸水湖的青海湖边上几十米外的耳海却是淡水湖,让我们大为不解。
这条路笔直地延伸到青海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22:26:53编辑过]
草原上满是牛羊.
居然在青海湖边看到沙漠,令我们很是惊讶!
青海湖边的雪山.
只能面对着这块石头,回想当初五大高手在此比武的情景了.
居然在青海湖边看到沙漠,令我们很是惊讶!
恐怖的沙漠化....
新论坛的第一个大片, 支持 !
湖边的小沼泽地.
洱 海.
令人不解的是,与青海湖一墙之隔的洱海却是淡水湖.
傲翔的海鸟.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
当初鱼雷基地建在这里,就是看中这里的隐蔽性和宽阔的湖面.
日月山唐代称赤岭,得名于土石皆赤,或赤地不毛。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帝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甩下赤岭。宝镜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而公主的泪水则汇成了滔滔的倒淌河。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就把赤岭改名日月山。
日月双亭.
欢迎光临 『风行户外论坛』 (http://www.szfx.net/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