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安生丨中美贸易战:天下苦美久矣,一致反对美帝霸凌

 安生丨中美贸易战:天下苦美久矣,一致反对美帝霸凌

  摘要

  美国这个全球格局中的“政府+央行+金融资本+军队”并不对人类的共同利益负责,不考虑其它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存条件,而只对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负责,最多偶尔从维护美国国内稳定的角度,洒一点小钱照顾美国本土穷人,免得他们的生存条件太差,起来造反。维护这种全球格局的是美军的暴力。所以,美军在世界几乎所有关键战略地区都有军事存在,搞“天下布武”。

  【原编者按:昨天新闻联播,一句“天下苦美久矣”,不由得想起了高中时候读过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中国竭三十年之力,避免在发展上升的关键阶段成为美国的直接对手,2018年恐再难避免。正如小平同志预言——这场贸易战,是国际大气候和中国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美国之所以费尽心思地针对中国,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限制和打压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

  如果把全球看做一个国家的话,美国垄断了暴力机关、财政工具、金融机构和舆论工具。与大多数工业国不同,美国经济并不依赖于出口贸易,而是依赖于提供金融业务。美国的金融资本,统治其它国家的产业资本。美国产业机构空心化,大量利润来自金融业,不是美国衰落的标志,恰恰反映了美国金融资本控制全球产业资本。

  在今天的全球格局中,只要把美国看成“政府+央行+金融资本+军队”,欧洲、日本看成产业资本,中国看成“产业资本+劳动力”,俄罗斯看成“产业资本+廉价能源”,其它国家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供应地,就不难理解今天的世界格局了。

  不过,美国这个全球格局中的“政府+央行+金融资本+军队”并不对人类的共同利益负责,不考虑其它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存条件,而只对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负责,最多偶尔从维护美国国内稳定的角度,洒一点小钱照顾美国本土穷人,免得他们的生存条件太差,起来造反。维护这种全球格局的是美军的暴力。所以,美军在世界几乎所有关键战略地区都有军事存在,搞“天下布武”。

  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分布地图

  为了维持这种状态,美国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统治地位,这既包括美元币值相对稳定,也包括阻止任何竞争对手成为可以替代美元的国际货币,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二是要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规模,输出赤字——只有美国输出赤字,其它国家间国际贸易,才可能有稳定的结算手段。这些国家交易的是美国的债权。这就如同一国政府存在债务,市场上才能稳定存在以政府债权为发钞基础的价值符号一样。

  美国的优势工业不多,但都是高科技领域的尖端设备。美国维持这些高科技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其统治地位,尤其是军事优势,而不是为了利润。所以,许多产品严禁出口。美国出口武器和粮食,不是为了换取外汇或者平衡贸易赤字,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使用美制武器的国家很难和美国作战。同理,美国花费巨资补贴农业——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农业不能自给自足的国家。

  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国实行完全浮动汇率——其实,浮动的是其它国家的货币。资本从美国国内流出,相当于拥有美元的美国金融资本,与拥有外国货币的外国银行进行美元和外汇产权交换,并不影响美国广义货币总量。

  美国发行的货币虽然不断增加,但是大量货币并不参与美国国内经济循环。反过来,多数国家为了外贸和维护本币相对美元汇率的稳定,都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主要是美元。这些外汇储备,就是体外循环的美元。这些体外循环的美元,主要来自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的贸易赤字,类似美国向全球发钞的过程。

  美国收紧或放松货币,可以引发其他国家资本外流或涌入,进口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诱发金融危机或通货膨胀。但是其它国家收紧货币,则对美国没有太大影响。所以,美国制定货币政策,更多的时候是考虑本国国内情况,不必过多考虑商品流动或资本流动——只要不引发金融危机和高通胀即可。

  美联储交替推行强势和弱势美元政策,为美国金融资本利益服务:在美元强势时期,外国工业资本获取美元,购买美国国债、债券、股票等资产,美国金融资本利用股票、债券在全球融资,美国金融资本购买其他国家资产,不断向外扩张。在弱势美元时期,美国金融资本减轻债务负担,回购本国资产。

  美元弱势,对应非美货币强势。这时大批热钱涌入非美国家投机推高泡沫。当美元转强前,这些热钱撤退,非美国家损失大量美元储备。美元转强后,非美国家泡沫破裂,经济崩溃,美国金融资本回到非美国家,廉价收购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的股权,控制非美国家经济命脉。经过剧烈的经济震动,非美国家货币贬值以后,出口贸易逐渐恢复,积累外汇储备,购买美国股票、债券、国债,美国金融资本向全球融资,经济开始新一轮循环。这就是俗称的“剪羊毛”的过程。这个过程与金融资本坐庄,利用金融市场,反复收割、玩弄中小资本异曲同工。

  因为美国主要输出的产品并不是工业品,所以长期推高美元对美国就业的影响,不如对其它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影响大。反过来,周期性的汇率波动,对美国金融资本有极大的好处——美元汇率波动时,如果以美元为参照系,就是非美货币汇率逆向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给非美国家造成损失。有损失者就有受益者。受益者就是与非美国家做对手盘的国际金融资本,明确地说就是美国金融资本。

  中国的亚投行和“一路一带”计划,明显会动摇美国的立国之本,触动美国的核心利益。

  如果亚投行的资金运转建立在美元基础上,那么就是抢华尔街、世界银行和IMF的生意,是他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如果亚投行的资金运转是建立在人民币的基础上,那么不但抢华尔街、世界银行和IMF的生意,还要动摇美联储的世界央行的地位。如果美联储的地位动摇,大量金融交易不在通过美联储或华尔街的平台,那么美国的金融资本自然无法保住全球金融资本之主的地位。

  “一路一带”的核心目标地区,是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中亚地区,这些地区是世界能源中心。工业时代,能源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如果默许中国把触角伸到这些地区,并且建立巩固的基地,那么美元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结算货币的地位,迟早会被人民币取代。最终,美元将丧失国家货币的地位,全球金融霸主将会易主。

  美国金融资本统治全球产业资本,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一旦美国金融资本失去全球资本统治者的位置,就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也就难以保住世界金字塔的王位。美国显然不愿意自动从全球金字塔顶尖退位,退到全球工厂的位置。

  夺人钱财杀人父母,二王相争不共戴天。中国虽然一再宣称只想主导亚洲,但是亚洲是全球的一部分,阿拉伯中亚地区是全球战略最关键的部分,主导了亚洲,控制了欧亚大陆,下一步就不难问鼎世界。这是傻子都看得出来的。

  王者的更迭,没有不经历一场战争的。前一代君王用尽全部伎俩,最终被彻底击垮以前,是不会主动退位的。所以,美国必然采用一切手段阻止中国金融资本扩张。对美国来说,即使直接不使用武力,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扼杀中国金融资本的扩张。正如小平同志预言——这场贸易战,是国际大气候和中国小气候所决定了的,是一定要来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大小的问题。

  美国军事力量有压倒性的优势,拥有军事优势,就拥有最终否决权。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决定经济规则,军事决定政治格局,经济决定军事实力。在科技实力没有超越美国以前,希望否决美国的军事优势,建立对中国有利的政治格局,建立为中国利益服务的经济游戏规则,是不现实的。具体到金融领域,由于美军的支持,所以美联储相当于全球央行,制定全球金融的游戏规则。中国的金融系统是建立在美元体系上的,人民银行相当于美联储的下属,地位甚至不如华尔街的大型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决战央行,绝无成功的可能。除非人民银行脱离美元体系自立,或者说人民币脱离美元独立,而这种自立需要中国拥有独立的势力范围,这也是解放军目前军力做不到的。

  目前看,美国在两条腿走路。

  一是政治、军事手段阻止中国军事力量扩张,使中国的海外投资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打击中国海外投资。沙特轰炸也门、美国军机迫降台湾,都与遏制中国扩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是对华发动金融攻击,诱发经济危机,使中国金融资本扩张胎死腹中。后者比前者更致命,成本更低,更容易,也更加一本万利。

  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如果能尽量充分地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资源,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达国家乐于利用后发国家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于是双方达成一种短暂的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后发国家的崛起又难免改变原有国际分配格局,引发与原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后来者要分一杯羹,必然威胁原有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随着后发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最终难免与原有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冲突,最终引发政治冲突,甚至军事冲突。发达国家会使用技术封锁、资金封锁、资本渗透控股、物资封锁、政治孤立甚至军事打击等一切手段遏制后发国家的崛起,希望后发国家停留在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提供者的地位上。后发国家则必然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使用一切手段试图冲破这种封锁,为自己在全球金字塔的顶端谋求一席之地。丛林世界,小国可以选择做列强的跟班,大国的命运只有两种,宰割别国或者被别国宰割,谁也不愿意做猎物。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即可以用这样的观点分析。

  1950年-1958年,中国在经济上倒向苏联,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拙作《浅议毛泽东》中曾经分析过,这时中苏合作有两个基础:

  一、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大量壮丁,需要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稳定东北亚局势,节约本国人力,复员大批军队,让青壮年脱下军装参加战后回复重建。

  二、赫鲁晓夫抛出秘密报告后,赫鲁晓夫在苏共党内、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合法性都受到巨大的冲击,需要毛泽东和中国力挺其合法性。与之对应,中国则需要苏联各工业技术。于是,在1950年代,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进行工业化。

  1950年代末期,苏联壮丁逐渐恢复,赫鲁晓夫在苏共的地位和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内部的地位逐渐稳固,中国逐渐触碰到苏联为中国设定的玻璃天花板。于是,苏联开始试图控制、阻挠中国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试图向中国开展军事渗透,同时压缩技术援助的规模和水平。

  建国前三十年的经济史可以分为四步:苏联扶着走;苏联不扶着走,自己学走路,没控制好节奏和步法,摔了一跤;某某想退回去爬着走;主席不同意,蹒跚着往前走,同时希望和美国搞好关系,向美国借力。

  除了第一步比较顺利外,后三步都是磕磕绊绊。虽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明显没有1958年以前顺利——有人扶着走,就走得比较快,比较稳,比较顺利。自己蹒跚着走自然不太顺利。

  如果能利用美国的技术、资金和美国经济圈的资源,结合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中国经济就能迅速腾飞,这是主席晚年一直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的原因之一。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虽然经过不懈努力,1972年即实现了尼克松访华,但是阴差阳错,中国利用美国的技术、资源则是在主席去世、尼克松下台以后实现的。与中苏蜜月类似,中美蜜月的合作目的也有两个:

  一、美国希望利用中国庞大的人力,结合美国的武器技术,遏制咄咄逼人的苏联;

  二、美国希望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不断推动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随着苏联解体,第一个目的的合作基础已经不复存在。第二个目的在29年前早已图穷匕见,目前仍在积极推动中。正是因为第二个目的存在,所以虽然苏联解体了,中国国力不断强大,美国却仍然默许中国留在美国经济圈。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默许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搞小动作,比如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渗透,比如各种颠覆活动,也是留在美国经济圈必然支付代价。

  目前,类似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前夕,中美继续合作的基础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了——一方面,中国早已触碰了美国为中国设定的玻璃天花板,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经过几十年润物无声的积极推动,已经到了随时可能策动颜色革命让中国高层忍无可忍的地步。

  与苏联在一夜之间撤走全部专家,让中国经济停摆类似,美国也会使用一切手段打击中国经济,遏制中国崛起。中美经济分道扬镳,只是时间问题。

  不可否认,中国在过去30年中,充分利用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全球经济圈的资金、资源、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由于可以利用境外投资,投资不再受制于国民总产品扣除基本消费之后的剩余产品的上限限制,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主席时代积累的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结合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资本,使中国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世界工厂。这就如同企业可以利用银行贷款,可以大大加快发展速度一样。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受外界经济影响发生恶性经济事件的概率,也开始逐步加大。这就如同利用银行贷款的企业也必然受制于银行一样。

  中国试图开始建立自己的经济圈,充分利用这个经济圈之中的资金和资源。但是,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未经历一场战争便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圈的先例。建立本国经济圈,使本国资本在经济圈内具有优先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必须首先彻底否决圈内其它国家或政权的暴力,使之成为本国暴力的附庸,使其不能干涉本国资本对当地资本的征伐——否则,一旦本国资本占上风,他国暴力就会出来干涉。那样的话,本国经济圈是建立不起来的。考虑到中国要建立的经济圈将是在美国既有经济圈的基础上,是在美国人的地盘上划出属于中国的地盘,就不难理解在中美之间发生一场激烈的正面冲突、中国最终胜出之前,这样的经济圈是建立不起来的。

  所以,中国目前面临的局面与1958年颇有相似之处。当时,中国即将被苏联开除出苏联经济圈。今天,中国即将主动或被动脱离美国经济圈。一旦脱离美国经济圈,中国又将回到自我摸索,不能利用境外资金、资源的时代。

  有观点认为只要中国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紧与美国经济圈结合的紧密程度,美国就难以开除中国。这种观点是有待商榷的。加大对外开放程度,也就加大美国对中国经济渗透的程度,这就如同企业越依赖于银行,银行对企业控制力越强一样。另一方面,也越便于美国对中国采用极端手段,打击中国经济。一旦美国资本长驱直入控制中国经济,中国将不得不采取国有化境外股份等激烈的手段,主动切断与美国的经济联系,脱离美国的经济圈。

  可以预期,为了维护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中国很可能要违背自己在入世时作出的一些承诺。那时就意味着中国将主动脱离美国经济圈,不脱离就必然被同化掉。

  一旦脱离美国的经济圈,自己的经济圈没有建立起来,那应该怎么办?

  脱离美国经济圈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冲击,但是局面并不是绝望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做五件事。

  一、尽力减小金融危机破裂对经济的伤害,放缓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认为是人民币自由流通于世界,也可以认为是美国金融资本可以自由进出中国。避免美国金融资本趁中国金融危机时期,向中国国内渗透,控股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尤其应该警惕所谓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推动社会主义改革,消除贫富差距。改善多数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使多数社会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的速率与经济发展保持一致,避免少数人聚敛过多财富,降低金融危机的风险。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内需,减少就业率对出口和投资的倚赖。

  三、尽快提高基础工业水平,全力争夺军事科技优势,争取在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只有取得科技优势,获得军事优势,才可能在未来的扩张中占上风。

  四、在取得军事优势的基础上,远交近攻,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抗美国压迫,在美国后院放火,逐步向亚太地区扩张势力范围。尽量脱离美国控制的金融圈,建立由中国控制的经济圈,避免遭到美国的周期性金融打击。

  五、只有在亚太地区取得绝对优势之后,才能染指中东、中亚和非洲东海岸地区。没有压倒性实力优势以前,实行蛙跳式扩张,不愿意稳扎稳打,必然被上屋抽梯。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实力不济的时候,与其心存侥幸,孤注一掷,不如潜心静修,等待时机。从白登之围到封狼居胥,汉朝隐忍了81年。须知,耐心是一种美德。

  今天的时代,仅仅有核弹已经不能保为本国的安全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元本位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所有加入这个体系的国家,都是在美元搭建的舞台上跳舞。

  金本位时代,各国金融系统的地位是平等的。美元本位时代,各国金融系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以美元为主要储备发钞的各国的央行,理论上都是美联储的下属。美联储是央行中的央行。美国放松货币,这些国家就要放松货币,美国收紧,货币这些国家就要收紧货币。否则,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最终难以维持稳定的汇率。反过来,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美国毫无影响,只能引起本币汇率的波动。

  那些实行浮动汇率制,不与美元挂钩的央行,其货币汇率则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剧烈波动。——那么,国际金融市场受谁操纵呢?还是美国。

  本币汇率剧烈波动,极不利于在美元本位的世界中开展国际贸易,更容易引起热钱的大进大出。热钱的大进大出,完全可以诱发金融危机——先把泡沫吹起来,然后再刺破泡沫,热钱挣得盆满钵溢,受害国经济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救援为名,要求受害国签署城下之盟。多说一句,索罗斯就是美国的御用刺破者之一。这厮每次干完坏事,还要指责受害国。如同**犯在施暴以后,指责受害女子夜晚外出,没有安全意识一样无耻。

  既然知道这样的风险,各国为什么还要加入由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体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能源、粮食、矿石等大宗商品需要使用美元结算。大多数国家,由于地理、商品结构因素等原因,都需要进口这些商品。这些商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自然成为世界货币。至于为什么购买这些商品要用美元,那就要问美军了。

  苏联时代,苏联为主体的经互会,形成独立的经济循环,绝大多数产品自给自足,极少数商品可以易货交易,不必加入美国控制的经济循环和金融体系,也不在乎美国的金融打击。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俄罗斯的经济循环不再自给自足。从苏联末期开始,苏联(俄罗斯)就向西方敞开了市场。于是,大量制造精美西方消费品进入俄罗斯,俄罗斯本土制造业的商品很快就被排挤出去,俄罗斯企业纷纷垮台,必须靠出卖石油换取其它商品。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宣扬的是加入世界经济循环,提高效率,就能更快发展,全民幸福等等等等——虽然从叶利钦的时代,俄罗斯人就没幸福过,但是俄罗斯还是半推半就地上了贼船。

  去年,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的时候,美国曾发出威胁。当时,俄罗斯置之不理,还展示肌肉向美国示威。俄罗斯有白杨导弹,有AK74,美国愿意来就来。

  美国真动手了,俄罗斯傻眼了。俄罗斯之熊,也许有强劲的肌肉,但是其体内流动的血液,却受美国控制。石油暴跌,卢布暴跌,可以直接造成俄罗斯政府财政危机,贸易逆差,资本外逃,俄罗斯资产下跌,导致金融危机。不仅如此,经济危机必然酝酿政治危机。不知道俄罗斯人同仇敌忾还能维持多久,他们支持普京还会支持多久。

  截至目前,美国除了要收紧货币以来,几乎什么公开的事情都没有做,各国已经哀鸿遍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各国在劫难逃;各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可以大肆收获战利品。这就是美国控制的世界经济金字塔之中各国不平等的地位的表现。

  用金融手段摧毁一国经济,兵不血刃地战胜敌国,这是美国的特权。只要加入美国控制的世界金字塔,就要给予美国这种特权。

  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毛泽东的时代,中国经济自给自足,不受外来影响。改革以后,这种局面发生了改变。

  劳动力成为商品,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资本控制生产,贫富差距扩大,有限的内需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困境在90年代初就很清晰了:经历过80年代末大规模通货膨胀,治理整顿,美国制裁出口受限,内需严重不足,市场极度疲软。竞争性国企大规模倒闭,便是这种困境的表现。当时,如果没有当时竞争性国企给工人开工资维持基本生活,江浙地区生产消费品的民营企业,也会大面积倒闭。

  中国的对策,一是在朱相的时代通过人民币贬值,加入世贸组织,向世界出口商品,二是大规模搞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投资拉动经济。今天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其实出口的是中国的劳动力——俄罗斯出口的是石油,中国出口的是劳动力。97年,人民币刚贬值不久,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其它亚洲国家货币暴跌,中国出口优势大打折扣。朱相为了让就业不太难看,只好搞“积极的财政政策”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出口暴跌,后人重蹈覆辙。

  只要不改弦更张,迟早还要重蹈覆辙。自从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就业率就很难自动达到不引发社会动荡的水平。选择无非是两个,增加出口、扩大投资。前者往往需要贬值,后者则需要印钱。毫无疑问,印钱也酝酿贬值。

  当然,中国今天还想向世界范围进行资本扩张。不过,中国的海外投资,没有解放军的保护,是根本不安全的。问题是,解放军准备好了吗?
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

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

渴望漂泊的人,唯一不飘的是那颗鲜活的心。

返回列表